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盼
摘要:隨著“互聯網+”成為焦點,高校的黨建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但同時也蘊藏著巨大的機遇。本文探討“互聯網+”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高校進行創新性黨建工作探索,促進黨建網絡管理模式的發展。此研究對于高校黨建創新機制的進一步深入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黨建;創新機制
一、“互聯網+”形勢下高校黨建工作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一)“互聯網+”形勢下高校黨建工作面臨的挑戰
一是高校對“互聯網+”黨建工作不夠重視,黨建信息化平臺功能不全面?!盎ヂ摼W+”形勢下,信息技術加速融合創新,高校認識到將互聯網信息技術應用到黨建工作中的必要性,但在實際工作中,對“互聯網+”黨建工作不夠重視。高校黨建信息化建設不完善,黨建信息化平臺功能不全面,已經嚴重阻礙“互聯網+”黨建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是“互聯網+”技術演進伴生風險,對黨建管理工作水平提出新要求。“互聯網+”技術發展創造了巨大價值,但是互聯網的強大植入與瞬時破壞效應催生新風險,一旦黨建管理系統受到入侵,定會造成嚴重后果。高校必須重視大數據的信息安全保障力度,增強各級黨組織及黨員的黨建信息安全防范意識,對黨建管理工作進行360度全面監管,健全黨建管理工作平臺的安全操作流程,做好安全防御工作。
三是“互聯網+”時代文化多元性,主流意識形態受到沖擊?!盎ヂ摼W+”時代,各種思潮通過網絡迅速傳播,帶來了多元文化的沖突,對高校學生黨員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造成沖擊。個別學生黨員受網絡,西方現實主義和個人主義文化的影響較深,表現為極端的利己主義,將個人利益置于國家集體利益之上,已經失去了共產主義的理想和信念。
(二)“互聯網+”形勢下高校黨建工作面臨的機遇
一是“互聯網+”促進黨建管理工作模式多樣化,增強有效互動。創新構建高校黨建網絡式管理模式,打造多位一體的網絡式管理模式,使黨建管理工作更加科學、規范,為有效開展黨建工作提供更多途徑,使得高校進行黨建工作時擁有更多的選擇權。黨建工作模式多樣化可以使黨組織更加客觀、直接了解學生黨員的思想動態,對“癥”下藥,更有指向性的為學生黨員服務,極大提升基層黨組織現代化管理水平。
二是“互聯網+”提供豐富線上黨建資源和載體,促進資源有效共享?!盎ヂ摼W+”是一種全新的創新生態,以“互聯網+”信息化新媒體建設平臺為基礎,將黨建和新技術進行“融合共生”,豐富多彩的“互聯網+黨建”平臺應運而生。借助“學習強國”等官方新媒體平臺作為載體,可以向學生黨員實時傳達最新信息,增強了黨建資源的實時性和豐富性。
二、“互聯網+”形勢下高校黨建工作創新的必要性
(一)是“互聯網+”形勢下黨建數字化和智能化的發展的要求?!盎ヂ摼W+”形勢下的黨建工作創新,是基于網絡空間產生的一種新型黨建形態,可以有效實現互聯網和黨建工作的互通融合,是擴大黨在網絡空間的號召力和凝聚力的必然要求。這就要求高校黨組織在“互聯網+”形勢下,加強黨建數字化和智能化的發展,重視“互聯網+黨建”的巨大影響力,確保黨建信息平臺的實時更新。
(二)有利于加強黨組織的凝聚力,保持黨員先進性?!盎ヂ摼W+”信息技術的發展,可以將信息及時有效地整合到黨的建設工作的每個環節,為黨組織注入活力?!盎ヂ摼W+”黨建平臺可以及時宣傳政策,將信息推送給黨員,為推動黨建工作信息化提供了新路徑。高校基層黨建工作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發揮著把黨的政策和思想理論實時傳遞給學生黨員的同時,向黨組織反饋學生黨員的思想動態、意見建議。
三、“互聯網+”形勢下高校黨建工作創新的措施
(一)創新大學生黨建工作制度,加強基層支部建設?!盎ヂ摼W+”形勢下,信息技術不斷發展,高校應順應時代,積極推動“互聯網+黨建”,實現黨建模式變革,提高黨建工作效率和水平。高校應借助“互聯網+”,利用大數據探索高校黨建的新方式,借助新媒體在高校黨組織內部建立新的溝通渠道,并建立起新的復合型基層黨組織。高校還應實事求是地根據高?;厩闆r,健全頂層設計規劃,推動黨建發展。
(二)借助“互聯網+”黨建工作平臺,完善考核監督制度。借助“互聯網+”黨建工作平臺,強化動態管理,考核進一步量化和細化,對學生黨員多方面的表現情況進行科學量化考核,完善黨員考核機制。在考核機制完善的條件下,獎罰分明,獎勵優秀黨員,處罰不合格黨員,嚴抓“入口”,暢通“出口”,使學生黨員明確自己的使命感和危機感,從而保持學生黨員組織的先進眭和純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