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君
摘 要:伴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農村信息化的推進對于農村經濟全方位發展與改善鞏固事業不僅有著促進作用,同時也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而高校圖書館作為整個校園的信心中心,其具備信息技術相關人才、設備、資源等優勢,在新農村信息建設過程當中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將針對高校圖書館在大數據時代于新農村信息建設中所能夠起到的作用展開探討。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新農村信息建設
伴隨當今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世界已經正式步入信息化時代,發展至今,大數據資源重要性如同石油資源,可以說,大數據資源如今便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弱的代表。而高校圖書館則能夠憑借自身多樣化的館藏與強大的網絡硬件設備以及互聯網技術,能夠通過我國政府部門與相關媒體網站使新農村建設獲得大量數據,并將所獲取信息與新農村信息實際建設情況相結合,從而能夠對新農村建設有利的政策、科技、市場、農業決策等信息加以提煉,使其能夠直接被應用于農民日常生產與生活當中,進而使農業生產能力與新農村建設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1 高校圖書館在大數據時代為新農村建設所提供的信息
現階段,我國自中央至地方政府每一年都會頒布諸多會懂政策,同時在各個級別政府官方網站上進行發布,從而對新農村建設發展起到推動作用,雖然此類信息量較為龐大,但是由于大部分農村民眾對于網絡的使用尚不精通,造成檢索信息有著一定障礙,因此,高校圖書館應在一下兩方面開展新農村政策信息提供。
1)直接提供政策信息。現階段,新農村建設在我國正如火如荼的開展,高校圖書館信息工作人員可以走出校園,深入到農村當中開展信息普查,對農民對于國家政策的需求加以明確,并實施匯總,對群眾聯系方式加以及時掌控,在結束普查工作返回圖書館后,通過各級政府官網對農民所需政策進行搜索,最后進行整理印刷,發放至農民當中。除此之外,相關工作人員還可通過對相關政策精華或與農民利益相關部分的摘取,使用手機短信、微信、公眾號等方式發送給農民,使國家相關惠農政策能夠切實落實,促使農民能夠享受到惠農政策所帶來的益處,促進農民參政議政的意識得到大幅度提高,從而使農民正確應用惠農政策,走向致富之路[1]。
2)舉辦相關培訓班。現階段,網絡已經在我國農村得到普及,因此,高校圖書館可通過開展例如“三下鄉”類活動,在當地開展惠農政策網絡檢索培訓班,傳授農民如何使用網絡登錄各級政府官網信息公開模塊,使農民能夠通過關鍵詞搜索查詢自身所需相關惠農政策,從而使農民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對現代信息化技術加以掌握。
2 高校圖書館能夠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的科技信息
在大數據時代當中,與新農財建設相關的科技信息數量十分龐大,此類信息包含科技文獻、圖書、論文、專利、音像資料等方面。
1)高校圖書館所能夠提供的科技文獻信息。現階段,國內外每一年公開發表的農業方面科技文獻信息猶如過江之鯽,農民難以在巨量的科技信息當中找尋到自身所需信息,因此,高校圖書館相關工作人員應加大農村調研工作力度,對農民在日常生產過程當中最希望解決的技術難題加以明確,隨后通過運用高校圖書館自身館藏數據庫,依據當前地區實際情況與需求提煉國內外科技文獻、發明專利,并改編成通俗易懂的數據信息,發放到農民當中,使能民能夠易于接受,從而使其在日常生產過程當中所遇各種科技難題得以有效解決,并使成產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2]。
2)高校圖書館所能夠提供的農業科技食品信息。農業技術宣傳視頻是農民最為喜愛的視頻種類之一,但是卻往往找不到可靠視頻資源,而高校圖書館卻擁有極為豐富的國內外知名高校農業技術公開課視頻,因此,高校圖書可通過互聯網技術使農民能夠下載有關于國內外新農村建設典型先進視頻以及與當地實際情況相匹配的種植、養殖技術專題片與相關知識講座,而在開展“三下鄉”服務活動過程當中,通過投影設備能夠對當地農民眼界加以開拓,令農民對新農村建設先進經驗與技術有效學習,除此之外,還可通過對多媒體電視的應用,將此類音像資料拷貝到農民家中,這樣能夠使農民隨時觀看對于自身有益的視頻講座,對農民在日常生產當中所遇實際問題加以有效解決,同時對在大數據時代豐富科研成果轉變成為有效生產力有著諸多裨益。
