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基田
(南通市圖書館,江蘇 南通226007)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以下簡稱《公共圖書館法》)于2018年1月1日正式施行。該法不僅規定了“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應當具有專業知識與技能”,同時對公共圖書館業務運行、服務提供等提出了法定要求。圖書館學第五定律告訴我們“圖書館是一個生長著的有機體”,尤其在數字化、網絡化融合發展的智能信息時代,公共圖書館服務不斷向縱深方向發展,對圖書館服務轉型與功能重構、運行模式以及館員專業素養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挑戰。公共圖書館業務競賽對館員專業素養、圖書館業務運行以及服務都將產生哪些影響呢?為此,筆者對國內公共圖書館業務競賽開展的現狀進行了調研,共收集了14 個省級和19 個地市級的公共圖書館競賽數據,通過省際間數據比較,發現業務競賽對館員、圖書館業務運行及其服務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筆者通過CNKI 數據庫、百度搜索、微信查找等工具共收集了山東等14 省級和濰坊等19 地市級公共圖書館業務競賽數據,對數據進行制表分析,以便于進行橫向比較與縱向剖析。
根據筆者調查數據(見表1),省級公共圖書館業務競賽始于1986 年,舉辦地在山東。山東省也是迄今為止唯一堅持舉辦的省份。在舉辦場次方面,山東、江蘇、廣東等東部沿海省份較多,這與該區域的社會經濟和公共圖書館事業發達狀況有著必然的聯系。賽事在空間上具有廣泛性,時間上具有持續性。近20年舉辦公共圖書館業務競賽的省份明顯增多,地區日漸廣泛。賽事常態化日益凸顯,如江蘇省從2013年開始每兩年舉行一次、山東省一直延續著5年舉辦一屆。
山東、江蘇等省的地市為了迎接全省公共圖書館業務競賽紛紛舉辦地市級業務競賽,既可以加強業務培訓,提升館員專業素養,還可以為全省公共圖書館業務競賽遴選優秀選手。例如棗莊市在山東省首屆公共圖書館業務競賽中表現欠佳,為了提升全市館員水平和能力,提前一年舉辦了棗莊公共圖書館業務競賽,為第二屆全省公共圖書館業務競賽發現和儲備優秀選手。

表1 省級公共圖書館業務競賽概況
1.2.1 山東省地市級公共館競賽現狀概述
山東省是迄今為止,唯一堅持舉辦公共圖書館業務競賽的省,先后共舉辦了7屆公共圖書館業務競賽。在2018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以下簡稱《公共圖書館法》)實施后,山東省積極響應號召組織館員學習《公共圖書館法》,并且組織了《公共圖書館法》知識競賽。山東省歷來重視公共圖書館業務競賽和館員專業技能成長,在全省各地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濰坊、棗莊、煙臺等地紛紛舉辦市級公共圖書館業務競賽(詳見表2),加強館員業務知識和技能的培訓與考核。山東省采取了“培訓+地市”自行組隊的組賽方式,這更加有利于激發各地主觀能動性,積極組織預選賽。

表2 山東省地市級公共圖書館業務競賽概況
1.2.2 江蘇省地市級公共館競賽現狀概述
江蘇省是較早舉辦公共圖書館業務競賽的省市之一,是最早采用電子化競賽方式的省館。早在2005年江蘇省公共圖書館業務競賽就采取了計算機操作,還引來了山東省圖書館工作人員前往南京觀摩賽事。省級賽事的成功舉辦使得全省公共圖書館更加重視館員專業素養的提升,呈現出館員學習熱情高漲、業務培訓蔚然成風的良好勢頭。特別是2013年底江蘇省文化廳在發布競賽結果的同時,提出了“每兩年舉辦一次”業務競賽的常態化要求之后,各地學習業務新知識、新技能的氛圍更加濃烈。例如蘇州市在2014 年初制定的《2014 年蘇州市公共圖書館業務競賽活動方案》(詳見表3),這些都體現了省級公共圖書館業務競賽的影響力。

表3 江蘇省地市級公共圖書館業務競賽概況
1.2.3 其他地市級公共館競賽現狀概述
除了山東、江蘇兩省的地市級公共圖書館多次舉辦業務競賽之外,還有鞍山、銀川、呼倫貝爾等地市級城市均多次組織公共圖書館業務競賽。這些地區業務競賽深受省級賽事的影響,如鞍山市是為了遴選鞍山代表隊參賽全省公共圖書館業務競賽。同樣的,內蒙古的呼倫貝爾、陜西的銅川和寶雞,也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全省公共圖書館 業務競賽的影響(詳見表4)。

