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安徽 淮北 235000)
耐力跑是中學體育科學健康教材的主要內容,作為高中生體能檢測和達標項目受到學校的重視。隨著我國對體育素質教育的重視和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迫切需要,多數的中學已經開始了對體育課程的改革創新,來滿足學生強身健體的需要。我國的教育理論界現在也十分的重視耐力跑運動,對體育教學質量和對學生體育課直接學習影響的研究。因此,現在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耐力跑鍛煉,達到娛樂身心,增強體魄的目的,并擴充學生在體育課所學的知識技能,來檢驗體育教學內容的具體效果,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積極向上的生活理念。
從表1可以看出,35.02%的學生參與耐力跑的目的是為了緩解學習壓力,調節生活節奏,這說明高中生學習緊張、壓力大;31.96%的學生是為了達到改善心肺功能,強身健體的目的,表明現在年輕人越來越重視健康,注重身形美;只有6.03%的學生是為了減肥,這也表明學生意識到了肥胖的危害性;還有15.98%的學生對耐力跑感興趣;8.04%學生是為了結交朋友,認識到友誼的重要性,并培養同學間的團結精神。由此可以看出,高中生參與耐力跑不僅是有目的性的,而且其目的性較明顯,呈現多樣化的趨勢。

表1 高中生參與耐力跑動機的調查分析表 (n=1045)

表2 高中生參加耐力跑情況的調查統計表 (n=1045)
從表2可以得出,高中生偶爾參加耐力跑鍛煉的人數較多,占據總人數的77.99%;不參加耐力跑鍛煉的人數最少,只占總人數的9.00%;然而,經常參加耐力跑鍛煉的人數也較少,占據總人數的13.01%,這表明學生還沒有養成經常鍛煉的習慣。大部分學生雖然擁有鍛煉的意識,但參加鍛煉的意志力不夠堅定,耐力跑鍛煉的被動性較明顯,教學效果較差。未能把鍛煉的諸多好處有意地傳授給學生,致使鍛煉氣氛不夠濃烈,學生日常參加體育鍛煉的頻率較低。
(1)對體育鍛煉的認知程度。
從表3可以得出,高中生對體育鍛煉認識非常熟悉的人數較少,只占總人數的9.38%;對體育鍛煉一般了解的人數相對較多,占據總人數的33.87%;然而對體育鍛煉有點了解的人數占據最多,達到總人數的56.75%,這表明學生缺乏對體育鍛煉的正確認識。學生對體育鍛煉認識比較膚淺,對體育知識掌握不夠全面,未形成正確的體育鍛煉價值觀,因此,培養學生體育鍛煉意識是目前學校體育教學深化改革的主要問題之一。

表3 對體育鍛煉認知程度的調查統計表 (n=1045)
(2)身體素質的因素。
從表4可以看出,只有6.89%的學生身體素質好;身體素質一般的學生占據總人數31.48%;61.63%的學生身體素質差,占據總人數的一半多,這表明學生整體身體素質差。然而耐力跑是一項對身體素質要求極高的項目,目前學生身體素質整體呈下降的趨勢。主要表現在耐力即中長跑,肺活量和速度的降低,以及學生觀念中的“重文輕武”的現象,一切都是以服務于“考大學”這個理想為奮斗目標,大多數時間都是在教室里埋頭學習,無法有效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和體育鍛煉。另一方面學生自我掌控能力差,作息時間不規律,通宵熬夜自然成為生活習慣,學生在思想層面意識到健身的重要性,并且也為此付出具體的行動舉措。

表4 身體素質因素的調查統計表 (n=1045)
(3)意志品質的因素。
從表5可以得出,只有少數8.04%學生在思想上重視和行動;54.93%學生基本沒有需要保持并提高身體素質,強身健體的概念。受到現在社會大環境影響,其一現在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胎,獨生子女偏多,家庭因素,家長對孩子有求必應,溺愛偏多,導致學生比以往要更加懶惰,害怕挫折,往往通過耐力跑鍛煉提高身體素質是需要磨練學生意志力,需要付出努力和汗水的事。比如:耐力跑鍛煉心肺能力,力量訓練提高爆發力。所以學生對于這塊,雖有意識但是不愿意去付諸實踐。其二也有一部分同學家里經濟情況較好,嬌生慣養,自我控制能力較差,以自我為中心,凡事看心情,情緒波動大,不順心或者一時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便立馬放棄或者暴飲暴食,這種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行為,根本達不到耐力跑運動所需要的毅志力。

