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誠
摘 ?要:游泳是一項極受歡迎的體育運動,但是很多少兒初學者都無法克服自身的恐水心理。本文首先對于少兒恐水心理中的問題的成因進行了分析,之后探討了一些可行的克服方法,尤其針對恐水癥學習者的練習方法進行了總結,如熟悉水性、轉移注意力、語言激勵及表象訓練法,除此之外,營造安全的游泳訓練環(huán)境的作用也十分重要,希望可以給相關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游泳教學 ?恐水癥 ?克服方法 ?游泳訓練
中圖分類號:G861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6(c)-0204-02
Discussion on the causes of the "fear of water" mentality in children's swimming teaching and the ways to overcome it
YU Cheng
(Zhejiang sport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Abstract: Swimming is a very popular sport,but many beginners cannot overcome their fear of water. This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causes of problems in children's fear of water, and then discusses some feasible ways to overcome them, especially the practice methods for learners of water phobia, such as familiarity with water, distraction, language motivation, and In addition to the image training method, the role of creating a safe swimming training environment is also very important. I hope that it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teaching work.
Key Words: Swimming teaching; Aquaphobia; Overcoming methods; Swimming training
游泳作為一種水中運動,其與陸上運動有著較大的區(qū)別。人在水中會受到水的壓力作用,致使呼呼困難,除此之外,在水中人體完全由水支撐,所以需要克服水的阻力才能運動。游泳時,人的呼吸節(jié)奏會明顯加快,運動節(jié)奏也與陸上有一定區(qū)別,上述原因都可能是造成恐水問題的成因,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克服。
1 ?常見恐水心理產(chǎn)生原因
1.1 身體姿勢的改變
人最適應、最舒適的體位為站立位,但游泳運動則是俯臥位或仰臥位,沿頭頂方向前進,這完全改變了陸上的習慣姿勢,同時與平地走動對比,游泳的運動軸與運動面、運動方向都發(fā)生了一定的改變。人體在陸地時,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都有一個支點,或可抓握的物品,但在水中則不然。人體密度與水體密度相近,所以在水波動作用下,人體是很難保持平衡的。加之水中沒有一個較為固定的支點、周圍也無可抓握的物體來穩(wěn)定身體,少兒學員經(jīng)常由于不習慣而產(chǎn)生恐懼心理[1]。
1.2 呼吸方式的改變
在普通的環(huán)境當中,人們是在一種無意識情況下,下意識地進行呼吸,而在水中則需要有意識地對呼吸進行調整,在學會游泳之前,人來到水中首先需要學會的是如何在水中漂浮起來,之后才會考慮如何避免嗆水,所以需要改變呼吸習慣用口呼吸。
1.3 社會影響作用
很多學員會從一些途徑中得知有人溺水事故,或在水旁得知他人溺水的情況,或家庭、學校給了學員以一些錯誤的誤導,從而對學員的心理狀態(tài)產(chǎn)生了負面影響,讓學生對水、游泳運動產(chǎn)生了一定的恐懼心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可能會受到個人因素影響,比如曾遭受過水災、溺水等情景,而在水中環(huán)境出現(xiàn)情景條件反射,產(chǎn)生焦慮情緒。
2 ?克服恐水心理的措施與方法
2.1 克服恐水心理的措施
第一,重視安全教育的普及,做好技術講解。在相關少兒心理學研究當中指出,教練員應當對于少年兒童的思想教育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尤其是通過安全教育來讓少兒形成自我保護意識與安全意識。在少兒游泳學員開始學習前,首先需要簡要介紹體育運動知識,其次要積極開展游泳安全教育,讓學員對于游泳活動的危險性有足夠的了解。
第二,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游泳時的呼吸方式與陸地環(huán)境的呼吸有很大區(qū)別,在水中需要采用口吸氣、鼻呼氣的方式,但是很多人并不能在初學期間很好地適應,所以就會產(chǎn)生恐懼心理。在呼吸方式的適應上,可以讓學員在自己家中應用水盆進行練習,有一定的練習成果后再來到水面練習。
第三,重視水性的練習。在游泳學習前,需要養(yǎng)成水性,并對水性有一定的熟悉,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讓學員學有所成。舉例來說,教練員可以應用戲水、玩水方式來對學員進行引導,從而消除恐懼感,讓學員趴在浮板上,用手滑行,或讓學員輪流進行水下蹲起,在淺水區(qū)域進行水下閉氣練習,或設置小游戲環(huán)節(jié)在水中尋找特定物品等[2]。
第四,營造愉悅的環(huán)境。環(huán)境因素對于學習者會在心理、生理上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過于嚴厲的教學方式對于少兒游泳初學者并不適用,所以如何讓學員產(chǎn)生學習興趣是教練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而愉悅學習環(huán)境的營造可以有效緩解緊張情緒,更為自然地投入到練習當中。
2.2 恐水癥少兒學員的練習方法
2.2.1 養(yǎng)成良好的水性
良好的水性是適應水中運動、消除恐水心理的重要手段。很多游泳學習者在初學階段都經(jīng)歷過怕水到喜水,再到駕水的適應過程,毫無疑問,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如何克服怕水,進入喜水階段。為此,教練員可以在訓練中加入一些游戲性項目,如打水仗、送傷員等。如讓已經(jīng)掌握較好水性的學員扮演溺水人員,由其他學員救出到安全地帶,在這個過程中,“傷員”可以對學員提供必要的建議,從而讓學員更快地掌握游泳要領,順利完成“救援”任務。
2.2.2 適當轉移學員的注意力
注意力的轉移對于學員來說極為重要,很多游泳初學者的學習與練習過程中,心理因素都起著主導作用,如果學員始終無法將注意力從對水的恐懼上轉移出去,那么是無法繼續(xù)開展練習的。在轉移注意力方法上,可以應用水中游戲的形式,將學員的注意力轉移到游戲的流程以及勝負的結果上,在潛移默化中練習水性。
2.2.3 表象訓練法
在心理訓練中,最常用的方式即為表象訓練法,其通過一定的暗示與誘導作用,在人的腦中反復想象某個動作、還原相應的運動情景,從而讓人體處于模擬運動的狀態(tài),可以有效地提高肌肉認知水平,強化學員的心理控制能力。在具體訓練過程中,可以首先向學員簡要介紹表象訓練法的要求與具體方法,再向學員進行標準動作演示,讓學員進行觀察學習、動作練習之后再進入表象訓練階段。表象訓練可以很好地讓學員掌握基本技術,形成正確的動作。
2.2.4 保障教學訓練環(huán)境的安全
在練習之初,為學員提供充足的保護措施是消除心理障礙、讓學員可以更安心地投入到訓練當中。在游泳訓練初期,教練需要在水中采取正確的方法對學員進行保護,進一步克服學員恐水心理,一方面這是一項避免安全事故的重要舉措,另一方面其更是對于其他學員的教育。教學是包括了教學與學習的雙向性質行為,讓學員在教練幫助下完成動作的練習,可以讓學員保持安全感,可以在無形中克服不安情緒,更專注地投入到練習當中[3]。
3 ?結語
在前文分析中不發(fā)現(xiàn),實際上少兒恐水心理大多是由多種因素共同造成的。所以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將重點放在熟悉水性上,讓學生對游泳過程中的呼吸方式有所了解,掌握正確的練習方式。
參考文獻
[1] 王大志.游泳初學者恐水心理的產(chǎn)生原因與克服方法[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1):100-101.
[2] 孫斐.游泳教學中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的探討[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1):95-96.
[3] 朱家宜.游泳教學訓練中學生恐水心理的成因及克服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7,7(5):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