表4 其他地市級公共圖書館業務競賽概況
縱觀各地公共圖書館歷次業務競賽,競賽內容選擇廣泛且豐富。不僅有圖書館學基礎知識等專業理論,更有文獻分類與編目、信息檢索、圖書館計算機技術應用及其自動化管理、閱讀推廣活動策劃與案例分析等業務技能。如江蘇省在2013年內容選擇上既有公共圖書館基本原理及其資源建設與服務等基礎理論知識,也有文獻分類及編目、信息檢索等專業技能操作,充分展現了近40年來的公共圖書館業務實踐發展的需要。
隨著全民閱讀的推廣以及公眾信息素養的提升,重慶市公共圖書館業務競賽獨具一格地開展了繪本講讀、業務情景模擬等競賽項目。為了提高館員信息素養、提升圖書館網絡信息資源利用的水平,江蘇省于2005 年舉辦了公共圖書館網絡信息資源利用知識大賽。隨著《公共圖書館法》的頒布和實施,公共圖書館管理從經驗管理發展到科學管理與依法治館。各省市緊跟時代步伐,將《公共圖書館法》納入競賽內容。如2017年安徽省首屆公共圖書館聯盟業務技能大賽內容增添了公共文化政策法規等多項內容。山東為了宣傳、貫徹《公共圖書館法》,在公共圖書館業務競賽例行常規賽事之外,還于2018年增設了《公共圖書館法》知識競賽。
各省市競賽內容持續更新,緊跟時代發展和業務需要。無論從館員自身成長角度出發,還是從公共圖書館業務拓展和服務創新角度考量,內容上的與時俱進都對競賽發揮著積極作用,也是業務競賽的主要目的之一。山東省公共圖書館業務競賽內容變遷(詳見表5),彰顯了其與時俱進的內容品質。
據筆者收集的數據顯示,14 省級和17 地市級在賽事流程上均安排了筆試環節。如江蘇省2013年公共圖書館業務競賽包括初賽和決賽,初試以筆試的方式考查公共圖書館基本原理、資源建設與服務以及服務規范等內容,決賽采用上機答題的方式,分兩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上機專業知識筆試;第二個環節是分類、編目、信息檢索實際操作。各省市賽事形式多種多樣(詳見表6),還有采用網絡在線競賽形式的,例如吉林省和廣東省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通過網絡在線選拔參加復賽的選手。現場競答一般設有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簡答題等多種題型,形式上分為必答、搶答、風險題3種方式,且限制答題時間。

表5 山東省公共圖書館歷屆業務競賽內容

表6 國內公共圖書館業務競賽組織形式
參賽規模的大小,對館員參賽積極性及其專業素養的提升具有很強的導向作用,也影響著公共圖書館競賽的廣泛性和群眾性。江蘇省采用統一時間、不同地點舉行筆試的方式,確保了26%以上的館員參賽率(詳見表7)。這一組織方式讓業務競賽規模空前強大。在2015 年和2017 年兩次的全省業務競賽組織中,江蘇省館明確要求各館參賽人數不得低于從業人數的20%,還分別對各級公共圖書館分級,要求中層及以上干部達到參賽最低人數。但是,這兩次業務競賽只有筆試,且組織形式略顯單一。如何既確保較高的參賽率,又有更多樣化的競賽形式呢?這就需要不斷進行實踐探索。山東省采取各地市自行組隊參賽方式,每個代表隊4 人左右,各地市自行選拔館員組隊參加在濟南舉辦的預賽和決賽。在一定程度上,自行組隊參賽形式保證了預賽和決賽組織形式多樣化實施的可行性,但參與面明顯比江蘇省小,還受到各地市選拔標準不一的影響,如有的地市通過組織選拔賽產生,也有地市采取培訓考核產生,效度和信度都有待商榷。除了線下組織形式之外,還可以采用在線答題形式,但這種組織形式對題庫建設要求較高。如果網絡在線題庫只有客觀選擇題或判斷題,各個地市參賽館員選拔的偶然性就相對較大,不宜作為選手產生的唯一途徑。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江蘇省2013 年業務競賽較好地兼顧了組織形式和參賽規模,值得在業界推廣。參賽規模深受組織形式制約,組織形式各異,自然參賽規模大小不同。競賽參與度往往隨著規模增大而提高,反之亦然。
獎項設置是否科學,將會影響館員參賽積極性,關系到學習研究氛圍的營造、賽事可持續性及其常態化問題和對圖書館業界的影響力。各地不僅對參賽選手設置一、二、三等獎次,還對各館設置組織獎。如山東省充分發揮以賽促學的功用,不僅獎勵參賽者,還設有“優秀輔導獎”,以表彰和獎勵在培訓中辛勤付出的輔導員。
獎項設置不僅科學,還呈現出地域特色。重慶市獨具一格設立了特色決賽項目“繪本講讀”“情景模擬”,同時設有特色單項獎:繪本講讀優勝獎、情景模擬優勝獎(見表8)。2018 年,重慶市公共圖書館業務技能大賽決賽增添觀眾參與評價,由評委和觀眾共同評選最佳人氣獎、最佳風采獎、最佳口才獎等單項獎。這些特色鮮明的賽事設計和獎項設置,使業務競賽有料、有趣更有味,同時也促進了館員業務專長發揮,彰顯其個性特質。

