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昌東
摘要:新媒體時代,紙媒市場日益萎縮。但是,不少老年類報紙如湖南長沙的《快樂老人報》、廣東廣州的《老人報》、浙江杭州的《浙江老年報》、山東青島的《老年生活報》等報業集團所屬的老年類報紙積極轉型,熱情擁抱新媒體,迎來了發展的“第二春”。本文就全國老年報業市場逆勢上揚現象作了深入思考。
關鍵詞:四個思維;融合發展;老年報;啟示
目前,新媒體發展方興未艾,而以報紙為代表的傳統媒體式微,有的甚至告別了歷史舞臺。但由于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加之多元化經營,我國30余家老年類報紙非但沒有出現倒閉現象,相反的是,不少老年類報紙逆勢上揚。面對媒體融合迭代的今天,老年類報紙也亟待守正創新,融合為先,搶占互聯網時代發展的高地,不斷做大做強傳播力、影響力、公信力,將人口老齡化嶄新機遇轉化為老年報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一、應強化生態思維,激發創新求變的內生動力
生態思維是系統化、立體化的思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才能筑起老年報業持久旺盛發展的根基。作為老年報業,在媒體激烈競爭的時代,應該著力為發展營造良好的競爭環境一制度要到位、政策要精準;要有好的發展環境——要尊重人,鼓勵創新、寬容失敗;還要有好的創業環境——A才鏈、技術鏈、資金鏈有效結合……就是建立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機制,讓戮力同心成為推動老年報業持續發展的企業文化和內在動力。
(一)抓好制度創新
老年報業團隊往往“小而精”,要避免打人員戰術的“陣地戰”,而要打化整為零、項目部的“巷戰”,要因地制宜,打破原有的部門邊界,樹立“大采編、大經營、大發行、大后勤、大新媒”的理念,特別是打通記者與編輯的聯系、采編人員與新媒體人員的邊界,實現“扁平化”管理,由隊伍的融合,推動媒體融合,唱響互聯互通全方面發展的號角。采編人員一體化辦公、多角度站位、充分發揮采編人員主動性能動性創造性,讓報紙煥發出蓬勃活力。
(二)鼓勵效率為先
績效考核是抓好工作的“牛鼻子”。老年報業大多是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采編人員收入分配體系直接決定著工作效率。近年來,老年報業中市場化較高的報紙大多取消慣用的獎金總額限制的辦法,推行報網融合—體化考核,一視同仁,對采編人員獎金上不封頂,適當拉開稿件評分檔次差距,實行能者多酬,勤者多得,庸者少拿不拿甚至淘汰,通過“賽馬機制”,打開制約人才發展的“天花板”,讓一線采編人員的獎金大幅度提高,甚至可以超過部門負責人,編輯部內部活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成為人人茁壯成長的“熱帶雨林”。
(三)打造干事氛圍
老年報更需要青年人來辦。媒介形態的革新與聚變對傳媒人才能力結構提出新的要求,老年報業要推進融合發展,尤其需要吸引多才多藝的青年人才加盟,并在實踐中培養人才。如提拔重用骨干采編人員為首席記者,優秀編輯被提拔為主任副主任,將采編人員培養成“斜杠青年”。
二、應強化平臺思維,整合涉老資源謀求倍增效應
平臺思維就是做乘法,關將更多資源聚集起來、整合起來,然后深度挖掘,實現最大效益。老年生活報面臨的是人口老齡化的新時代,是各種老齡產業因素流動、組合、聚集的大格局,作為老年媒介,最大的優勢就是發揮自身宣傳、推介、鏈接、嫁接、整合作用,集聚各種涉老產業因素做老齡產業平臺,實現“酶”一般的催化激增效應。
(一)做好活動平臺
老年報業可結合建黨、建國、八一等重大慶典活動,以及春節、老年節、敬老月等節日,與涉老部門如老齡委、老干局、衛健委、民政局等舉辦孝親敬老活動;還可與企事業單位聯辦中老年形象大使評選、單身相親會、空巢老人春晚、才藝嘉年華、旗袍秀、關愛老兵等活動,調動社會資源,共同倡樹社會敬老之風,有力釋放和延伸服務能量和服務觸角。
(二)做好品牌平臺
老年報業可利用在老年人中的良好口碑,打好品牌宣傳,做好品牌營銷。如組織康養論壇、養老產業博覽會、紅色旅居活動,在養老機構、街道社區設立敬老愛心基地,養老體驗中心,擴大影響力,增強經營力。
(三)做好融合平臺
一是向智庫轉型。在數據開放,流動、聚合的時代,老年報業應由單一的宣傳服務媒介到賦能型綜合服務平臺轉變,可成立老齡產業研究院,搭建智慧匯智平臺,為涉老企業提供產業規劃參考,提供行業咨詢服務;
二是做行業推手。合作推動社區、居家、機構、智慧、旅居、養生、健康產品等涉老產業相互間合作;
三是承攬項目。積極爭取政府涉老服務外包項目,抽調精英,組建項目團隊,制定科學項目方案,為報業可持續發展增添新動力。
三、應強化受眾思維,以提升受眾注意力為報業發展賦能
(一)受眾為本位
傳播的競爭實質上就是對于受眾注意力的競爭,在大眾報業受眾數量塌方式下滑形勢下,作為老年報業的受眾不降反增,已然是最珍貴的財富。人口老齡化時代,“老”報紙也有“新”機遇,要提升傳播力和影響力,老年報業須專業化,加強策劃把報紙辦厚,圍繞健康、文史、生活、旅游、理財等,推行周刊化戰略,讓老年人與時尚即時接軌。
(二)互動增黏度
加強熱線電話、在線咨詢、線下交流等服務,做老年人的貼心人;組織線下活動,如曲藝納涼晚會、老電影放映周、書畫攝影大賽、名星見面會、名家大講堂等,與受眾深度互動。
(三)向用戶轉化
老年報業受眾大多有幾十萬之眾,深入分析受眾的消費需求,以精準的線下線上服務滿足受眾需求,將開辟老年產業新藍海。
四、應強化互聯網思維,培育新媒體加快向融媒體轉型
(一)打造中央廚房
老年報業可整合現有采編資源,打造老年報業融媒體中心——“中央廚房”,培育打造融媒體產品,條件成熟建立APP,將采編、客戶、活動資源向線上轉移,實現線上線下互動,報紙新媒協調推進,由報媒向全媒體轉型。
(二)多方整合資源
老年報業可利用自身的黨報集團子報的背景,在當地宣傳部門及網信辦指導下,建立涉老自媒體協會或者新媒體聯盟,形成當地涉老新媒第一矩陣,協同推動各項宣傳、活動開展,畫好同心圓,唱好大合唱,共同為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營造良好氛圍。
(三)借勢借船出海
當下,新媒體平臺多樣化、立體化,老年報業可借勢發展,做大新媒平臺,可與騰訊、頭條、抖音、快手合作,開設屬地化的老年類健康、文體、交友頻道,開辦養老產業、養老社區類交互類欄目,借船出海走出融媒成功之路。
(作者單位:青島日報報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