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巖 劉偉
◆摘? 要:參與課堂的過程就是一個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發揮他們的主體地位,就應該培養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意識。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借助于多媒體,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是培養學生參與課堂意識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語文教學;參與;課堂意識;主體性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布魯納認為“發現并不限于追求人類尚未知曉的事物,而應指人們利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的一切方法”。布魯納的著名觀點——發現學習,它的本質特征就是學生要積極參與課堂,學生之間結成學習小組,通過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法,去積極主動的發現問題。在新課程全面實施的過程中,倡導學生要有“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意識,這種探究的意識,就是要把學生積極引導到課堂中來,把學生當成課堂的主人,讓他們發揮主體地位,語文可見,學生參與課堂意識的重要性。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我認為重點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培養學生參與課堂的意識
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強調的就是興趣的重要性。學生只有對語文知識產生了強烈的興趣,他們對知識的獲取才能如饑似渴,才能激發他們積極參與課堂的意識。興趣是一個人對某種事物認知的傾向性,是驅使人們探究知識的一種內在動力。學生對教師所講的語文知識一旦感興趣,他們的認知、理解和記憶能力處于最佳狀態,必然引起強烈的追求,而這種追求就會導致對事物的認知更加深刻和強烈。科學家愛因斯坦也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教師”。由此可見,無論是中國的教育家還是國外的科學家,都非常重視興趣的培養。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該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積極參與課堂的意識。
二、營造民主、和諧和愉悅的氛圍,才能培養學生參與課堂意識
應試教育下的語文課堂,教師高高在上,而臺下的學生卻死氣沉沉,課堂氣氛壓抑、窒息。營造民主、和諧和愉悅學習氛圍,就是要構建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本著“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則,教師是導演,而學生才是真正的演員,教師把舞臺交給學生,讓學生淋漓盡致的在語文課堂上表演,從而展示自己的個性。營造民主、和諧和愉悅的氛圍,就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學生的語文觀點是否正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經過了大腦的思考,只要對問題進行了思考,就應該受到褒獎。在語文課上,多設一些發散性思維的問題,答案不要求統一,讓更多的學生答對,使他們獲得一種強烈的成就感和存在感。其次,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是學生主體性的體現,非常適合于語文學習。學生各抒己見、集思廣益、常常有靈感火花的閃動。它可以讓學生由原來的局外人變成了學習的局內人,由原來的被動接受知識,變為積極主動探究知識,從而滿足了學生學習語文的心理需求,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三、借助多媒體教學,營造一種聲情并茂的氛圍,才能培養學生參與課堂意識
語文課堂容易讓學生枯燥乏味,昏昏欲睡,激不起半點學習興趣。語文教學所講授的內容,比如說古詩詞又特別深奧抽象,晦澀難懂,學生對此索然寡味。而中學課本所選的教學內容,涉及面極又其廣泛,除了古詩文,還有一些科技性說明文和哲學方面的論文,這些文章對學生而言,更感覺到陌生,讓學生把精力集中在課堂,確實很難。而借助多媒體教學就可以轉變這種狀況。多媒體教學是多元信息與語文的人文碰撞,充滿色彩和動感,聲情并茂,為語文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它可以營造生動形象的氛圍,化抽象為形象,改變過去粉筆加黑板的教學模式,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情趣,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和專注。同時還能使課內外知識相互串聯,增加課堂教學容量,開闊了學生的視野,這樣就很容易吸引學生參與課堂的教學。
四、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才能培養學生參與課堂的意識
作為一名好的語文教師,除了要具備較高的道德素養之外,還應具備較豐富的專業素養。其中,一個教師的出色的口才,博學多才的知識面和與時俱進的思想,卻是最主要的,具備了這些專業素養,才能讓學生“鐘情”于你語文課堂,才能對你的課堂欲罷不能。
1.語文教師的口才。講課的時候,語文教師的語言應激情四射,妙趣橫生,深入淺出,這樣的語言風格更容易把一些抽象、晦澀的內容表達的淋漓盡致,同時也更能吸引學生,試想如果語文教師的語言枯燥無味,沒有幽默和睿智感,課堂沉悶和乏味,即使你知識再豐富,也引不起學生的半點興趣。借助于高超的口才,才能有效傳遞出文字的情感,才能為冰冷的文字賦予活力,教室里流淌的要么是激揚慷慨的悲壯,抑或纏綿悱惻的婉轉,這樣的語文課,哪個學生不入迷,哪個學生不癡醉。
2.教師博學多才的知識。語文不同于其他學科,綜合性很強,融入了歷史、地理、政治和經濟學的一些內容,上下五千年,縱橫八萬里,很瑣碎和龐雜。因此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想吸引學生,就應該靠自己淵博的知識,融會貫通,不斷把知識往外拓展,從而開闊學生視野,把課內外知識串成一片。如果教師知識貧乏,知識面很狹窄,只能照本宣科,使學生的知識面限制于課本上的某一個點,又怎能吸引學生,讓學生參入你的課堂!
3.與時俱進的思想。教師思想應該是與時俱進的,甚至走在時代的前列,信息化時代,不但信息量大,而且知識日新月異,淘汰和更換的很快。新詞語、新理念、新思想、新事物在網絡上層出不窮,如果語文教師不順應時代的步伐,不與時俱進,不去吸收和學習新事物,就會被這個時代所淘汰。而學生心思敏捷,接受新事物最快,在課堂上,你與學生的交流就會有隔閡,最終學生就會厭倦你的語文課堂,進而不參與你的語文課堂。
課題信息:此文系黑龍江省教育學會2020年教育科研規劃課題《如何培養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的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