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上海銀保監局黨委書記、局長韓沂在提交給全國政協第十三屆三次會議的一份提案中指出,當前疫情形勢和市場變化表明,我國小微企業發展正處于一個艱難的、充滿變化的時期。金融服務支持實體經濟任重而道遠,應該加快完善頂層政策設計,適應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相關政策。同時,破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需要監管部門、金融企業、政府部門等協同發力,多渠道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實效。
韓沂表示,疫情下救助小微企業、解決其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不能單靠金融系統的努力,相應的各方如財政、稅務、國資等部門也應制定相應的量化考核目標,齊心協力支持小微企業,完成“六保”目標。
“疫情發生以來,企業逾期及不良數字有明顯抬升。受延期還本付息政策支持的影響,預計銀行上半年資產質量不會明顯惡化,但政策寬限期過后,下半年銀行資產質量可能出現分化。”韓沂指出,雖然金融監管部門近年來已出臺多項政策減緩商業銀行小微金融服務經營成本壓力,但是,一旦有不良資產形成,仍需銀行自己消化。國家也逐漸開始注意到這一問題,近幾年在大力支持發展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但政策性融資擔保機制和體系的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短期內要化解疫情引起的小微企業風險問題,還需各方做出更大努力。
另外他在提案中還談到,金融監管部門一直關注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2019年初,上海銀保監局向上海市委市政府建議,為普惠金融服務搭建的全市統一信用信息平臺。2019年底上海市正式推出大數據普惠金融應用,首批數據開放選定了8家部門300多個數據字段,實現了納稅、社保繳納、住房公積金、市場監管等信息的免費共享。但是銀行迫切需求的海關、電力數據因海關總局和電力總公司各自的原因尚未實現大數據免費共享。
對此韓沂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改進銀行績效考核,建議各級國資委、財政部門將對國家重點領域如小微、民企、科技企業的金融支持作為重點考核內容,增加考核比重,各級人大、組織人事、審計和國家監委等部門從財政和人事兩方面入手對銀行高管層進行監督,對于執行宏觀政策不力、重點領域貸款投入不足的銀行高級管理人員進行有效約束和問責。
二是持續加大財政稅務政策力度,對銀行業金融機構救助企業的行為應通過獎勵、稅收減免和貼息分擔銀行救助企業的成本,避免將風險集中至銀行。同時推動將更多的中小銀行納入人民銀行再貸款支持金融機構名單,或參照再貸款政策對中小銀行疫情防控貸款提供利率補償和風險補償。
三是進一步開放重點部門大數據共享,建議政府部門能統籌協調整合數據資源,特別是開放海關、電力數據,降低銀企信息不對稱,為小微企業融資創造良好條件,降低銀行普惠業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