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春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恰當地融入國學內涵,既彰顯了中華文化教學的連續性,又充分展現了國學的博大精深,對于培養小學生厚重的文學素養和道德情操等方面都有極大地幫助。
◆關鍵詞:小學;國學;教學;問題;策略
一、小學國學教學存在的三大主要問題趨勢
1.小學語文教師對于國學有著某種程度的先天不足。近代教育中出現過兩個大的思潮,即“五四新文化運動”和慘烈的“十年文革”。應該說,激進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在引進外來文化的同時摒棄了很大程度的國學內涵,“十年文革”撕裂了傳統文化的本質,使我們優秀的國學教育支離破碎開來。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的教師受到的國學思想熏陶本身少之又少,甚至對于國學中一些文化精髓的理解還有失偏頗。
2.傳統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國學內容極其有限。嚴格地說,傳統小學語文教材大多以現代白話文為主,《詩經》《楚辭》《唐詩三百首》等系統性的國學名篇在里面難得一見,相當于是整個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小花絮。應該說,部編教材中對于國學已經非常重視,但是情況依然不容樂觀,在這之前的所有教材中關于國學的內容更是少得可憐。至于國學中的很多優秀的名篇,在小學教材中更是沒有蹤影。
3.現代教學形式不足以支撐起國學傳承和弘揚的大廈。對于唐詩宋詞元劇曲明清小說,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師大多采用的是學生背誦、教師講解,活生生地傳承了早就摒棄的灌輸式教學方式??陀^地說,傳統的死記硬背和教師一味地灌輸式教學都耗費掉了學生僅有的那一點兒興趣。
二、深化小學國學教學的意義及文本探索
(一)真正領悟國學教育對于國家民族及個人的重要性
1.國學是國家的魂民族的根個人的精神載體。國學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結晶,里面不只是有文化的經典、藝術的經典,還有不朽的精神豐碑和國格、族格、人格等重要體現。小學生這個年齡最適宜于記憶更多的東西,能為他們將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國學教育定能助力民族自豪感全面提升。近代中國歷史是中華民族的百年屈辱史,從廢墟中站立起來的國人要建立自己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必須立足于豐厚的國學文化土壤,讓外來文化與民族的主流文化共榮共生,幻化出屬于自己民族的語言和精神。人所共知的一件事,那就是世界上曾經出現過四大文明古國,中國是其中之一,但四大文明古國中唯有中華文化不曾有過斷裂的那一天。引領小學生學習國學,就是在他們的心靈深處播種下民族自信與自豪,重塑英雄民族的不朽豐碑。
3.國學能助力社會責任感和道德情操的全面提升。責任感和道德情操的培養,不是采用空洞的說教,而是要有實實在在的文字內涵。這種內涵大多來源于我們民族文化的五千年積淀,即豐富、深厚的國學知識。
(二)科學編輯教學文本和使用好現行教材
1.深度挖掘教材深度和利用好現行教材。小學語文教材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價值觀的逐步深化,教材的內涵同樣在發生著質的變化。從編輯本身來說,現行教材中增加的國學內容涵蓋了詩詞歌賦及劇曲和古典小說,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從學生的年齡特點來看,現行教材尊重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結構,有利于學生理解和識記。歷史的正確認知,同樣深化了國學的內涵。當然,如果能夠將國學在整個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中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應該是教學文本最理想的效果,也會是國人的做大期許。
2.科學合理地選擇配套的優秀讀物。小學生對于國學的認知不能僅僅局限于文本本身,要適度地拓寬小學生的國學視野,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國學精髓,為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當然,在國學成為時尚的今天,全國上下很多地方都在倡導和利用“經典誦讀”的方式彌補課堂教學的缺失。
3.優化現代教材中的國學內涵。現行教材中已經大量地選用了國學內容,但是這些內容絕對沒有能力擔負起傳承文化與文明的歷史使命。在綜合國力大幅提升的今天,對于國家文化的認同感正在節節攀升,實現民族復興的征程中,需要強大的國學作為奮進的基礎和堅實的后盾。因此,部編教材應該集中全國有識之士,將現代文和白話文進行巧妙而自然的銜接,讓我們的學生從小就感受到濃濃的傳統文化熏陶,感悟到我們的文化是有根的文化,進而認識到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的傳承。當然,在教材的編輯過程中,往往存在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現象,但是我們改進和完善教材的腳步同樣要與國家民族勢不可擋的發展一脈相承。
三、全面提升小學語文教師的國學水平時不待我
1.建立高素質的國學教師隊伍。國學的傳承離不開學校教育,離不開辛勤耕耘的語文教師隊伍。為此,我們要從基礎教育入手很抓小學語文教師隊伍建設,讓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師具有濃厚的國學內涵,能夠信手拈來需要的國學知識,能夠準確精煉地講解背景深厚的國學意義。
2.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國學最為重要的是傳承和發揚,傳承和發揚的根本在于教師能夠恰如其分地傳遞給孩子們,讓孩子們喜歡上這樣的內容和不同尋常的文學樣式。因此,我們的教師在利用好傳統的“誦讀法”基礎上,還應該教會學生疏通文字、體會情感、理解內容、積累語言、訓練技巧、增強識記等。例如,我們可以將司馬光砸缸和孔融讓梨的故事講給孩子們聽,也可以開展“古詩詞精品朗誦會”,還可以組織大型古詩詞音樂舞蹈表演。只要我們用心于國學教學方法的研究,國學傳承和弘揚一定指日可待。
總之,充分利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傳承和弘揚國學精粹,是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的天然職責。因為小學生正是記憶的黃金年齡段,在小學生的心靈深處播種進民族的精華有利于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人能力的全面提升,有利于國學的真正傳承和深度弘揚。當然,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國學教學的時候,一定要采用既適合于教學內容又適合于激發小學生興趣的方式方法。
參考文獻
[1]孫萬福.小學語文國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07).
[2]付晶晶.對國學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性的思考[J].學周刊,2016(24).
[2]許志蘭.芻議小學語文國學小古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優化要點[J].中國高新區,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