表8 國內公共圖書館業務競賽獎項設置情況
公共圖書館業務競賽對館員專業素養、圖書館業務及其發展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業務競賽內容、形式創意、激勵效用等方面。如內容選擇是否滿足了館員專業成長需求、圖書館實踐需要、圖書館服務轉型提升等。在各省賽事籌備過程中,競賽的內容選擇應立足實際需求、科學精準地篩選,同時力求組織形式有創意,激勵效果顯著,這些都將有力地促進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關于圖書館的構成要素歷史上曾出現多種觀點,陶述先早在1929年提出“圖書館,其要素有三:書籍、館員與讀者”。隨后,杜定友在1932 年提出“圖書館有書、人、法三個要素”;劉國鈞先后提出“四要素說”和“五要素說”;1988 年,黃忠宗在《圖書館學導論》一書中指出“圖書館應有藏書、人(館)員、讀者、建筑和設備、技術方法、管理六個要素構成”[57]。圖書館構成無論是三要素,還是六要素,都有館員這個要素。在圖書館服務發揮作用中,圖書館的建筑物占5%,信息資料占15%,而圖書館員占75%[58]。由此可見,館員專業素養對圖書館服務及其發展起著非常重要作用。
業務競賽是館員專業素養提升的重要途徑,也是優化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方式。關于業務競賽對館員專業素養的提升,筆者在2019 年已發表題為《論業務競賽在圖書館員專業素養提升中的作用——以江蘇省公共圖書館為例》的文章[59],對公共圖書館業務競賽對館員專業素養的影響進行了系統論述,在此不再贅述。
業務競賽對館員具有激勵作用,主要體現在精神表彰和物質獎勵。國內公共圖書館業務競賽得到了省級或地市級文化主管部門的重視,由文化主管部門主辦并頒發榮譽證書。文化主管部門頒發的榮譽證書對于公共圖書館員具有很高職業榮譽感,對館員具有很強的精神激勵效用。在頒發榮譽證書的同時,大多數舉辦業務競賽的省市文化部門給予了一定的獎金作為物質獎勵。各級公共圖書館對于獲獎館員也有內部激勵措施,如江蘇省鹽城市圖書館對于獲獎館員優先年度評優、納入專業技術崗位晉升和職務任命考核體系,這些舉措對激勵館員都具有政策導向作用。
數字化、網絡化等信息技術高速迭代式發展,信息媒體融合顛覆式蛻變,正深刻影響著圖書館資源建設和服務模式,圖書館不再是唯一的社會知識源。處于外部環境急劇變革時期的圖書館,唯有創新、轉型與發展才能適應當下、迎接未來。圖書館的變革自然需要更新館員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去面對新時代業務運營的機遇和挑戰。
館員現階段儲備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很難勝任未來的業務需求。業務競賽可以提供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為圖書館服務尋找新舉措、探索新型服務模式,掃清認知誤區。當然,這需要業務競賽內容的選擇和形式的設計不斷適應圖書館業務運行需求,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隨著《公共圖書館法》的實施,公共圖書館迎來依法治館新時代。法治時代的公共圖書館如何提高用戶的黏性和忠誠度?抓住用戶痛點,提供精準優質服務。高速迭代的技術為我們提供更細粒度的知識計算和知識組織的現實可能,商業的知識付費為我們提出了知識服務模式的創新啟示。生產系統由勞動力、勞動工具、勞動對象3 個要素構成。在圖書館這一生產系統中,圖書館工作人員是勞動力,書架、書柜、計算機、復印機、電話、互聯網等是勞動工具,館藏資源屬于勞動對象[60]。雖然業務競賽考核主體是參賽館員,但內容涉及整個圖書館生產系統,緊跟圖書館發展需要的業務競賽具有知識和能力未來儲備作用,對圖書館發展影響深遠。通過調查數據發現,業務競賽內容涉及當前圖書館工作與研究的前沿主題,對圖書館事業發展具有引領作用。如2019年江蘇省有智慧圖書館、公共數字文化、全民閱讀等內容。近年來,公共圖書館服務活動化趨勢明顯,社會教育功能日趨彰顯,如2018 年重慶市有繪本講讀等活動演示環節,有利于公共圖書館提升閱讀推廣活動策劃、組織和實施水平。
公共圖書館業務競賽通過直接提升館員業務水平,進一步影響圖書館業務及其事業發展。其影響作用不僅取決于業務競賽的組織實施,還有賴于參賽館員的專業需求。總體而言,業務競賽的舉辦應堅持內容為本、創意為王、激勵為器、實踐為用的原則,使其朝著積極且有利于圖書館發展的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