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浩強 石開棋
摘 ?要:馬克思主義體育觀對現代的民族體育和球教學具有一定的理論導向作用。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對馬克思主義體育有關論述進行整理,同時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體育基礎理論相聯系,總結出馬克思主義對和球教學的影響。研究得出:在馬克思主義體育觀的視域下和球教學為取得進一步發展,必須進行自身理論體系的不斷創新和發展。因此,本文以和球教學為例,闡釋馬克思體育觀中的體育精神,深刻地理解馬克思主義體育觀對和球教學的影響。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 ?體育觀 ?視域 ?和球教學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6(c)-0076-02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of harmony UIB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sports view
SUN Haoqiang ?SHI Kaiqi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Province, 550001)
Abstract: The Marxist sports view has a certain theoretical guidance function to the modern national sports and the UIB teaching.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materials, the author sorts out the related treatise of Marxism sports, at the same time, it links Marxism theory with the basic theory of Chinese sports, and summarizes the influence of Marxism on the teaching of harmony ball. It is concluded that under the vision of Marxist sports view and UIB teaching, in order to achieve further development, we must carry out continuous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ur own theoretical system. Therefore, this article takes the teaching of Heqiu as an example to try to explain the spirit of sports in Marx's view of sports, and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Marxist sports on the teaching of UIB.
Key ?Words: Marxism; Sports view; Vision; UIB teaching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馬克思對體育的觀點逐漸被漠視,其次馬克思本身對體育的直接論述和著作相對較少。但是無論如何,馬克思都對當今體育教學的理論思想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思想對于體育教學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馬克思主義體育觀對現在的體育教學具有深遠的影響,因此,現代和球教學中人們要學會理解馬克思體育觀中的體育精神,嘗試著去全面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社會綜合性,否則無法深刻地理解馬克思主義體育觀對和球教學的影響。
1 ?馬克思主義體育觀思想內涵
馬克思主義體育觀念一直存在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體系中,馬克思的體育觀不是教條而是方法,是研究和球教學的出發點和供和球教學使用的方法。在和球教學中需要緊跟時代步伐,才能更好地將時代提出的問題解決好,這些關于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思想,構成了馬克思主義體育觀的基本內涵[1]。
1.1 馬克思主義體育觀之人的全面發展
職業體育還處于萌芽時期時,馬克思主義體育觀中有關人全面發展的看法就已經提出,1848年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提出了這一理論,文中指出“個人的全面發展是共產主義者所向往的”[2]。基于當時的社會現狀對于人全面發展的概念敘述有些狹隘,但這一概念的提出為以后的體育道路發展打下了良好的開端,突出培養人的全面發展及不能忽視體育的重要地位。當時的全面發展僅限于勞動力,也就是身體的發展同智力的發展相統一,源于當時的社會背景,馬克思提出了適應社會生產關系的人的全面發展學說,是我國的教育方針的理論基石。1957年,毛澤東同志提出教育者應在德育、體育、智育幾方面得到發展,后來江澤民同志的《七一講話》再一次肯定了人的全面發展學說,并根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情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觀點[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下我國體育教育的發展更要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切實為社會輸送全面的人才,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促進我國體質健康做出貢獻。
1.2 馬克思主義體育觀之人民性的理論
