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衛雙
(山東管理學院圖書館,山東 濟南250357)
自1998年北京市檔案館正式建立我國第一個檔案網站以來,我國檔案部門便開啟了檔案網站建設的熱潮,利用檔案網站這一平臺對傳統服務進行拓展和創新。經過20 余年的發展歷程,我國檔案網站數量已初具規模,網站建設水平逐漸提高,網站應用價值不斷提升。與此同時,學術界就檔案網站的應用和發展展開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眾多研究成果。如錢澄等[1]對2000—2011 年檔案網站研究論文的關鍵詞進行了詞頻統計并構建了高頻關鍵詞共現網絡圖,通過節點中心性分析和多維尺度分析方法指出了檔案網站的研究熱點和不足。宣蓮等[2]運用文獻調研法對1996—2016 年我國檔案網站研究的主要內容進行了總結和評析。為深入揭示當前我國檔案網站領域的研究熱點和發展態勢,筆者試圖采用共詞分析法,借助SPSS 軟件進行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梳理和解析檔案網站的研究主題,為該領域未來的研究方向提供數據支撐和理論支持。
為研究檔案網站理論的熱點和現狀,筆者以CNKI期刊數據庫中的核心期刊文獻和CSSCI期刊文獻為數據統計來源,時間不限,檢索日期為2018年11月10日,并以“檔案網站”為主題詞進行精確檢索,經人工排檢,剔除征稿通知、論壇講話等非學術性論文及不相關文獻,共得到有效期刊論文393篇,以此作為我國檔案網站研究的分析樣本。
筆者采用的主體研究方法為共詞分析法。共詞分析法是內容分析法的一種,主要原理是對一組詞兩兩統計其在同一篇文獻中出現的次數,以此為基礎進行聚類分析,從而反映這些詞之間的親疏關系,進而分析這些詞所代表的學科研究熱點、主題結構變化和轉移趨勢[3]。筆者主要運用Bi?comb2.0 和Excel 軟件,統計了我國檔案網站研究文獻的關鍵詞并構建高頻關鍵詞共詞、相關、相異矩陣,借助SPSS20.0 軟件進行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然后劃分聚類結果,確定不同的研究主題并進行解析。
筆者使用書目共現系統Bicomb2.0 提取文獻關鍵詞并進行詞頻統計,經過數據清洗,合并和剔除意思相近或無實際意義的詞,最終在393篇論文中共得到有效關鍵詞1412個。將這些關鍵詞按頻次降序排序,確定頻次≥5 的43 個高頻關鍵詞(如表1所示)。表1顯示,我國檔案網站研究圍繞“檔案網站”產生了“網站建設”“檔案信息資源”“檔案館”“檔案信息服務”“檔案信息化”“資源整合”“網站設計”等一系列關鍵詞,頻次越高,說明對其的研究越深入。隨著我國檔案信息化建設工作的全面開展和推進,檔案網站建設作為其中的重要內容逐漸成為檔案界乃至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檔案館作為服務性機構,在信息服務、資源整合、網站設計等方面面臨著巨大的考驗,檔案網站建設正推動著檔案館服務方式與手段的變革。

表1 我國檔案網站研究論文高頻關鍵詞
雖然高頻關鍵詞的頻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檔案網站領域的研究熱點,但不能反映這些主題詞之間的關系,也難以精確地概括該學科的研究熱點領域,需采用共詞分析法進一步挖掘關鍵詞之間的關系。筆者使用Bicomb2.0 軟件對我國檔案網站研究的43 個高頻關鍵詞兩兩統計,構建43*43的關鍵詞共詞矩陣,如表2所示。共詞矩陣為對稱矩陣,對角線上的數值表示該關鍵詞出現的總頻次,如“網站建設”在393篇文獻中共出現78 次,它與“檔案信息資源”在同一篇文獻中共同出現14次,與“檔案館”共同出現8次。
為消除關鍵詞頻次懸殊造成的影響,筆者引入Ochiia 系數[4]將共詞矩陣轉化為相關矩陣,用以反映高頻關鍵詞之間的實質性關聯程度。因相關矩陣中0 值較多,為進一步減小誤差,更好地進行后續的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用“1”減去相關矩陣中的各數值得到高頻關鍵詞相異矩陣,如表3 所示。相異矩陣中的數值在0-1 之間,數值越小,表示兩個關鍵詞之間的距離越近,關聯程度越強,反之其距離越遠,關聯程度越弱。

