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成
摘要: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企業自身發展面臨的問題日趨復雜激烈,這就對企業管理工作提出來了更高的要求,應緊跟時代的腳步。企業工會就像管理人員與基層職工之間的樞紐,在加強企業管理,提高企業文化,保障企業高質量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闡述新形勢下企業工會在開展實施工作中面臨的挑戰及應對措施,以期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新形勢 工會工作 挑戰 措施
工會在國有企業中不僅充當著聯系基層職工的堅實橋梁,還是我黨重要政策可以在基層有效落實的執行者。隨著我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的社會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面對這種新形勢,中國工會十七大報告指出了新時代工會的奮斗目標為:不斷的滿足職工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時,隨著新生代職工思想的開闊,自主意識的增強,越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這意味著,國企工會工作需要加快改革的步伐,做到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發展。所以對國有企業工會工作面臨的挑戰進行分析,并提出應對措施,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
1.企業工會工作面臨的挑戰分析
近幾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有企業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盡管國有企業工會的工作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改革就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國有企業工會面臨的挑戰還有很多,總結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新職工需求多元化帶來的工會工作制度上的挑戰
目前,90后、00后已成為職工隊伍組成的主力軍,他們生長在發展迅速、富裕的社會階段,并且是完全生活在互聯網時代的一代。這使得他們整體受到的教育呈現多元化。自主意識的增強,使得他們不再適合傳統單一的服務模式,對精準化、差異化的服務需求更加迫切。工會工作制度如果不緊跟時代變革,將會與新生代職工產生較大的矛盾。“互聯網+ 工會”工作模式的構建,不僅是為新生代職工提供精準服務的工具,更是新時期工會工作創新的重點方向。但是,面對信息來源復雜的互聯網,新生代職工判斷信息是否正確的能力較弱,容易輕信網絡謠言,面對這一問題,如何加大對職工思想的教育,以及加強網絡管理是工會工作的難點之一。現階段工會行政規制經驗不足,使得政策創新較為艱難。同時,面對新業態的“互聯網+工會”工作模式,老一輩職工可能會出現不接受、接受能力較弱、運用不熟練等一系列問題。在當前新形勢下,不同時代工作者在工作方式上的差異較大,以致于國企工會工作面臨著非常大的挑戰。
1.2工會工作者自身工作素質無法達到新時代對工會的需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企業工會緊跟時代腳步,除了要加快制度上的改進,還要加強工會工作者的自身工作思想的與時俱進與處理不同年齡階段問題的能力。只有工會工作者自身素質緊跟時代腳步,清楚了解企業文化,才能帶領基層職工共同奮進。企業工會作為調節及緩沖企業與職工利益的紐帶,應做到真正代表職工的利益訴求,維護及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近幾年來,在鐵路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鐵路職工的薪酬福利等方面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一定影響,這考驗著每一個工會工作者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工會工作人員對自己要履行的工作職責不清楚、不熟悉,就會促使工作只能流于表面化,職工的利益無法得到充足的保障,這樣會造成職工與工會的距離拉大,違背了企業工會創立的宗旨。同時,假如工會的工作人員只是停留在單一的專業結構上,對鐵路工會專業知識不了解,或者了解的速度太慢,也會導致工會與職工之間的矛盾加大,無法為員工提供保障。如何加強工會工作者自身素質的提高,保障工會工作的有效性,是新時代工會需要面臨的挑戰。
1.3企業工會經費預算、運用管理欠缺
工會經費是工會開展各項活動的基礎和保障,工會經費預算是管好、用好工會經費最重要的手段。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工會的作用在單位中日益突出。并且,工會經費的使用范圍和規模逐漸擴大,如何將工會經費真正運用到每一位基層職工身上,將工會經費作用最大化,加強工會預算管理勢在必行。但是近年來,工會對經費預算、運用管理上略有欠缺。首先,對于經費預算管理的不夠重視,管理觀念守舊。工會經費使用管理方面仍然不同程度存在著:“重收入、輕支出,重分配、輕管理,重使用、輕績效”的問題。部分工會在實際進行每年工會經費預算時,只是對一年所需花銷金額估計一個大概值,認為在年度進行各項活動時,可以隨時進行調整。這樣無法對全年工會經費進行統籌兼顧,降低了經費的使用效果。另外,編制經費預算時,缺乏科學性。多年來,工會預算編制大都采用的還是傳統“基數+增長”的增量方式,即以上年的決算數為基準,再加上一定比例的增長或新增項目作為下一年度的預算指標。但是這種編制方法存在弊端,比如:不考慮每年經濟情況的變化,忽略各個事項的實際情況,造成會計信息失真;并且會計管理人員水平無法提高等。新時代如何編制高質量的工會經費預算是工會日常工作中面臨的挑戰之一。
