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鵬飛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與變遷,高校田徑課程面臨著新的形勢、新的問題,必須積極創新、優化田徑課程的教學模式,才能真正發揮田徑課程的作用,切實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將高校田徑課程與拓展運動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兩者的優勢互補,是提升高校田徑課程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文章主要對高校田徑課程中的問題、拓展運動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高校田徑課程與拓展運動有機結合的策略。
關鍵詞:高校;田徑課程;拓展運動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田徑課程是一項重點內容。學生在參與田徑運動的過程中,力量與速度得到了訓練,同時柔韌性、耐力也得到了加強。所以說,田徑課程的有效開展,有利于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增強、意志力的提高。同時,田徑課程需在戶外教學,可以使學生享受溫暖的陽光與新鮮的空氣,使學生在大汗淋漓的田徑活動中感受到運動的快樂。基于此,必須提高對高校田徑課程的重視,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田徑課程教學質量,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們在運動中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
1 高校田徑課程中的問題
1.1 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
田徑活動需要在戶外開展。但近年來,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加劇,空氣質量下降,霧霾頻頻出現,嚴重限制了戶外活動的開展。而我國大多數高校,未建立室內田徑場地,這就給高校田徑課程的有效開展帶來了困難。
1.2 田徑課程教學缺乏創新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改革步伐不斷加快。高校體育教學中,越來越注重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倡導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宗旨,使學生可以根據興趣愛好、實際情況自主選擇體育項目。但在實踐過程中,很多高校體育項目并未出現實質性的變化,田徑項目也尚未進行創新。對高校田徑課程來說,其一直是以技術訓練為主,以使學生可以達到相應標準的要求,但缺乏對學生實際情況的考慮,長此以往便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同時,田徑運動對體能有著較高的要求,容易使學生產生疲勞感,同樣的動作反復練習,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感。
1.3 對田徑的關注度不高
高校體育教學中,設置了諸多體育項目,如健美操、籃球、足球等。這些體育項目的趣味性明顯高于田徑項目。因此,學生更愿意學習其他體育項目,對田徑項目的關注度不斷降低。面對這樣的情況,高校田徑課程教學中,必須求新、求變,開展多種學習方式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 拓展運動
拓展運動是一種新興訓練方式與學習方法,也是一種新型體育課內容,其將原有競技性較強的、僅限于體育課堂中的跑、跳、投、跨越、攀爬等基本內容,拓展到大自然與社會中,是將體育活動與自身、環境、社會等有機融合在一起。拓展運動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包括:野外課程,如戶外生存技能、遠足露營、蹦極、登山攀巖等;水上課程,如游泳、劃艇、扎筏渡河、漂流等;場地課程,其指的是在專門的訓練場地,借助盲人方陣、信任背摔、高架繩網等訓練設施,開展跳躍、攀巖等心理訓練活動以及各種團隊組合活動。
拓展運動的特點包括:第一,綜合性。作為一項年輕的運動,拓展運動的形式、內容均比較廣泛。拓展運動的場地涉及室外、室內,還包括野外練習。拓展運動既可以在專門的訓練場地應用專用器材、設施進行練習,也能因地制宜地在任意環境中開展。拓展運動既有集體訓練內容,也有針對個人的專門性練習。第二,在集體中彰顯自我個性。很多拓展運動項目,是對集體的團隊意識、合作性進行訓練,每個成員均要為了給集體爭得榮譽而盡情發揮自己所能,并可以從集體中獲得力量與自信。上述過程的實現,也伴隨著自我個性的展現。第三,挑戰性。不管是哪個拓展運動項目,均有一定難度,為了達到目標,需要集體或個人挑戰極限。
3 高校田徑課程與拓展運動有機結合的策略
3.1 內容的融合
高校田徑課程,主要教學內容是與跑、跳、走、投相應的運動,主要目標是在傳授田徑運動技術的基礎上,促進學生體質的增強,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但田徑課程內容缺乏趣味性,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基于此,可以在高校田徑課程中有機融入拓展運動內容,以提升田徑運動的趣味性。例如,場地課程中,可選擇攀巖運動、定向越野運動、空中斷橋、空中單杠等近幾年比較流行的運動,通過設置時尚、富有趣味性的運動項目,使學生間接學習田徑運動的基本技術;水上運動中,可選擇水面爭搶球、涉水追逐等拓展運動;在準備活動階段,可設置孤島求生、盲人走路、打破堅冰等拓展運動內容,以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
3.2 方法的融合
高校田徑課程,是以促進學生體能的發展與身體素質的加強為重點目標。而將拓展運動、高校田徑課程有機結合起來,主要目標是使學生在愉快的體驗中獲得體能的發展、身體素質的加強。實現教學方法的融合,是將拓展運動、高校田徑課程有機結合起來的主要途徑。對于拓展運動來說,其實行方法是以實際操作、集合合作、迎接挑戰、承擔風險為亮點。為了將拓展運動的實行方法有機融合在高校田徑課程的教學方法之中,可以采取如下措施:第一,運動技術教學。其有著多種方法,主要采取的是練習法,即在田徑項目原有練習方法的基礎上,添加集體輔助訓練、實物模擬等方法,來對動作表象的形成進行加固;第二,運動技術教學理論教學。即在田徑課程傳統討論、講解、歸納、演繹等方法的基礎上,添加團隊競賽、小組合作等方法,使理論教學更加生動、富有趣味性;第三,創新體能訓練方法。以往在高校田徑課程中,單調的體能訓練、重復的練習,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感、抵觸心理。而有機融入拓展運動項目,如定向越野、負重爬山、負重越野跑等,便可以提高體能訓練的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興趣。
3.3 基礎保障的完善
為實現拓展運動、高校田徑課程的有機結合,必須具備完善的基礎保障,包括基礎設施保障、師資力量保障。第一,高校田徑課程教學中對拓展運動進行應用的時候,必須提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并要制定合理的計劃,量力而行。在選擇器材的時候,應選擇堅固耐用、質量過關的產品;教師、學生在使用器材的時候,要小心保護,減少器材的損壞。第二,拓展運動、高校田徑課程的有機結合,也提高了對教師專業能力的要求。為有效開展拓展運動,教師必須能夠勝任實施者的角色,憑借自身過年經驗,熟練掌握各項拓展運動項目的規則,合理設置拓展運動、有效組織學生學習,并在總結、回顧的時候為學生提供適當引導。同時,教師也要有因地制宜、靈活應變地設置教學情景的能力,以便于引導學生將所學體育項目的內涵轉化為自己的人生知識。學校可以定期組織教師參加拓展訓練,以便于教師知識儲備的豐富、掌握拓展運動的最新發展形勢,更好地促進拓展運動、高校田徑課程的有機結合。
4 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田徑課程教學中,面臨著諸多問題。為實現高校田徑課程教學水平的提升,必須正確認識拓展運動,從內容融合、方法融合以及基礎保障的完善等方面入手,來實現拓展運動、高校田徑課程的有機結合,充分發揮拓展運動的優勢與作用,促進高校田徑課程的改革創新。
參考文獻
[1]劉國文.拓展運動進入高校體育教學的SWOT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5):80-81.
[2]李驥.拓展運動對體育院校學生社會適應能力提升的作用[J].知識經濟,2017(23):149+151.
[3]朱偉偉.拓展運動課程在高校開展的現狀與對策分析[J].運動,2017(20):85-86+103.
[4]黃中日.簡析在高職體育的田徑教學中實施拓展訓練的可行性[J].運動,2018(19):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