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翠蘋
摘 要:時代的不斷進步與社會經濟高速增長,都離不開農業的支持,因此,農業經濟管理顯得至關重要。盡管當前我國信息技術不斷進步和發展,可是我國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依舊比較低。為此,應實施一系列提高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從而促進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本文首先闡述了我國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意義以及存在的問題,然后以此為根據,提出了提高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
關鍵詞:農業經濟;經濟管理;信息化
對于我國農業發展來說,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對農業的發展會產生直接影響。通過有效的途徑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有著重要的意義,不僅可以實現農民增收,提升其勞動積極性,而且有利于農業生產率的提升和對農業資源的優化配置。然而,我國很多地區還存在農民信息化意識不足、農村信息化人才缺乏等問題,這就需要國家及地方政府采取相關措施,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決。
一、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意義
信息技術高速發展,推動了我國各行各業快速進步,農業經濟同樣如此。在農業發展道路上,要重點提升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進而為農業長久發展奠定基礎。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意義主要有如下兩點。第一,優化農業結構,提升農產品產量。如今我國農業的生產方式已經較為完善,但有些歷史問題仍然未解決,需要進一步優化農業結構,推動農業生產。例如,目前我國農產品主要借助化學肥料實現增產,這種增產方式雖然效果明顯,但農產品質量得不到保證,這就需要利用信息化管理模式推動農業發展,以此來優化農業結構,提升農產品產量和品質。第二,發展農村經濟,提高務農人員收入。信息化水平提升,能夠極大地改善農業生產模式,科學推進農業生產和管理,不僅能夠發展農村經濟,還能提高務農人員的收入水平。
二、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相關策略
(一)轉變農業經濟管理的思想理念
要切實提升我國能也經濟管理的效率,應當積極地轉變當下農業經濟管理理念,順應現代化社會的發展,重視信息化技術對于農業經濟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性,制定明確的農業經濟發展目標。我們應當要意識到只有不斷強化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工作,才能夠促使農業經濟的發展的到全面的優化與升級,真正提高農業經濟管理水平。因此相關部門應當積極強化對于經濟管理團隊的規范化培訓力度,促使農業經濟管理者的綜合素質以及信息化技術水平得以提升,豐富經濟管理者的信息化知識底蘊,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農業經濟相關管理者參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培訓會議,真正提升農業經濟管理者的信息化工作水平。其次,相關部門應當采用多元化的方式進行農業經濟管理工作,注重市場格局的變化,借助發達的信息技術深入市場,根據市場的需求對當地農業經濟體系結構進行轉變。注重品牌的力量,農業經濟管理者應當重視當地農業品牌化發展,提升當地農業產品知名度,形成良好的市場口碑,提升市場競爭力。同時還要積極地進行招商引資,引進社會資源發展新型農業經濟,真正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
(二)完善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
農業經濟水平落后是當前我國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比如,很多地區的農業生產仍然是以傳統的人力生產方式為主,特別是在農產品的生產環節中,不管是播種還是收獲,都必須投入大量的先進設備,才能在盡可能地減少農業生產投入的基礎上,促進農產品生產效率的提高。這就要說明,日光農業生產過程中,機械設備落實不到位的話,必然會對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發展產生無法挽回的影響。針對此類問題,政府部門不僅要加大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資金投入的力度,幫助農民配備先進的農業機械設備,促進農業生產效率的有效提升。同時,還應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引導農民學習和掌握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和知識,為后續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開展做好充分地準備。
(三)對農業經濟管理體制進行完善
農業經濟管理體制的完善,能夠有效地保證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實施,促進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的不斷深入。首先,由于我國土地面積廣闊,農業也發散我國的各個地理區域,而不同的地理區域內的農產品種植、農業經濟結構和發展模式都不相同,導致我國原有的農業經濟管理體制,效率分散,且不夠全面。所以,健全農業經濟管理體制,要對不同地區的農業經濟管理問題進行了解,針對各地出現的相同問題,統一出臺制度進行管理,而面對農業經濟問題差異性比較嚴重的問題。可以讓當地的農業管理部門根據實際情況擬建管理制度,并由上級部門逐級審查,保證制度建立的合理性,也防止在制定經濟管理制度的過程中出現腐敗現象。其次,在農業經濟管理體制建立的過程中,要制定明確的農業經濟管理目標,制定一年內、五年內以及十年內的農業經濟發展目標,將目標納入管理制度當中,讓我國的農業經濟管理工作有新動力。例如;針對當前豬肉價格偏高的農業市場情況,可以制定相應目標,計劃在下個月農業經濟統計之前,使豬肉價格回調10%。有了目標,經濟管理工作才有動力,才能根據目標制定相應的計劃。
(四)吸收和培養專業的信息化技術人才
能夠通過以下兩種方式解決農業經濟管理缺少專業信息化技術人才的問題。一是吸收專業的信息化人才。農業種植區能夠以大學生專業對口人才引進的手段,吸收專業的信息化技術人才,其薪資水平能夠根據區域公務員的工資福利待遇標準實時發放。針對區域農業經濟發展做出較大成就的專業信息化技術人才,能夠實現其工資福利待遇水平的適度提高,且能夠頒發獎勵證書或榮譽證書,從而防止流失人才。二是培養專業的信息化技術人才。區域政府能夠在地方村民或人才市場中直接選拔若干勤勞能干、思維靈活、學習熱情高漲的青年人群,培訓其信息化的專業知識和技術,且開展實際操作的教育,確保在考核合格之后才正式上崗工作。
三、結束語
我國的農業經濟的發展關系到我國經濟能否良好發展的最根本的產業,農業技術的改革已經迫在眉睫,在信息化發展的社會也應當利用信息化對農業經濟進行改革。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加大對農村農業經濟的發展,促進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應用,進一步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均琴.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研究.時代金融,2019(11).
[2]魏寶玉.提高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措施研究.鄉村科技,2019(04).
[3]任鳳國.加快農村經濟管理信息化,提高農村經濟管理水平.山西農經,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