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急救護理學中高職貫通教育培養模式既完善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又解決了社會對高端護理人才的需求。學生來自初中畢業生,但臨床專業課程尤其是急救護理實驗操作要求等同于高等職業教育。為提升中高職貫通護生實踐操作能力,在原有教學安排的基礎上還應注重護生關懷照護教育,加強情景模擬教學,建立模擬院內病房,三方面共同推進,使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高端護理人才。
[關鍵詞] 中高職貫通;急救護理;提升;技能
[作者簡介] 張洪輝(1975—),男,上海健康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金山分校實驗師。
[中圖分類號] G632.0?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0)31-0368-03? ? [收稿日期] 2020-01-06
上海中高職貫通教育招生對象為初中畢業生,成績不低于中專最低投檔分數線,初始學制6年,從2014年開始學制壓縮至5年。學制的減少必然會進一步精簡課程,但在實踐操作方面新增了專科實訓課程,內容涵蓋了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兒科護理、婦產科護理和急救護理,主要目的是加速培養社會醫療機構急需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由于護生來自于初中畢業生,其認知和感知與高職生存在一定差距,要在規定課時內使整體操作技能達到高職生要求確實有些壓力。特別是急救護理學對各項操作要求更為嚴格,不僅動作準確,而且速度要快。
在操作技能練習中發現,部分護生缺乏關懷照護、愛傷意識淡薄、與模擬病人交流不嚴謹、技術動作不規范等問題。中高職貫通教育模式下課程精簡、課時壓縮,但授課內容和實踐操作并沒有同比例減少,這就給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能以中職或高職的教學理念進行授課。教師需要進一步強化情景教育,增加臨床案例分析,定期去醫院一線了解護理技術新動態,與院內護師共同交流探討并邀請來校觀摩指導。護生從初中教育邁入中高職貫通教育接受高級技能學習,對醫學護理尤其是急救護理技術難以適應,理論知識傳授和實驗室操作練習尚不完善,難以達到技術考核要求,需建立模擬院內病房,讓學生身臨其境貼近臨床,對院內病房、疾病護理治療有更深體會,同時也為護生能更好地適應院內見習和實習提供環境支持。
一、注重護生關懷照護教育
現代醫學模式強調關懷病人、關注社會,注重技術與服務的共同提高。關懷照護是指在護理過程中,醫護人員以人道主義的精神對患者的生命與健康、人格與尊嚴的真誠關懷和照護,即除了為患者提供必需的診療技術服務之外,還要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務,以滿足患者的身心健康需求,體現對人的生命與身心健康的關愛。
1.強調“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急救護理服務理念的最高境界是以人為本,以搶救患者生命為首位。作為一名健康衛士,在工作中一定要對患者愛護和尊重,理解患者的感受并充分保護患者的利益。護生在操作訓練和考試中也應該保持這一理念,把模擬人或者與之配合的同學當作真正的“患者”來對待。例如,在對模擬人做心肺復蘇術時,護生應以嚴謹的態度,嚴格按照操作流程對“患者”進行施救。但也有部分護生忽視這一理念,隨意擺弄按壓模擬人,按壓位置、幅度、頻率等指標均不符考核要求。
2.掌握人文關懷技巧。護生必須具備仁愛之心、真誠之心和精細之心。護生在模擬實踐中應時刻體現出對“患者”的關心和愛護,例如,在操作前告知患者需要做出的體位、術中的注意事項、如何配合等;在為患者檢查時不要過度暴露,盡可能減少患者體表暴露時間;在室溫較低的環境中,直接接觸患者前要做一下雙手搓手的動作,升高雙手的溫度;使用聽診器時,要將聽診器胸件放在手心捂熱,不讓患者產生不適;對臥床或手術后病人,在檢查和操作后幫助蓋好被褥,向患者和家屬交代術后的注意事項,操作結束要對患者說“謝謝配合”“有不舒服請按鈴呼叫”。護生柔和的言語、體貼入微的操作緩解了患者緊張情緒,有利于后續進一步治療。