2.企業工會面臨挑戰采取的應對措施分析
習近平總書記在同中華全國總工會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講話時強調:“雖然時代變了,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不能變。”在面對挑戰時,工會始終要把解決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做為工作導向,讓職工真正的感受到工會是職工之家,工會干部是最可信賴的娘家人、貼心人。在此基礎上,提出以下措施:
2.1明確新定位,開創新機制,提高法律意識
面對新業態“互聯網+工會”的工作模式,工會自身要主動應變,轉換定位。樹立正確的互聯網工作思維,深入了解企業職工運用企業平臺管理的發展現狀、勞動訴求等。根據網絡工會工作的實際需要,對工會組織結構進行優化調整,例如:設立專門的網絡工作部,圍繞“互聯網+ 工會”工作的開展需要,重新定義崗位職責,分配管理權限。面對不同年齡階段的職工,加大對新工作形式的宣傳,開展自愿參加工作新方式培訓活動,減少年代差異帶來的矛盾。
《全國工會網上工作綱要(2017-2020 年)》中明確提出,應將智慧數據庫建設放在現階段工會信息化建設、工作機制改革的首要位置上,提高內部信息共享水平以及外部信息互聯水平。所以開創工會工作新機制刻不容緩。網絡化工作形式的開展,應對工會組織與職工進行實名制管理,對各類信息反饋及時,消除“信息孤島”,拔掉“數據煙囪”。對職工反映的問題及時處理。同時,應用網絡途徑,對職工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鞏固職工思想防線。這樣可以普及法律小知識,在日常活動中,增強職工法律意識,引導職工在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時可以進行理性思考。從國家層面上來說,應加快出臺“互聯網”工作法律政策,這使得工會工作有法可依,為維護職工權益做出強有力的保障。
2.2堅持黨的領導,加強工會干部建設
工會工作者的工作思想、工作理念、工作方式等,大部分受到工會領導干部的影響。想要適應新時代的高速發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工會工作的論述,為工會工作開拓新局面,那么則應該高度重視工會干部隊伍建設,運用正確的理論思想武裝頭腦,切實提高其綜合素質。工會領導干部作為企業工會的領頭羊,一方面,樹立政治意識,緊跟黨的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工會要忠誠黨的事業,通過扎實有效的工作把堅持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落實到廣大群眾中去。”工會主席只有不停下前進探索的腳步,才能緊跟時代潮流,帶領工會工作者突破傳統工作思維、模式帶來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明確職責所在。工會的領導干部,一般經由企業內部民主投票決定的,可以充分代表著廣大職工的思想和意愿。面對這彌足珍貴的信任,工會領導干部更應該明確自身職責所在。應不斷完善處理問題的方法,并且加大對工會職工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培訓。傾聽職工需求,對提出問題進行分類總結,提高工作效率,面對共性問題,做好總結,節省的時間用來解決較為棘手的問題。對每一類信息做出及時反饋。
2.3加強經費預算編制工作的重視
想要改變傳統、守舊的工會經費預算編制工作理念,首先要了解工會經費預算編制的原則和依據。按照“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略有結余”的原則,制止赤字預算。在編制的過程中,可以結合上年度工會經費收支情況,但是不能將上年的收支情況表稍作添加,變成本年度的工會經費預算表。而是要將工會工作進行分類,分清工作的輕重緩急,使工會工作具有層次感,有重點、兼全面。同時,對去年工會工作進行查漏補缺,做好事前評估,面對上一年出現的問題,要進行總結,及時處理。其次,優化工會經費管理制度。只有好制度,才能使工作規范化。最后,加強工會預算執行環節績效監督。明確具體支出預算績效責任主體,按照“誰申請資金,誰對績效負責”的原則。面對結果的好與壞,應該做出不同的反應,所以建立獎懲制度勢在必行。
3.總結
2020年5月1日,是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95周年。縱觀這95年來,雖然企業工會在工作中面臨的挑戰隨時代的更替不斷更新,但是工會工作從未停止過探索的腳步,勇敢面對挑戰,積極提出創新思維。這就是我國永不放棄的奮斗精神。綜上所述,在新的歷史時期下,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使鐵路工會穩定發展,鞏固工作新模式,加強對工會工作人員的培養力度,完善工會經費制度等,從而打開鐵路工會新局面。
參考文獻:
[1]高秦偉.分享經濟的創新與政府規制應對,法學家.2017(04):20-21.
[2]吳戰勝.企業工會工作面臨的挑戰與改進思考.現代國企研究.2016(02):89.
[3]王鑫鑫.新時期加強高校工會經費預算管理的對策研究.納稅.2020(04):236.
[4]彭春軒.工會預算管理把好“四關”.中國質量.2020(02):110-111.
[5]王欣妍.“互聯網+工會”工作思路的創新性研究.才智.202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