張進華 肖偉
摘 要:小學教學往往在整體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小學教學是促進一個學生更好發展的基礎階段,只有基礎打好了,才能進一步培養小學生。國家重視小學階段的教育指導,目的是為學生打好堅實的教學基礎,從“根本”入手,完善“一棵樹苗的基礎成長,為樹苗的茁壯成長做好‘引導準備”。而從當下小學教學的管理方面又可以看出:當下小學教學中,從各個方面出發,教學的管理過程中存在一些不利于小學生更好發展的常見問題,這些問題往往會在根本上影響整體小學教學的更快推進,阻礙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小學生完善自身發展。深入探究小學教學管理中出現的常見問題,根據常見問題展開實際的分析和研究,制定出相關的解決方法和對策,為小學教學管理的發展做好前進的指標。
關鍵詞:小學教學;教學管理;問題;方法
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教育部門重視當下小學教育與社會的發展進步,要求小學教育既要將“教育”的核心對小學生進行全面的落實,又要注重管理,在教學的同時,“糾正”小學生學習上的缺點和自身性格上的缺點。在教學加以實施的同時,培養小學生自我素養的完善和進步。
一、當下小學教學管理方面出現的常見問題
當下小學教學在教學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利于小學生今后在課堂受教以及自身發展的問題,極大影響了小學生在教師的指導教學下更好地發展自己,不利于促進學生自身的完善和提高。
1.教師缺乏創新型教學方法
當下小學教學中,從教學指導和教學管理方面可以看出:大多數小學教師受過去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較深,在實際教學管理方面過于過去式、傳統化,與當下社會的小學教學創新型教學管理在主觀上相“違背”,不利于小學生在受教過程中更好地發展自己的能力。教師在課堂上對小學生用過去式的教學方法進行指導,忽視了小學生在整體教學管理中的教學地位,不利于小學生對于小學課程的吸收;過去式的教學管理方法往往注重“成績”,忽視小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限制了小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教師過去式的指導方法缺少教學創新,造成小學生對課堂提不起學習興趣,對小學教學產生抵觸心理。
2.教師缺少創新型教學思維
當下的小學教師從教學方法上來看:是以過去式的傳統教學為主對小學生進行教學管理,而究其教師師資根本,則可以發現大多數是一些老一輩的小學教師對小學生進行課程上的教學管理和指導,小學生受老一輩教師的指導,在面對課程問題時,常常不能很好地擴展自我的思維空間,激發不了自身的探究精神;老一輩的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教學管理時,接受的是校方的文案,其思想上缺少創新型教學思維,在實際教學管理中過于形式化,不能很透徹地深入文案內涵,實際教學影響小學生在課堂上更好地進行自我思維的拓展。
二、小學教學管理中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法
1.以教學為輔,學生為主
在小學教學課堂中,轉變教師與小學生在課堂上的地位,注重教學為輔,指導為主,促進小學生在教學管理中更好地發展自己。在教學上,教師注重引導,在教學指導中該“放手”時就“放手”,讓小學生獨立完成課程內容,在一旁稍加指點,鍛煉小學生的思維發展能力;鼓勵小學生在課堂上舉手發言,將自己的想法在課堂上表達出來,鍛煉小學生在課堂上的口語能力和情感表達能力,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帶動小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活躍程度;轉變教學管理方法,將沉悶的課堂變得有趣化,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課堂上肯定小學生思路的同時糾正點滴錯誤,完善小學生自身的能力素養,讓小學生在教學中更好地發展。
2.校內加大師資力量的指導和引導
教師是小學生的第二位老師。小學學校加大校內小學師資力量的創新型教學培訓,讓教師的思想始終與社會發展相同步。校內領導加強對校內小學教師在小學生教學管理方面的監督和糾正,完善小學教師的教學管理方法,從根本上督促教師對小學生的教學管理進行正確的引導,在課堂上提倡不同的教學活動,以便每位教師能夠更好地了解班上的每位學生的性格特點,督促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指導緊跟社會文化的發展需要;校級領導引進校外優質師資,不定時為校內教師進行授課,打開教師視野的同時,促進校內教師為今后實際課堂授課指導和教學管理方面打下穩定的教學基礎。雙重教學管理指導,加深創新教學在校內教師腦海中的重要地位,教師完善自我管理方法,落實指導精髓,促進實際教學管理得到更好的進步發展。
小學教學在一個人整體受教過程中往往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小學教學又正好處于小學生初級思想萌發階段,所以更需要教師在思想上進行引導,在課程中進行指導,在實際教學管理中加大鼓勵和糾正,促進小學生在小學階段能夠更好地發展自己,教師加大重視,完善自身教學管理力度和方法,為小學生的發展做好全面的引導準備。
參考文獻:
[1]李明輝.小學教學管理常見問題及對策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6(1):14-15.
[2]張冬琳.小學教學管理的有效性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35):12.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