表2 我國檔案網站研究論文高頻關鍵詞共詞矩陣(部分)

表3 我國檔案網站研究論文高頻關鍵詞相異矩陣(部分)
因子分析是研究從變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統計技術,進行因子分析的目的就是用盡可能少的因子去描述眾多指標或要素之間的聯系,從而使相關問題研究更加深入透徹。筆者將相異矩陣導入到SPSS20.0軟件中,利用主成分法、協方差矩陣和最大方差法進行因子分析,并在“輸出”選項中選擇“碎石圖”,得到的碎石圖如圖1所示。根據因子分析理論,公共因子特征值>1 且因子解釋貢獻率必須達到全部信息的60%以上。結果表明有15 個因子被提取,其累積方差貢獻率為72.179%。也就是說,將檔案網站研究的43 個高頻關鍵詞劃分為15 個類別,就可以解釋該領域72.179%的信息。但15個類別過于分散,根據碎石圖可知,前7個因子曲線較陡,因此從高頻關鍵詞中提取7個因子較為合適,為聚類分析提供依據。

圖1 因子個數碎石圖
聚類分析是按照距離的遠近將眾多數據劃分為若干個類別,將距離較近的數據聚集起來,形成一個個概念相對獨立的類團,使得類團內數據的差異盡可能小,不同類團間的差異盡可能大。將檔案網站研究論文高頻關鍵詞相異矩陣導入SPSS20.0軟件中進行系統聚類分析,類間距的計算方法選擇組間聯接法,變量距離的測度方法選擇平方Euclid?ean 距離,標準化選擇全距從0 到1,生成聚類樹狀圖,如圖2所示。圖2將我國檔案網站研究熱點分為7類,分別為檔案網站建設現狀調查研究、高校檔案網站建設研究、檔案信息資源整合與組織、檔案網站評價、檔案網站設計與構建、檔案網站技術與服務、國外優秀檔案網站的分析與借鑒。

圖2 我國檔案網站研究論文高頻關鍵詞聚類結果樹狀圖
基于高頻關鍵詞的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并系統研讀和分析我國檔案網站研究領域的相關文獻,筆者對7個熱點研究主題進行詳細解析。
此熱點由“對策、問題、現狀、檔案網站、網站建設、調研、中國”等關鍵詞組成,主要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出發對檔案網站的建設情況展開了全面調研,并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研究步驟大致為“現狀調研—問題分析—對策建議”。宏觀角度方面,學者對檔案網站建設的整體狀況進行調研分析。微觀角度方面,學者對檔案網站建設的某項功能、服務或欄目展開調研,內容主要涉及對檔案網站的互動功能、在線服務功能、查閱功能、檢索功能、信息公開服務、咨詢服務、資源建設、信息化水平等的現狀調查與分析。衛軍朝對我國33個省級檔案網站的基本信息、網站信息資源與服務、業務建設功能等方面進行了調研,發現存在網站信息更新慢、網站信息資源建設的數量和質量有待加強、網站功能有待完善等問題[5]。劉帥偉等在對上海市17 個區縣檔案網站建設的基本情況、內容信息、功能與服務等方面進行調研的基礎上,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強網站的標準化建設、加強網站信息資源建設、完善網站服務功能等相應對策[6]。學者們通過系統、周密、詳實的調查分析,指出了檔案網站建設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并提出可行性建議,為未來檔案網站的建設與發展指明了方向。