3 高校圖書館能夠為新農村建設所提供市場信息
對于農產品供銷而言,市場信息至關重要,大部分農村因自身消息閉塞,導致農民對于市場信息了解不夠詳細,導致農產品無法為其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嚴重時甚至會出現農產品脫銷這一現象。因此,高校圖書館相關工作人員可通過以下三種途徑為農民提供有力幫助,使其能夠精準獲取市場信息,從而對市場動態加以把控。
1)通過互聯網查詢市場信息。在如今這個大數據時代當中,不同類型農產品交易信息網站種類繁多,因此,高校圖書館一方面可以通過幫助農民在農產品交易網站上對各地價格進行查詢,并對當地農民對自身種植與養殖結構的調整加以引導。除此之外,還可通過網絡市場所提供各種信息,為農民提供不同種植物信息,而在日常生產過程當中,還需促使農民對種植物品種、發源地、市場行情等方面加以了解,而高校圖書館則可憑借自身種種優勢使當地農民各種需求得到有效滿足,并且能夠使用網絡為其提供所需市場信息。
2)幫助當地在網絡上發布信息。高校圖書館可通過建立當地農產品網絡市場,對當地特色且具備競爭力的產品大力宣傳,使農產品能夠在國內市場當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時提高其在當地的知名度,吸引游客與商人,從而提升地方農村經濟,并且也可以通過訂單農業模式的推行,使農產品能夠適銷對路,為農民經濟效益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現階段,農產品網絡市場正在大力發展,但是由于不少農村所處地理位置較為偏遠,因此,在新農村未來建設當中,應對農村旅游宣傳與開發力度加以強化,最大限度令每一處農村都能夠擁有屬于自身的獨特特色,并且可將周邊農村進行集中,以便吸引更多周邊城市居民,從而進一步使城鄉互動加強,使農產品銷售渠道得到拓展[3]。
3)為當地農民提供網絡信息與交易技術培訓。高校圖書館能夠通過對當地農民開展網絡信息與交易技術的培訓,使其能夠對網絡農產品交易技術加以掌握,促使農民能夠利用網絡查詢當前農產品市場信息,并通過所得到的信息引導自身日常生產。除此之外,農民通過網絡交易平臺發布農產品信息,可以獨立開展網絡超市,從而達到足不出戶掌握國內外農產品市場最信息,同時完成農產品交易,進而為新農村建設培養具備網絡市場信息理念的新型商務農民。
4 高校圖書館所能夠提供決策信息
高校圖書館不僅能夠為農民提供上述信息,同時也能夠提供決策信息,其囊括氣象、病蟲害等相關大數據信息,同時,農業決策信息也與農民日常實際生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因此,高校圖書館需通過為農民提供實時決策信息與化肥使用信息為新農村信息化建設提供保障。首先,高校圖書館應通過氣象部門、農業部門官網進行最新信息下載,并實時提醒農民為農業生產安全提供保障。其次,高校圖書館可通過與相關農業學者展開對以往化肥使用情況的分析,同時將所有的數據與國際標準相對比,從而引導農民對自身農業生產進行科學調整。
5 結語
綜合上文所述,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之下,我國農村信息化建設仍然需要漫長的時間,同時也急需進一步的完善,而在這一過程當中,高校圖書館應積極投身到新農村信息化建設當中,同時將自身獨特優勢與作用充分發揮,對新農村信息化建設經驗不斷進行探索與分析,使我國新農村信息化建設能夠得到質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夏明芳.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研究[J].中國高新區,2018,(015):56.
[2]趙迎春.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在新農村信息建設中的作用[J].現代農業科技,2015,(016):346-346,352.
[3]黃招玲.如何發揮農業院校圖書館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J].現代農業科學,2019,(008):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