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圓
摘要:由于廣西瑤族民居與現代化的生活方式的碰撞,人們只關注現代建筑的實用性而忽視了更深層的問題,如對廣西傳統(tǒng)的民居的結構、瑤繡圖案的傳承、保護、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如何改造傳統(tǒng)民居結構,同時把瑤族圖案融入其中。廣西瑤繡圖案在重構和簡化后在建筑創(chuàng)作中的應用方法作為關注點。
關鍵詞:瑤繡圖案;民居;新材料;新技術
中圖分類號:TU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8-0179-02
一、廣西瑤族傳統(tǒng)民居的研究背景
1.十九大報告指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并提到“推動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強調“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由此可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受到國家高度重視。
2.廣西氣候多雨潮濕、山多地少、廣西瑤族居山自古就有依山就勢搭建的傳統(tǒng)民居和村落。
3.幸運的是,瑤族多數遠離城市,或在深山長期與世隔離,從而保存到今天。
4.雖然我同意讓部分村居富起來后,但我仍然認為村寨中的建筑開始使用磚混結構會對保護民居十分不利。
5.一方面,我同意旅游業(yè)對傳統(tǒng)建筑的沖擊,另一方面,我不確定是否必引起對傳統(tǒng)民居的改造和擴建,也有可能是純粹的拆除,那將是不可逆轉的損失。
6.年輕人在生活習慣上發(fā)生了變化,比起傳統(tǒng)民居,年輕人更偏向居住在現代鋼筋混凝土的房子,那么我們就需要重新審視傳統(tǒng)民居,做的使傳統(tǒng)民居必須適應現代生活需要,進行設計改進。但是現代建筑有以下的缺點:(1)和原本建筑群極不協(xié)調,破壞了瑤族傳統(tǒng)民居的整體性。(2)施工方法多是推平山地進行建造,破壞植被十分嚴重。
二、廣西瑤族傳統(tǒng)民居的概況
(一)傳統(tǒng)民居和村落分布的類型
1.山巔建村2.半山腰建村3.山腳溪畔建村
(二)廣西瑤族傳統(tǒng)民居的空間形式有以下四種
1.橫寬式:盤瑤支系更多屬此類。兩種類型:(1)一大間,以木柱分成四個部分,中間為大廳、左為臥房、屋后為洗澡間。(2)一進三大間、二進六大間作大廳臥室廚房
2.干欄式的樓居:布努瑤多為此類房屋。房屋形狀狹長、二進和三進,有門無窗,樓下養(yǎng)豬、牛、羊等家禽。樓上住人分正廳、臥室、廚房、雜物間。
3.曲線長廊式:高山盤瑤、山子瑤的多見。盤山而建,背靠高山、前臨陡坡、遠看似懸丁半空。進屋右側:分大廳、臥室、碓房、澡房。左側:谷倉、豬欄。
4.直線長廊式:金秀茶山瑤為代表。狹長式分廳堂、臥室、廚房。在主房外另建廁所、浴室、谷倉、豬圈等。
三、廣西瑤族圖案的研究
瑤族各分支,瑤繡圖案和傳統(tǒng)建筑雕刻彩繪的特點:
1.盤瑤:盤瑤服飾以黑衣、黑褲、白色紗條纏頭為標志,在服飾上常見的圖案有蝴蝶紋、樹枝紋、蜻蜒紋、太陽花紋、八角花紋。有幾何花紋、緣分花紋、玉米花紋、銀花紋等。圖案簡單而自然,線條簡潔、色調鮮艷。
2.茶山瑤:黑衣、黑褲、三根月牙形銀片頭飾。服飾刺繡萬字紋、菱形紋、人形紋等。自古生活丁深山。房屋深、門多、墻高、一道房門就是一道防線、高聳的屋墻成了易守難攻的壁壘。門檻上設有兩雕刻彩繪的矮門,大門屋檐下則畫有七彩畫卷、牛圖騰。
3.花藍瑤:女子黑色衣褲上帶刺繡紋,如水螞蝗紋、蛇皮花紋、蝴蝶花紋、花繡紋和片片花紋等。主要為紅、黃、白三色。男子服飾常繡鄉(xiāng)劍鞘紋、柏樹紋和龍頭紋等。花藍瑤的人們認為天地間萬物和人一樣,都有靈性,他們對天地、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彩虹、山川、河流、山神、祖先的崇拜。大自然的圖案在花藍瑤圖案題材中得到了極大發(fā)揮,動植,動物的皆為質樸化和幾何形體,這些圖案成為花藍瑤的普遍特色。