3.營造校園人文關懷氛圍。依托校園文化,充分運用宣傳欄、黑板報、校園網、班級微信群等媒介,大力宣傳醫學人文關懷的內涵,提高對醫學人文關懷重要性的認識。邀請資深護師來校開展護生應該具備的素質、如何正確對待患者、醫患關系發展情況及護理技術新進展等專題講座。邀請禮儀學老師做醫學禮儀與社交禮儀專題講座,邀請學者講述儒家思想中的“仁”“智”“信”“忠”“孝”等。通過以上講座提高護生的人文素質,進一步樹立護生的職業道德觀,更懂得做好醫學人的重要性。
4.開展第二課堂,積極參加社會實踐。護生除了學習專業知識外,還要利用自修課或課余時間學習倫理學、書法、藝術形體等科目;對于倫理學中的案例分組展開討論并記錄自己的反思感悟,共同分享交流;定期舉辦書法藝術展,評選出優秀作品并給予獎勵。除此以外,還要加強實踐學習,組織護生參觀紅色教育基地,進行紅色教育活動;觀看警示教育片,提高明辨是非、善惡的能力;開展社會拓展活動,培養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感;引導和鼓勵護生利用課外時間或休息日去社區養老機構、居委參加志愿者服務活動,幫助行動不便老人做好個人護理,運用所學專業知識為居民測量血壓、血糖等。
二、加強情景模擬教學
急救護理學一般采用先理論講授后進行單項技能訓練常規教學方法,注重技術單項操作。急癥患者病情變化迅速,這種機械式的操作容易忽略患者的整體性。在實訓室中單純的練習操作不能提高護生學習興趣,心理易產生疲勞感,真正遇到急重癥患者時必然會手腳忙亂。情景模擬教學是以情景或案例為載體引導護生自主探究性學習,以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由“靜態實踐學習”到“動態實踐學習”,讓護生消除心理疲勞,提高技能水準,增強應急能力。通過情景模擬教學培養護生在面對急重癥患者時能迅速進行評估和準確操作的綜合急救能力。
1.構建教學案例,布置教學場景。教學案例是情景模擬教學法的核心內容,在以教學目標為依據的前提下,為確保案例的真實性、綜合性,邀請臨床醫師、護師和教師共同參與完成。教師根據課程知識點的難易程度和護生的特點來構建案例,初次構建案例需從低階段開始,觀察護生對案例的理解和在情景模擬中的表現,由淺入深將案例向高階段拓展。教師所構建的案例需清晰透徹,預先設想好護生在情景模擬教學中會出現的問題及應對措施。教師在實訓室中布置好教學所需的道具、藥物、器械等。以冠心病并發心肌梗塞為例,在每輛治療車上放置10毫升和20毫升一次性針筒各兩支、鹽酸腎上腺素5支、250毫升生理鹽水一瓶、輸液管、止血帶、消毒紗布和棉球、棉簽、球囊面罩1個等,操作平臺放置手電筒、聽診器、血壓計等,訓練用除顫儀1臺,模擬人1名放置地面。
2.分組學習討論案例。實施模擬情景教學之前組織護生學習教學案例,每組8名護生并安排1名教師共同參加學習討論,解答學生對案例的疑惑之處,觀看相關視頻。教師須對案例中的重點、易錯點著重詳細講解和示教。以冠心病并發心肌梗塞案例為例,其重點是快速進行診斷,進行有效心臟按壓,正確開放氣道等,在判斷病人是否意識喪失時做到俯身高聲雙耳呼叫病人等。每組護生按照學習能力的不同交叉組合而成,由一名小組長落實各組員的任務,確定護士、患者、患者家屬的扮演人選。安排一周時間指導護生通過復習專業知識、檢索文獻、圖書館查閱資料、觀察門急診病房等方式搜集信息和素材,觀察人物角色、人物對白、癥狀表現等,以增強自己對角色的理解和認知,各組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課前演練以保證模擬情景教學的順利開展。
3.實施模擬情景教學。各組護生進入模擬場景,教學輔助人員進行拍攝,邀請院內醫師和護師現場觀摩并評價。在任課老師的安排下,護生以各自不同的角色分組進行模擬教學,各組小組長擔任解說。“護士甲”邊觀察邊詢問就診“病人”,“病人”向“護士甲”描述自己的不適,對于意識不清的“病人”則向“家屬”詢問。而“護士乙”則需要根據“病人”的身體情況,實施相應的護理措施,同時在為“病人”檢查治療過程中,“護士乙”要積極配合“護士甲”完成各項工作。為了更好地促進“病人”康復,“護士乙”還需對“家屬”開展宣教、指導等工作。
以冠心病并發心肌梗塞案例為例,冬天的某個清晨兩名“護士”和一對“老夫婦”在等候公交車,突然老婦臉色痛苦狀手捂胸口慢慢從站臺椅子上倒向地面,“家屬”邊攙扶老伴邊呼救,兩名“護士”見狀趕緊上前幫忙,“護士甲”俯身低頭詢問“病人”哪里不舒服,“病人”手捂胸口嘴里說著“藥…藥…”,“護士甲”邊找藥邊問“家屬”其以前得了什么病,藥呢,“家屬”訴其老伴患有冠心病,早上出門忘記帶藥了。“護士乙”邊安慰“病人”邊撥打120,兩名“護士”脫下外套墊在“病人”頭部及給“病人”保暖。此時組長解說“病人”氣息減弱、逐漸喪失意識,“護士乙”檢查“病人”瞳孔,俯身拍打其雙肩并大聲呼喊均無反應,解說瞳孔散大、呼吸停止。“護士甲”邊看手表邊觸摸其頸動脈,解說頸動脈搏動消失。護生迅速對放置在“病人”旁的模擬人實施心肺復蘇術。操作過程中教師重點觀察護生心臟按壓部位、頻率、深度、胸廓回彈幅度、氣道開放程度等。
