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戲曲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合了民族精神和智慧,體現了民族的世界觀、審美觀和藝術創造力,不論在藝術價值上還是在歷史價值上都是非常寶貴的,對青少年從小樹立良好的生活觀、價值觀、社會觀具有深遠的意義。滇劇作為云南省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已被國務院批準公布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本文通過回顧金碧街道戲曲文化藝術節的發展歷程,分析一個文化部門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結合本土戲曲“滇劇”,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戲曲的文化精髓——的發展道路。最后總結了一些相關的結論和經驗,為其他街道在實踐中傳承戲曲文化藝術、弘揚先進文化提供借鑒,更好地打造街道文化品牌,樹立文化自信。
關鍵詞:戲曲;滇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統文化
中圖分類號:J89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2-0115-02
一、前言
近年來,文化強省、文化強市、文化興區已經成為推動區域經濟邁向更大舞臺的重要抓手,是展現一個城市、城區文化自信和文明程度的有力支撐。滇劇是云南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劇種,是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云嶺大地的“山茶花”、“滇粹”①,在百年的發展歷程中,通過老一輩滇劇藝術家不懈努力,滇劇藝術成為展現云南城市文化風貌的重要名片。
隨著電影、電視、網絡、等信息媒介的迅速發展,滇劇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同其他地方劇種一樣而臨著發展與傳承的困境,人才流失、人才斷代等問題很突出,云南人對滇劇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也在逐漸降低。作為弘揚先進文化的主要陣地,金碧街道綜合文化站以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造街道特色文化品牌為宗旨,從2017年開始,先后舉辦了“國學經典系列活動”、“首屆青少年戲劇節”。在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深挖轄區傳統文化內涵,精心打造盼“金碧街道首屆戲曲文化藝術節”,以傳承滇劇為主,融合了各種文化活動內容,已逐步形成自身特色,提煉成精品文化,受到省、市及國內各大媒體的報道和轉載,在省內已有一定的知名度。
二、金碧戲曲文化藝術節舉辦的基礎
金碧戲曲文化藝術節的主要組織單位是金碧街道綜合文化站。金碧街道綜合文化站在發揚傳承戲曲文化方面有著地理位置、演出條件與文化氛圍的多重優勢。
(一)地理優勢基礎
金碧街道有發揚傳承戲曲文化的天然優勢。金碧街道辦事處位于市中心,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金碧文化廣場和西寺塔文化廣場,為市民提供文化娛樂場所;還有金馬坊、東西寺塔、近日樓、馬家大院等9處歷史文物;同時,轄區東寺街內有著最具示范性、代表性的滇劇表演團體一云南省滇劇院。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組成了金碧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金碧街道綜合文化站位于巡津新村7號大院內,功能設施齊全,省滇劇院演出場所也可提供演出舞臺。演出場所,演出條件的改善,是觀眾和演員的共同要求②。
(二)文化基礎
金碧街道辦事處下轄15家社區,每個社區都配有農家書屋與文化室,定期開展各項文化活動,每個傳統節都開展符合主題的活動,還有未成年人活動與市民教育活動,豐富轄區居民的文化生活。每個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配有1名文化專干和1名文化志愿者,大部分社區都有不少于1支文藝團隊。在文化站長期排練的文藝團隊共有6支隊伍,包含廣場舞、民族舞、合唱團等,
為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充分發揮街道綜合文化站、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在群眾性特色文化活動中的載體作用和窗口效應,營造具有金碧特色的濃厚氛圍,金碧街道綜合文化站開展了系列國學經典活動。
1. 2017年系列國學經典活動
7月“2017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踐教育——國學經典讀書會”
8月暑期青少年國畫培訓班、書法培訓班
9月傳承文明·踐行美德讀書會活動
“月滿中秋情暖金碧”主題活動
“品味書香·涵養文明”——非暴力溝通國學經典讀書會(4場)
10月“品味書香.涵養文明”讀書會
2. 2018年系列國學經典活動
8月暑期青少年國學經典啟蒙培訓班
暑期青少年書法、國畫培訓班
兒童茶道培訓課
親子花藝
國學經典讀書會
家道文化沙龍
活動的開展,推動了優秀中華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讓孩子從小就更好的了解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3.青少年戲劇節特色文化項目
為深化戲劇的教育功能,傳達戲劇理念,傳授戲劇基本知識,金碧街道辦事處在轄區內的學校建立青少年戲劇社,全面普及戲曲文化,陶冶青少年情操,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藝術的尊重和熱愛,探索戲曲藝術普及與傳承發展的長效工作機制,統籌規劃、創新舉措、有序推進,逐步打造青少年戲劇節特色文化項目。
