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廷德

摘 要 廣西桂林市灌陽縣已種植超級稻多年,為了選擇適合灌陽縣種植的超級稻品種,引進7個超級稻新品種進行試驗對比。結果表明,Y兩優900、Y兩優916、野香優3號、Y兩優6號4個品種增產顯著,豐產性、適應性、穩定性、抗逆性表現優異,適合作為灌陽縣超級稻優先主推品種。
關鍵詞 超級稻;對比試驗;推廣;廣西灌陽縣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15.074
為了比較、鑒定引進廣西桂林市灌陽縣的超級稻新品種(組合)的豐產性、適應性、穩定性、抗逆性及其他重要特性,篩選出性狀優良、高產穩產的新品種作為灌陽縣超級稻主推品種,進行了試驗性研究。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田基本情況
試驗田選在廣西桂林市灌陽縣黃關鎮聯德村邵家田蔣人貴家責任田,田塊平整,光照充足,肥力水平中上等,前作為冬種紅花草,排灌方便,面積0.12 hm2。
1.2 參試品種
試驗共選擇7個品種(組合):Y兩優143、Y兩優8866、Y兩優6號、Y兩優916、野香優3號、深兩優5814和Y兩優900,分別用處理1~7表示。
1.3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7個小區,每個品種(組合)設1個小區,隨機排列,每個小區面積60 m2。
1.4 試驗方法
1.4.1 播種和育秧
浸種時進行種子消毒。根據參試品種的生育期和灌陽縣的氣候情況,確定播種期,在3月28日播種。均采取手插秧,育秧方式為半水濕潤育秧。
1.4.2 移栽
按照每667 m2插植1.25萬兜(20.00 cm×26.67 cm)的規格要求,所有7個品種按相同的插植規格和兜數,每兜插5苗,每667 m2插基本苗6.25萬苗以上,每個小區插基本苗5 625苗以上。四周設保護行,保護行不少于4行,插植對應小區品種。
1.4.3 栽培管理
1.4.3.1試驗田整理
在插植前20天,每667 m2施牛欄糞15擔(600 kg),均勻撒施后再翻犁、漚制。在插秧前3天按試驗設計基肥量撒施基肥再翻犁,實施“兩犁兩耙”整田,再以3 m起廂,溝寬40 cm,溝深15~20 cm。
1.4.3.2試驗田施肥方法
應按每667 m2產700 kg水平施用,即每667 m2總施N量14 kg,P2O5 6 kg,K2O 14 kg(N∶P∶K=2.0∶0.8∶2.0);相當于每667 m2用尿素30 kg(46%)、含磷量12%的過磷酸鈣肥50 kg、氯化鉀23 kg(60%)?;Y肥、穗粒肥比例為6∶4,基肥、蘗肥、穗粒肥比例為4∶2∶3
1.4.3.3病蟲害防治
重點防治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稻飛虱、稻叢卷葉螟和二化螟等。根據縣病蟲測報站的預測和實地調查,及時加以防治。
1.4.3.4試驗記載
試驗按照《水稻品種試驗技術規程》的記載標準進行觀察記載。小區產量為實割產量,按照曬干率折算單位面積產量,室內考種。
2 結果與分析
2.1 產量
從表1看,實際產量在487.58~713.97 kg,Y兩優900產量最高,Y兩優143產量最低;株高在96.72~105.15 cm,最高的是Y兩優916,最矮的是Y兩優6號;穗長在21.95~26.97 cm;最長的是Y兩優8866,最短的是野香優3號;每穗總粒數在128.8~238.2粒,最多的是Y兩優900(238.2粒),最少的是深兩優5814(128.8粒);結實率在78.5%~85.8%,最高是Y兩優8866(85.8%),結實率最低的是Y兩優900(78.5%);千粒質量在24.5~28.0 g,Y兩優8866最高,Y兩優900最低。7個品種植株均生長健壯,沒有發生倒伏現象;病蟲害防治及時,沒有造成為害。
2.2 生育期
7個品種生育期在135~141 d,最長的是Y兩優900,141 d;最短是野香優3號,135 d。
3 結論
Y兩優900在7個參試品種中產量最高,屬大穗多粒型品種,抗稻瘟病性表現不強,須注意預防用藥;Y兩優916在7個參試品種中產量排第2,屬大穗型品種,抗稻瘟病性表現不強,須注意預防用藥;野香優3號在7個參試品種中產量排第3,屬大穗型品種,著粒比較密,抗性表現好;Y兩優6號在7個參試品種中產量排第4,屬大穗型品種,著粒比較密,抗稻瘟病性表現不強,須注意預防用藥。這4個品種可作為灌陽縣超級稻主推品種。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