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萌
摘 要:近幾年由于我國高等教育事業迅猛發展,高職教育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的建設規模逐步擴大,招生的數量也越來越多,然而存在生源質量不高的問題,導致高等教育的管理難度增加。現階段國內很多高職院校的教育管理水平都比較低,并且目前采取的管理模式也比較落后,這種落后的模式顯然不能滿足新時期高職院校教育發展的要求。研究主要對現階段高職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進行分析,通過系統分析總結現階段高職院校在學生管理以及教育方面的一些問題和不足,進而針對學生教育管理提出相應的創新和優化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模式;創新;建議
最近幾年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的深入發展,國家也加大了對綜合技術型人才的培養力度,尤其在信息化時代的當下,社會各行各業對技術型人才的需求空間也越來越大,正是受這樣大環境和教育趨勢的影響,選擇進入我國高職院校進行深造的學生也越來越多,可以說在高職院校進行讀書的學生總數每年都在不斷的增加,人數遞增的速度也是非常之快。相應教育管理工作越發重要。
1 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重要性
對于在高職院校讀書的學生來說,還是存在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就是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們大多數都是在文化課方面的基礎并不是很扎實,甚至于有些學生可能存在比較大的問題,還有就是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是比較參差不齊的,本身這些學生也是來自五湖四海,大家就有不同的成長背景、地域文化和不同習慣,導致這些學生初進入學校的時候對學習方面并不是很積極,尤其在他們對學校的生活還不是很習慣的時候,也會比較不受約束,對學校的管理會有各種的不服,偶爾也會出現挑釁學校管理的現象。因此我國高職院校的掌舵人——院長以及負責學校管理工作的教師們就要對高職院校學生的教育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并在此基礎上融合時代發展的精神和社會對技術型綜合人才的新要求,創新高職院校面向學生的管理和教育模式。
2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從我國開始成立高職院校以來,在學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方面就已經備受學校管理層的重視,因此也建立了由學院統一進行管理的學院管理模式以及由不同專業展開的系級管理兩種模式同時進行的管理教育模式。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的高職院校一直都使用這兩種模式進行垂直化的教育管理,也因為這兩種模式的同時開展積累了不少的教學管理經驗。但是就我國高職院校的教育現狀來看,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存在很多問題的方面:
2.1 教學管理理念不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
雖然我國現在已經進入全新的信息化時代,教學的方式也從原來的填鴨式教學逐漸轉向以人為本的創新教學方式。但是我國的高職院校的學生教育管理的理念并沒有與時俱進進行改變,依然采用對學生進行嚴加看管的態度來進行管理,所以只會從制定更加嚴苛的管理制度來約束學生,可以說只有一味的從嚴管理,卻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心理感受和承受能力,如果長期在這樣高壓的管理制度下進行學習和生活,學生的內心就會產生抗拒和逆反心理,很容易出現更多的情緒化問題和心理問題。而且高職院校學生的對學校管理和制度產生強烈的不滿,也容易對老師產生不滿情緒,進而會影響各專業老師的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這無疑也增加了高職院校老師的工作壓力。
并且過于嚴苛的管理制度下,也會讓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受阻,如今時代的發展就是需要具有創新能力的綜合型人才,如果一味的嚴格管理,學生的個性都會受到壓制,從而就束縛了對自我能力進一步挖掘,也會使他們沒有心情進行更多的專業領域的探索。
2.2 學生教育和學生管理模式并沒有緊密相連
由于我國的高職院校在我國尚屬于發展的初始階段,所以在學院的管理制度方面主要就是院級和系級兩種制度的垂直管理,因此主要負責學生的日常教學和管理工作的主要是各個專業的系級管理。但是由于高職院校中不僅專業多,在校的學生和教師的數量也比較大,必然會增加高職院校內部管理以及教學的難度,導致很多教師的工作任務負擔比較大,往往無法花費更多的精力以及時間兼顧學生在思想發展、心理感受等方面的問題,從而無法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提高和挖掘。這些也導致了學生教育工作和學生管理工作無法緊密的相連,尤其在輔導員的工作方面的問題尤為突出,學生日常管理活動也并不是十分的科學,對學生的心理疏導方面的工作也沒有更好的開展和落實。
3 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創新策略
3.1 建立更加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全新教育管理理念
就國內高職院校目前的學生管理和教育現狀而言,要想進行創新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從管理理念開始進行改變,只有建立符合我國信息化時代發展需要的全新教育管理理念,才能根據不同的高職院校的現狀和問題展開進行進一步的改革。所以高職院校的負責教學管理的老師要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換位思考,并以學生作為根本立足點展開高職院校的教學和管理工作。要時刻秉承著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管理、個性化培養的教學和管理理念展開日常的學生教育管理,并且要在日常的教學和管理中,讓高職院校的學生們充分的感受到學校和老師對學生的尊重。讓他們能夠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中,感受到學院學習所帶來的快樂,讓高職院校的制度更加科學和自由,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發揮出自己的潛能。
3.2 高效利用更多有效資源,建立更加融合的學生教育和學生管理模式
對于我國的高職院校而言,很多在校學習的學生都比較缺乏個性和創新能力,他們總是受制于學校的各種管理制度和老師的要求,并沒有主觀能動性去對自己各個方面進行主動的提高,所以導致他們在學校的日常學習中,總是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和情緒影響,就沒有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專業學習方面總是容易出現各種問題。對于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行為管理而言,也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所涉及的內容也是很多的。
3.3 強化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和職業素質培養
在現代化市場環境中,企業對于人才的誠信品質以及合作精神、責任意識以及工作態度等等都高度關注和重視。然而由于大部分學生并沒有經過生活的磨練,往往無法滿足企業對人才的要求。所以高職院校在對學生進行管理和教育時,一方面要關注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和提升,另一方面也需要組織開展職業道德教育,促進學生職業素質的提升。對此高職院校可以通過邀請企業管理人員或者優秀畢業生回到學校組織開展座談會或者講座,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責任感以及愛崗敬業和誠實守信的良好品質,促進其職業素質的提升。
4 結束語
在現代化社會要推動高職院校的持續健康發展,就必須改善高職院校的辦學質量,而改善辦學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高職院校的教育管理模式,只有保證教育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和科學性,才能夠實現高職院校的持續發展。所以高職院校應當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積極對教育和管理模式進行創新,提高教育管理的合理化以及系統化和科學化水平。
參考文獻
[1]季芳.高職大學生教育管理模式創新與實踐——評《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創新研究》[J].化學教育(中英文),2020,41(08):113.
[2]葛慧.論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的發展轉變與教育管理服務評價體系的改革創新[J].輕紡工業與技術,2020,49(03):118-119.
[3]秦華.基于人才培養的高職院校教育管理模式創新研究[J].成才之路,2020(08):4-5.
[4]李秀梅.高職院校學生安全教育管理創新芻議[J].文教資料,2020(06):133-134.
[5]徐云.“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學生黨員頂崗實習期教育管理模式探索——基于江西某高職院校頂崗實習期學生實習數據[J].智庫時代,2020(03):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