表5 意志品質因素的調查統計表 (n=1045)
(1)教師教學方法和手段方面。
耐力跑是一項技術較簡單的項目,教師教學中動作講解簡單,過分側重有氧耐力練習而忽略了無氧耐力的訓練。耐力跑技戰術配合簡練,但教師未正確講解技戰術動作,過分強調學生練習而忽視了技術動作教學。在戰術上,未按照循序漸進方法教學,過分強調學生服從統一紀律,排斥學生的個性化,磨滅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學生感覺練習枯燥,方法不新穎,對耐力跑項目缺乏興趣,導致學生進行耐力跑鍛煉的積極性不高。
(2)教師評價標準和考試制度方面。
教師過分地強調學生耐力跑成績要達到體育科學健康教材標準,以及學生體育課需要達到的要求,而忽視了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使學生身心未得到良好的發展。注重學生的結果,而忽略了學生的過程教育、身體素質、學生個性以及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能力。
(1)高中生對耐力跑項目的開展情況較感興趣,即使少部分學生害怕耐力跑鍛煉,女生喜歡參與耐力跑運動的人數較少。但在耐力跑項目中,大部分學生還是喜歡參與耐力跑運動。尤其是采用競賽跑、游戲跑、追逐跑、踩節奏跑來進行耐力跑鍛煉,學生在運動中充滿快樂感,對這些新穎的運動方式感到好奇,充分激發學生參與耐力跑的興趣。另外,在集體跑操中,學生站成整齊的隊列,步伐一致,口號響亮,水平高的學生帶動水平差的學生,這樣整個團隊參與耐力跑的興趣也提高了;
(2)部分學生能夠認識耐力跑對改善心肺功能、強身健體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有部分學生通過耐力跑運動來緩解學習壓力,調節生活節奏;而且也有部分學生對耐力跑項目非常感興趣,對耐力跑測試所取得的成績感到很滿足。因此,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開始能跑3000m,通過安排合理的運動負荷,采取游戲法等多樣的教學手段,使得這部分學生能跑4000m,這樣也培養了學生參與耐力跑的興趣;
(3)大多數學生偶爾參加耐力跑鍛煉,不參加耐力跑運動的學生較少,經常參加耐力跑運動的學生也較少,經常參加鍛煉的學生每次運動時間在30-45分鐘,基本上能夠滿足學生他們自身的鍛煉需求。教師通過采用游戲比賽方法,把學生分成多組,測試每個學生參加耐力跑所得的成績,后將每組成員的成績相加進行比較,這樣不僅能使學生對參與耐力跑運動帶來濃厚的興趣,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練習動機;
(4)教師并未注重學生個性特點的發展,對學生多方面需求還不夠了解,未采取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且未安排合理的運動負荷,因此應著重提高耐力跑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參與耐力跑初期,學生應以身體素質練習為主,側重有氧耐力的訓練,從而促進有氧能力的代謝,有氧能力是速度和爆發力的基礎,這樣也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從發激發練習興趣。
首先,滿足高中生耐力跑的快樂需求,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分為不同的層次和等級。其次,滿足高中生耐力跑的成就感,常言之,物質是基礎,精神是上層建筑。在對高中生參與耐力跑運動中,物質基礎往往是不夠的,追求更高一層的精神需求也成為了參與耐力跑鍛煉的動力,因此,教師可以用精神上的激勵和榮譽來促使學生參與耐力跑項目。最后,滿足高中生耐力跑的自我表現,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需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個人的差異性,進一步地激發學生參與耐力跑項目的動機。
現階段學生參與耐力跑運動的途徑千變萬化。首先,通過變化耐力跑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其次,通過團隊力量來激發學生興趣;最后,通過采取多樣的跑步路線來激發學生興趣。學生在運動場上鍛煉時,不一定要在場地內跑圈,也可以進行越野跑、接力跑、弧線跑跑出不同的路線,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對耐力跑運動的興趣。
由于耐力跑是一項以耐力、速度和肺活量為主的運動。目前大多數學生運動負荷量小,體質和意志品質較差,就發展高中生參與耐力跑的身心素質而言。首先,學生要認識耐力跑項目的特點,增強自身信心,消除恐懼心理。在耐力跑運動中出現不適應的生理現象是正常的,學生要提高自我調節能力和耐受能力,轉移注意力,培養吃苦耐勞和拼搏精神。其次,學生要加強自身素質練習,提高自身體質。最后,老師要采用科學的訓練方法,多樣的訓練手段,在進行耐力跑訓練時,有效的訓練方法和手段有利于學生充分做好準備活動,更早地進入競爭狀態,更好地促進疲勞的消除,從而更快地進入下一階段的訓練。
耐力跑是一種消耗體力的項目,大多數學生都不喜歡這種運動。因此,耐力跑的教學效果一直不理想,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采取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首先,教師應做好宣傳工作,宣傳經常參與耐力跑運動給學生身心健康帶來的益處,同時也能使學生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其次,教師采用游戲法練習耐力跑,將游戲貫穿于耐力跑運動中,使得學生擁有愉悅的心情,從而積極參加耐力跑運動。最后,教師采用比賽法練習耐力跑,這樣也可以有效激起學生提高自身成績的動機,從而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