此熱點由“檔案”“高?!薄皺n案館”“檔案信息化”等關鍵詞組成。高校檔案網站是高校師生了解檔案工作、查閱檔案信息、獲取檔案服務的重要平臺,在高校檔案信息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該主題研究主要集中于國內外高校檔案網站建設的對比、我國高校檔案網站建設的現狀、網站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等方面。邊文婧等從內容設置、檢索工具、網站形式3 個方面對哈佛大學檔案網站與北京大學檔案網站進行了對比分析,發現我國高校檔案網站建設與國外相比存在明顯差距,提出從樹立正確的功能定位、豐富網站信息容量、優化網站檢索工具、增強與用戶的交流功能等方面來加強我國高校檔案網站建設[7]。張曉等從內容建設、建設技術、網站的管理與維護方面分析了高校檔案網站建設存在的諸多問題,提出從加強網站內容建設、增強網站服務功能、建立高校檔案網站評價指標體系等方面來促進高校檔案網站建設的發展和完善[8]。
此熱點由“資源整合、綜合檔案館、檔案信息資源、網絡環境、資源開發”等關鍵詞組成,主要探討了在網絡環境、大數據、Web2.0等新環境與新技術背景下檔案網站信息資源的整合和組織問題。吳建華等在明確檔案網站信息資源范圍的基礎上對檔案網站信息資源整合和組織的內涵進行了深入探討,并將檔案網站信息資源整合和組織與傳統檔案管理工作進行了比較分析,認為檔案網站信息資源整合和組織是網絡環境下傳統檔案管理工作的有機融合和發展[9-10]。王斌等提出了跨庫整合方法、元數據庫方法、實體倉庫方法和信息抽取方法4種不同的檔案網站信息資源整合方法,并對檔案網站信息資源整合方案進行了設計[11]。金凡從面向信息資源、面向信息交流過程、面向信息用戶3 個角度對檔案網站資源整合模式展開了探討[12]。從現有文獻來看,該領域的研究成果不多,僅有十余篇文獻,且我國檔案網站在資源建設方面存在可用資源乏善可陳、資源深層開發不足等諸多問題,國內檔案界學者應加強對檔案網站資源建設的研究力度,從多個角度探討如何推動網絡環境下檔案網站資源建設的發展。
此熱點由“網站評估、網站集群、評價體系”等關鍵詞組成。對檔案網站進行客觀和科學的評價,可以全面了解檔案部門在網站建設方面的優勢和劣勢,從而有針對性地提高我國檔案網站建設水平。檔案網站評價在理論方面主要涉及評價對象及主體、評價方法、評價指標及指標體系的構建等內容。傅榮校等從檔案網站的宣傳、服務和交流三大功能角度出發,構建了一套檔案網站的三級評價指標體系[13]。陳玲霞等從感官體驗、交互體驗、情感體驗、瀏覽體驗和信任體驗5 個維度構建了檔案網站用戶體驗二級指標體系[14]。檔案網站評價在實踐方面主要是第三方評價機構或學者對省級檔案網站、市級檔案網站及地方檔案網站的測評和分析。中國人民大學檔案網站調查和測評項目組以我國省級檔案網站為測評對象,于2007年、2011年和2015年分別對測評對象的資源服務、業務建設和網站設計方面的建設情況進行了綜合測評。通過比較分析多期省級檔案網站的測評結果發現,近年來我國省級檔案網站的建設有了長足進步,在檔案信息建設、功能設置、網站設計、用戶滿意度、網站的規范與維護等方面都有了明顯提升。陳忠海等從內容建設、功能設置和規劃設計3個維度對中原經濟區部分地市的檔案網站建設情況進行了評估與分析,結果顯示,山西省的各省地市檔案網站建設已達合格或基本合格水平[15]。除此之外,河南、云南等省參照“地市級檔案網評估指標體系”對省內市級檔案網站的發展情況進行了評估分析,發現問題并提出優化建議。
此熱點由關鍵詞“定位、功能、網站設計、網站內容、國家檔案館”等組成。根據檔案網站建設的一般流程,可將該主題研究歸納為3 個研究熱點:一是網站的定位與功能。檔案網站建設首先應準確把握檔案網站的定位及其擬發揮的功能。檔案部門應根據政治、經濟、文化等宏觀環境和自身職能認真研究自己的網站定位,并根據網站運行狀況及工作目標和重點的變化,對網站定位不斷地加以改進和完善。檔案網站的功能是在對網站定位的基礎上提出的,一般應具備宣傳功能、服務功能、教育功能和交流功能。二是網站的規劃設計。學者通過對檔案網站的建站方案、入網程序、組網模式、視覺設計、域名規范、內容建構、組織架構等內容的探討來實現檔案網站的構建。三是網站的管理與維護,主要涉及網站的維護與更新、宣傳與推廣、安全管理等內容。檔案網站建立后,需要精心管理與維護才能為用戶提供及時、有效的服務,從而樹立網站的良好形象。