馬克思主義符合大眾需要理論,現代體育教育的普及也是為了滿足廣大學生的需要。馬克思主義將人民群眾作為推動歷史前進的偉大力量。馬克思主義人民性的理論同樣適用于體育教學,體育屬于全國人民的體育,而不是某個組織、某個人的體育,作為倡導大健康中國的現代體育教育,更應該將體育教學所針對的對象全面普及。隨著中國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學生群體是中國的根基群體,從大的層面來看,學生是社會前進的動力源泉,是改寫歷史的新生力量,是擔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使命的人[4]。盡管體育教育所針對的群體并不全是學生,但是目前來看,學生依舊占據主體地位,在馬克思主義體育觀之人民性的理論了解上可以得出,始終堅持體育是人民的體育,堅持促進人民幸福、堅持促進人民健康,不斷完善體育在人民群眾中的作用,全面發揮體育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對落實馬克思主義體育觀具有深遠意義。
2 ?馬克思主義體育觀下的和球教學
2.1 和球教學
和球的教學活動是教師或教練員與學生組成的雙邊活動,當然在和球教學活動中也存在著其他因素作為連接兩者的橋梁,它是和球運動得以實踐的重要渠道。和球的教學活動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增強學生實踐的活動,通過和球的教學,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的引導,在進行教學活動時要遵循遵循和球教學規律和各年齡段學生生長發育的規律,合理、科學地進行和球知識的學習和和球動作的練習,以發展學生的智力、體力、品德等文化素養。在和球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是在娛樂和玩耍中進行知識的傳授和接受,在和球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的和諧互動促使教學效果達成最佳,如果想要達成這種效果,則需要增強教師與學生對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的理解,否則只會使得整個教學過程中存在缺陷,使得對整個活動過程的流暢性產生影響,當過于強調活動過程中認識的作用,將會制約學生的能動作用。盲目強調實踐的作用,忽視認識的作用,這樣將導致和球教學的整體效果下降,甚至可能造成學生學習興趣缺失。因此,應在和球教學中深入貫徹馬克思體育觀,并增加學生和教師的互動性。
2.2 和球的“教”
在和球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占主體地位,教師在整個活動中除了引導和傳授和球知識,更重要的是融入學生之中參與到和球運動之中,一同探索和創新和球的知識。在馬克思體育觀影響下,和球教學過程中也需要注意學生參與的整體性及學生發展的全面性,在進行知識的傳授時不能忽視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及專業思想教育。體育教師是和球活動中學生的引路人,在和球教學活動中,既要讓學生學會和球技戰術動作,又要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勤奮刻苦和塑造良好的競爭意識。和球教學是一個積極培養人的全面發展的過程,又要在和球教學過程中突出創造性思維的運用,在和球教學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不斷創新和活化和球知識和文化,為學生以后的社會生活打好基礎。因此,和球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教”的意義深遠,在遵循體育教學規律的基礎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2.3 和球的“學”
學生是和球“學”的主體部分,現代的和球教學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性,學生會主動地去參與、去創造,在自己學習知識的同時也進一步地推動了和球運動的發展,目前學生與和球運動存在的主要矛盾是現有的身體素質與參與和球運動所需要素質的矛盾。從和球教學的目標來看,是促進學生的身體、心理、社會、道德的“四維度”的發展,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為以后進入社會發展需打好基礎,在學習中使學生明確自己擔任傳承和傳播中國優秀傳統體育文化的使命,同時通過和球運動樹立學生終生體育的意識,使其認識到當今社會健康的體質對于以后的學習、工作及促進國家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5]。在參與和球活動中增強其體質,又要擁有傳播民族體育文化的信念,不僅要成為和球活動的參與者,更要成為其傳播者。由此,把和球的“學”看作是學生身體、心理、社會、道德的“四維度”的全面提高的過程。
3 ?結語
馬克思主義體育觀是不斷發展和創新的理論,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體育觀始終站在時代的前沿。馬克思主義體育觀不是教條,而是探索和球教學的方法。由于不能將馬克思主義體育觀當作教義,所以在未來和球教學中需要不斷地進行體育觀的創新。在黨的帶領下,體育事業的發展正如雨后春筍蓬勃發展,在和球教學上緊隨黨的腳步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又要根據現代和球教學的具體內容進行不斷的創新,在堅持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從而使馬克思主義體育觀適用于和球教學。
參考文獻
[1] 江澤民.江澤民文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8-32.
[2] 陳曙光.論“每個人自由全面發展”[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2):22-33.
[3] 恩格斯.自然辯證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80-291.
[4] 樓俊超,徐獻杰.習近平關于體育工作重要論述的豐富內涵與重大意義[J].體育學刊,2019(3):1-7.
[5] 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8-16.
[6] 梁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育強國建設研究[D].吉林大學,2018.
[7] 欒淳鈺.馬克思主義生態觀與人民美好生活[N].光明日報,2019-05-23(5).
[8] 國際和球聯盟.和球運動[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