4.課后分析總結。模擬情景教學活動結束后,結合拍攝的視頻先由各小組自評、交叉互評,然后由院內醫師、護師和教師分別從疾病臨床表現、治療、護理等方面對各組做出評價,將評價結果按比例納入該科目成績。通過分析總結可以發現護生在教學中出現的普遍問題并指出改正,同時也為增減教學難度、改進教學思路和方法提供了依據。以冠心病并發心肌梗塞案例為例,部分護生在胸外按壓過程中胸廓沒有充分回彈,這會導致胸腔內心臟不能有效舒張從而影響心搏出量,在做口對口人工呼吸時,護生的嘴唇沒有完全包被模擬人的口,使得部分氣體外漏,導致進入肺內通氣量不足。如果教學活動效果總體比較滿意,后續的模擬情景教學活動可以適當增加難度,場景設置在醫院病房內,在搶救心臟驟停病人時除了胸外按壓、口對口人工呼吸外,配合使用AED、開通靜脈推注腎上腺素等措施。
三、建立模擬院內病房
通過建立模擬院內病房可使護生熟悉院內臨床操作環境和操作流程,為學校教學活動無縫對接院內臨床、提升護生實踐能力起到了強有力的支撐作用。
1.基礎設施建設。院內模擬病房的布局及設施仿照三級醫院的病房設計,使學生有進入真正病房的感覺,從而以護士的角色進行各種技術操作。每間模擬病房布置8張床位和床頭柜,墻壁上設有呼叫器、負壓吸引器和供氧通道等裝置,根據教學需求配置不同系列模擬人、醫療器械、操作平臺等。
2.師資建設。醫學護理事業快速發展,新的診療技術層出不窮,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強專業教師隊伍建設是保證高素質護理技能人才的關鍵。帶教老師必須具備先進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掌握不斷更新的診療技術。教師還需到二級以上醫院定期參加相關專業進修,參加各種醫學護理教育講座,向“雙師”素質發展。
四、結語
以德為先、德才兼備,一切教育均以此為出發點,醫學教育更應如此。通過關懷照護教育、模擬情景教學、建立模擬院內病房,改善護生的學習態度,提高技能水準,以培養高素質護理人才,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助推急救護理中高職貫通教育向更高階段發展。
參考文獻
[1]陸國民.試析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模式[J].教育發展研究,2012(17):35-37+48.
[2]王琴.中高等職業教育貫通培養模式的制度與實踐——以上海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13,34(13):50-54.
[3]李惠玲.護理人文關懷的基本理論及臨床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11):878-880.
[4]侯桂蘭,韓艷春.淺談護理臨床教學中人文關懷的重要性[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5,2(8):765.
[5]李敏,任小紅.整體護理的人文關懷[J].現代護理,2006,26(1):2459-2460.
[6]龐華瓊.人文關懷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6):16-17.
[7]鄭莉茗,賀承英.交互式急救系統在《急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9):111-112
[8]鄭紅,李崢.高偉娜.護理應急預案情景模擬教學病例編制與實踐[J].護理學雜志,2014,29(11):56-58.
[9]黃四碧,龔向京.胡曉晴,等.病案情景模擬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實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6(27):68-71.
[10]賀彬,李兵,周蘭英,等.案例分析法結合情景模擬法在護理實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141-143.
[11]張紀云,張愛國,徐相連.加強臨床技能訓練推進實驗體制改革[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2,21(1):97-98.
[12]金亞麗,李慧川.基礎護理教學與臨床脫節問題的探討[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