此熱點由“高校檔案館”“檔案編研”“服務”“資源建設”“Web2.0”“網站技術”“網站構建”等關鍵詞組成。該主題包含兩個研究熱點,一是新技術與新理念引入檔案網站建設的探討與實踐。隨著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用戶需求的不斷提升,檔案網站的發展遇到諸多挑戰,如何利用新技術和新理念為廣大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和更友好的交互方式成為網站建設過程中面臨的重要問題。學者主要探討了Web2.0技術與信息構建理論等新概念給檔案網站建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崔偉指出,Web2.0 技術在應用形式上會使檔案網站頁面更加豐富、服務功能更加多元,更重要的是,Web2.0 在實踐中重視提高網路用戶的使用意愿、參與意識和分享精神[16]。于淑麗將信息構建理論融入到檔案網站建設中,運用該理論對我國檔案網站的設計理念、導航系統、搜索系統、組織系統和標識系統進行了考察,結合檔案網站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信息構建理論對檔案網站建設的啟示[17]。二是檔案信息服務研究。檔案網站的開發與應用為檔案部門信息服務提供了新的模式與手段,在推動檔案部門服務創新的同時也引發了業界學者的廣泛探討,主要涉及服務質量、服務方式、服務策略、服務功能及服務模式構建等內容,這些研究有力地推動了檔案部門信息服務向智能化、個性化方向發展。
此熱點由“檔案利用”“檔案展覽”“特色”“美國NARA 網站”“美國”“檔案檢索”“檔案系統”等關鍵詞組成。在我國檔案網站建設的整體水平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有較大差距的背景下,通過分析國外優秀檔案網站的特色與優勢,可以為我國檔案網站建設的實踐提供參考和借鑒。祝潔對美國國家檔案與文件署(NARA)網站信息服務的現狀進行了考察和分析,發現其具有根據用戶職業分組提供服務、以功能強大的在線數據庫和豐富的資源為支撐、全面利用政府信息資源、強調用戶參與等特點,對我國檔案網站信息服務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18]。馮怡等從日本國立公文書館網站的設計、內容、檢索、互動功能和人性化服務等角度分析了該網站各方面的建設情況,提出我國檔案網站建設可借鑒其“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豐富的數字化館藏、強大的檢索功能等寶貴經驗[19]。張妍妍著重分析了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NAA)網站在檔案著錄和檢索方面建設的優勢。NAA網站采用多級著錄的方式,分別制定出數據庫結構、檔案信息內容、檔案結構形式等著錄標準來推進檔案著錄工作的標準化進程,并提供基礎檢索、高級檢索、人名檢索、照片檢索等多種檢索途徑來滿足用戶多方面的檢索需求[20]。
筆者以我國檔案網站研究論文的高頻關鍵詞為數據基礎,通過運用詞頻統計和共詞分析等方法對該領域研究熱點進行分析,發現我國檔案網站研究集中于現狀調查、高校檔案網站建設、資源建設、網站評價、網站設計與構建、網站技術與服務、國外優秀檔案網站的分析與借鑒7個方面??傮w來說,我國檔案網站研究存在如下問題:眾多研究成果側重于理論探討,而對于網站開發建設的實踐研究卻很少;研究力度不均衡,研究集中于現狀調查研究以及國外優秀檔案網站的分析與借鑒等方面,而在高校檔案網站建設、資源建設、網站評價、網站技術與服務等主題上研究內容不夠深入和細化;研究視野局限,缺乏對檔案網站建設過程中涉及的法律問題的研究;學科交叉研究較少。未來國內檔案界學者應繼續深化和擴展檔案網站理論與實踐研究,建立、健全檔案網站管理與維護的長效機制,不斷學習和借鑒其他國家或行業網站建設的先進經驗,根據用戶需求及實際需要不斷完善我國的檔案網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