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婧婷?劉遠橋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一時令人們猝不及防,但危機也是機遇,生活就是教育。為了引導孩子們成為生活中的發(fā)現(xiàn)者、知識中的探究者,在劉遠橋名師工作室的引領下,廣東省東莞市大朗鎮(zhèn)新民小學設計了基于深度學習的PBL(Project-Based Learning項目式學習)課程。深度學習的概念源于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研究,是一類模式分析方法的統(tǒng)稱。課程以此次疫情為背景,以“探索生活”“敬畏自然”“心靈成長”三個維度為主題,圍繞“認識、探索、感悟、實踐”四個層面展開,引導學生在學習內(nèi)容中樂于認識本質(zhì),在學習方式中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在學習過程中巧于鏈接知識,在學習拓展中善于實踐提升,通過多層次的學習內(nèi)容、多維度的學習方式、螺旋上升式的學習體系,動態(tài)生成學習結果,養(yǎng)成深度學習能力。
一、基于深度學習的PBL課程目標與驅動
PBL以培養(yǎng)“全人”為目標,以概念為本、問題驅動、學科融合為設計思路,把學習情境和真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追求讓每個孩子成為心智自由的深度學習者。在學情調(diào)研中,本課程生成了四個驅動問題,分別是“認識新型冠狀病毒”“探索防護小妙招”“感知人與自然萬物和諧共生”“踐行健康生活方式”,并在此基礎上設置了四個課程目標。
(1)認識—了解冠狀病毒相關常識,認識它對人類生命所造成的危害;樂于認識事物本質(zhì)。
(2)探索—基于“認識”的基礎,進一步探索、創(chuàng)新防護方式,懂得如何在疫情出現(xiàn)時恰當?shù)乇Wo自己;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方法。
(3)感悟—通過“認識”與“探索”,感知健康的重要性,樹立人與動物、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相處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巧于鏈接知識體系。
(4)實踐—“感悟”之后需“實踐”,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踐行和推廣健康、和諧的生活方式,做一位有社會責任感的小公民;勤于實踐健康生活。
二、課程實施
1.課題一:認識新型冠狀病毒
第一階段,孩子們圍繞“帶花冠的病毒,小朋友,你了解它了嗎?”這個主題,積極進行了項目式學習。
(1)筆,記實感。在閱讀和科學學科的學習中,孩子們了解到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宿主、傳播途徑等知識,認識到了病毒的危害,并在語文課中用筆記錄下了與疫情相關的實感。
(2)畫,述真情。除了文字表述,孩子們還在信息技術、美術、英語、班會課的學習中,嘗試了更多元化的表現(xiàn)方式,一張張手繪圖、畫報、宣傳卡無不體現(xiàn)著童心的生動表達。
(3)說,傳知識。不僅能寫會畫,還能說會道,是孩子們通過第一階段的深度學習帶給我們的驚喜。孩子們在課程中習得了多元化的知識,嘗試用英語向大家介紹疫情。
在第一期課程中,學生們參與社會生活的意識有所增強,并在多維度學習中,表現(xiàn)出樂于認識事物本質(zhì)的深度學習狀態(tài)。
2.課題二:探索防護小妙招
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怎樣才能保護好自己呢?孩子們帶著好奇心,繼續(xù)踏上了“防護小妙招”的探索之旅。
(1) 防護探索“小老師”。孩子們化身“小老師”,在班會或道德與法治課中,用手抄報、記錄表、宣傳畫等方式,將自己探索到的“防護疫情,保護自己”的知識,不遺余力地傳遞給老師、同學和身邊的家人。
(2)防護探索“小主播”。正確的洗手和戴口罩方式能有效地去除和隔離病菌,讓人體免受病菌的侵害。什么才是正確的洗手和戴口罩方法呢?孩子們紛紛化身小主播,建立“直播間”,身體力行地將防護方式通過網(wǎng)絡傳遞給更多的人。
(3)防護探索“設計師”。對防護方式的學習大大地激發(fā)了孩子們的探索欲,在口罩一“罩”難求的情況下,孩子們自告奮勇做起了“設計師”,設計起了“自制口罩”。俗話說“實踐出真知”,小設計師們研究了口罩的結構,在綜合實踐學習中自己動手操作了一番。
(4) 防護探索“小歌手”。藝術源于生活,亦作用于生活。不少學生變身“小歌手”,把“防護疫情,保護自己”的方法用說唱的方式表達了出來,將科學探索與藝術表現(xiàn)有機結合在一起。
在第二階段的探索過程中,孩子們感知到“知識來源于生活,也運用于生活”,并表示未來將堅持用發(fā)現(xiàn)的眼睛去探索生活,逐漸養(yǎng)成認真探究的好習慣。
3.課題三:感知人與自然萬物和諧共生
第三階段是“感悟”學習,通過感知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樹立人與動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敬畏自然。“燕子歸來,白云飄過”,美文的閱讀,讓人愈發(fā)感知大自然的美好。“如果我們在約定俗成的食物鏈之外獵食,大自然就會懲罰我們的貪婪;不論病毒的宿主是蝙蝠還是蛇鼠,我們都應該學會敬畏自然。”孩子們在科學課中感受與生發(fā)出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2)健康生活。做家務,學技能;做運動,抗病毒。小朋友們換了一種學習方式,他們發(fā)現(xiàn)這樣的深度體驗,讓靈魂和生活皆有趣。
(3)守護親情。同嬉鬧,愛相守;煙火味,知感恩。居家學習的日子,父母與孩子的親密關系愈發(fā)清晰,在道德與法治課的學習中,孩子們重新認識了平凡中的愛與責任。他們將以此為起點,學會感恩,有愛前行。
在第三階段學習中,孩子們巧于鏈接知識體系,通過體驗與實踐,感悟到人與自然萬物應和諧共生,感知到與健康同行、與親情相守的正向價值。
4.課題四:踐行健康生活方式
第四階段“實踐”課程,引導孩子們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踐行和推廣健康、和諧的生活習慣,做一位有社會責任感的小公民。
(1)規(guī)律作息。 恩格斯曾說:“利用時間是一個極其高級的規(guī)律。”孩子們在學校建議的作息時間引導下,努力適應著居家學習環(huán)境,他們還在學習中生成了許多自己的精彩想法,并根據(jù)實際情況制作了 “個性定制作息表”。
(2)堅持運動。伏爾泰曾說:“生命在于運動。”孩子們通過居家趣味體育課的學習,選擇合適的方式,每天堅持自主運動,既健身又悅心。
(3)豐富生活。高爾基曾說:“生活的價值在于創(chuàng)造。”宅家期間,孩子們在各科學習建議的指導下,培養(yǎng)新興趣,學習新技能,通過課外閱讀、觀看紀錄片、手工創(chuàng)作、科學探秘、學習家務技能等讓生活變得豐富。
通過第四階段的學習,孩子們更好地安排了疫情防控期間的居家學習和生活。這獨一無二的體驗,讓孩子們獲益匪淺。
社會即課堂,生活即教育。這場全民“戰(zhàn)疫”,是孩子們?nèi)松凶钌鷦拥囊惶谩按笳n”。孩子們在深度學習中,用自己的眼睛發(fā)現(xiàn)、探索世界,用自己的方式認知、建構生活,更從中收獲心靈成長的正向價值。
(作者單位:廣東省東莞市大朗鎮(zhèn)新民小學)
責任編輯:孫昕
heartedu_s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