2018.4-10月長期開展青少年戲劇進校園
2018.10.26 舉辦云南省首屆青少年戲劇節展演
青少年戲劇節特色文化項目的舉辦為青少年的成長輸送了營養。在進一步營造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濃厚氛圍下,引導了未成年人了解昆明的美麗,教育未成年人帶頭爭做文明人,提高了個人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養。
三、金碧街道首屆戲曲文化藝術節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打造街道文化品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轄區文明創建,在“國學經典系列活動”、“首屆青少年戲劇藝術節”的成功基礎上,金碧街道綜合文化站不斷深挖轄區傳統文化內涵,精心打造了“金碧街道首屆戲曲文化藝術節”活動,整場藝術節由八大活動貫穿始終。
金碧街道首屆戲曲文化藝術節八大活動
1.開幕式:戲曲人物社區互動
2.全國首個戲曲快閃
3.非物質文化遺產(戲曲)展演
4.“祝福新中國、描繪新時代”書畫展
5.“文明金碧你我同行”主題活動
6.“共建黨群一家親”義診咨詢活動
7.為朝一年的戲曲進校園活動
8.閉幕式:國學經典朗讀展演
2019年5月18日上午,金碧街道戲曲文化藝術節正式開幕。戲曲人物社區互動在西寺塔廣場舉行,由滇劇、京劇、花燈戲曲演員,裝扮成相關戲曲人物,在開幕式上與社區群眾互動,增強現場戲曲氛圍,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由云南省滇劇院專業演員、京劇國韻流芳青年研習會學生、花燈專業演員、社區戲曲愛好者組成快閃團隊,在近樓下伴隨《彩云之南滇劇美》的音樂背景載歌載舞,傳遞傳統戲曲文化之魅力,這也是全國首個戲曲快閃。
長達兩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戲曲)展演在西寺塔廣場舉行,由云南省滇劇院專業演員、京劇國韻流芳青年研習會學生、云南省花燈專業演員、戲曲票友等為廣大市民奉獻兩場精彩的戲曲演出。
“祝福新中國、描繪新時代”書畫展在彩云里展廳舉辦,文化站邀請省公安廳、省老干協會、金碧街道轄區公共戶單位、社區居民等書畫愛好者參加,以“祝福新中國、描繪新時代”為主題,用筆墨書畫等形式,表達對祖國的感情和熱愛。
2019年5月起,由云南省滇劇院專業演員組成主要師資力量,為金碧街道轄區6所中小學進行為期一年的傳統戲曲知識傳授和傳承表演,讓更多青少年通過戲劇的學習米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四、發展經驗與建議
文化藝術是一座城市的靈魂,體現出城市的鮮明特色和精神本質③。發展至今,金碧街道戲曲文化藝術節已經提煉成精品文化,并受到省、市及國內各大媒體的報道和轉載,在省內已有一定知名度。推進戲曲的傳承和發展兩大任務,離不開體制的保障④,離不開社區民眾的支持與配合。
(一)政府主導、多部門齊抓共辦合力共建
西山區文旅局、精神文明辦,金碧街道黨工委、各級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不斷增加金碧街道戲曲文化藝術節經費的投入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將其作為西山區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運行機建設特色文化項目,明確發展目標和任務,逐步形成了厚重的文化藝術氛圍和文化積淀,有力地推動了金碧街道文化事業的發展。一個由政府主導,宣傳、文化部門齊抓共辦,全社會積極參與的共同為“金碧街道戲曲文化藝術節,打造街道特色文化品牌”而努力奮斗的局而已經形成。
(二)充分搭建少兒戲曲培訓平臺
云南省滇劇院代表、示范滇劇藝術最高水平,負責繼承和發展滇劇事業,整理改編、創作和排演滇劇優秀劇目,培養滇劇藝術人才,繁榮滇劇演出并承擔滇劇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保護工作。由云南省滇劇院專業演員組成主要師資力量,為金碧街道轄區小學進行傳統戲曲知識傳授和傳承表演,為少兒搭建了戲曲培訓平臺,讓更多青少年通過戲劇的形式學習和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金碧街道戲曲文化藝術節在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本土特色優勢,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既貫徹了中央意識形態的意旨,又體現了時代精神,牢牢把握住了黨和政府提出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目標、發展方向、內容要求和方針原則,并探索出了一條公共文化服務促進城市發展的道路,更充分促進了我市政治、經濟和文化事業的發展與繁榮。
五、結語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金碧街道戲曲文化藝術節從萌芽、發展到成熟,正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充分發揮文化感召力,提升市民的文化素養,使城市受益于市民文化歸屬感的增強、社區文化氛圍的營造、城市形象的改造與提升。
注釋:
①李小崗.滇劇在當代社會中的生存與發展研究[D].昆明:云南藝術學院,2010.
②胡榮梅,云南傳統戲劇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之路——以滇劇為視點[J].民族音樂,2013(04):69-72.
③樊星.傳統戲曲藝術如何引領當代文化消費——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的價值與意義[J].藝術評論,2017(12):15-19.
④路應昆.從湖北地方戲曲藝術節看戲曲的當代傳承和發展[N].中國文化報,2014-07-24(002).
作者簡介:吳曉新(1971-),女,河南周口人,大學本科,館員,研究方向:群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