4.山子瑤:山子瑤服飾大體上比較紅艷,女服黑布上繡:紅色鳥紋、犬齒紋、菱形紋、人魚星紋等。男子常繡有鋸齒紋、菱形紋、手拉手人形紋。
5.坳瑤:深藍色服飾,刺繡有各種幾何圖案或花、蟲、鳥、獸花紋、八角菱紋、八角勾花。圖案以龍鳳紋、蝴蝶紋為主要內容。還有一些建筑雕刻彩繪常采用幾何抽象圖案以表達含蓄、用這樣神秘的方式,對“獵神”表達格外的崇敬,以萬頭為神的象征,供于大樹之下,表現一種內在的張力。瑤族圖案有著精確、成系列的幾何形體。所有圖案都反映出傳統(tǒng)圖案的藝術美感,帶著濃厚的詩意。
綜上,瑤族各個分支在藝術上一脈相承,并且融匯了廣西的地方因素,發(fā)展了注重抽象表現的瑤族圖案,圖案具有鮮明的個性,色彩華麗。保護和傳承是重中之重的,將傳統(tǒng)的廣西瑤族圖案在建筑設計中加以應用顯得由為重要。瑤族圖案的符號元素進行解構、重組再融入設計中使傳統(tǒng)與現代結合的建筑的誕生變成可能。
四、廣西瑤族傳統(tǒng)民居存在的問題
(一)防火、耐久和資源消耗問題
證據表明廣西瑤族傳統(tǒng)民居多為木結構,建房消耗大量樹林,不利于森林資源的保護。木材的特性是耐久性差、易受潮、易腐化變形、易受到蟲害、易發(fā)生火災。
(二)居民舒適度問題
廣西瑤族傳統(tǒng)民居以干欄式為例,任何熟悉干欄式建筑的人都會認同,上層住人,底層圈養(yǎng)牲畜,人畜共處,空氣阻隔往往不好,臭氣容易竄入居住區(qū),衛(wèi)生條件較差,影響居住者的心情。
(三)保溫、隔熱和采光問題
廣西瑤族傳統(tǒng)民居以干欄式為例,任何熟悉干欄式建筑的人都會認同,上層住人,底層圈養(yǎng)牲畜,人畜共處,空氣阻隔往往不好,臭氣容易竄入居住區(qū),衛(wèi)生條件較差,影響居住者的心情。
(四)內部空間問題
廣西瑤族傳統(tǒng)民居建筑空間偏小,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物質的極大豐富,電器、家居用品的購買,內部空間就顯得十分的擁擠。
五、非遺傳承下廣西瑤族圖案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一)對村民進行成果推廣
對當地村民進行成果推廣,使其認識到傳統(tǒng)民居的價值,如把其他地區(qū)的成功民宿、度假村、傳統(tǒng)手工藝品商店,網店案例告訴他們,用特色旅游給他們帶米收益,提高村民對傳統(tǒng)民居保護和改造的積極性。
(二)加強建筑技術的運用
設計中利用廣西的地理條件和氣候因素就地取村的優(yōu)點、利用日照和新材料發(fā)展的原則運用到建筑中,在傳統(tǒng)木構技術中利用新材料,以達到節(jié)能、環(huán)保、可循環(huán)利用的效果。
(三)改造建筑的結構、材料、采光、通風
從建筑結構、建筑材料(防火保濕型材料,可降解材料)、采光、通風、內部使用功能等方面進行改造,在完善正堂和臥室的照明、防寒、保暖后,優(yōu)化廚房和衛(wèi)生間的排水系統(tǒng)、改造大門和樓道的安全隱以達到適應現代民住需求。
傳統(tǒng)民居自然通風方式,在設計中可以保留底層架空,拉高坡屋頂,室內高度變高從而產生溫差,利于排出室內多余熱空氣,達到室內保持干爽。加大望外廊通風,增加室內外空氣的緩沖層,加強穿堂風,氣窗可采用現代推拉窗的設計,同時在坡屋頂上加天窗,多管齊下的改善采光和通風。
(四)瑤族圖案在建筑中的應用
瑤族圖案裝飾結合現代人的審美要求,保留廣西瑤族傳統(tǒng)民居的建筑結構特點與瑤族圖案進行簡化、歸納尋找相似點。將瑤族圖案加以概括和變形,形成新的設計語言,并將它運用到傳統(tǒng)民居中,形成新的建筑形式。
圖案中的紅、白、藍、黑……的搭配在新民居的設計中可以保留,在設計中加入新的材料米表現,大氣而富有現代感。即現代又耐看,使居住者有一種熟悉感和歸屬感。對圖案進行提煉,保留傳統(tǒng)元素,舍去價值較弱的部分。
六、結語
本文探索運用新材料,新工藝運用在瑤族民居的建造中,新的建筑要能吸收廣西瑤族的圖案之美、結構之美,保持傳統(tǒng)風貌并且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空間,提高居住的舒適度。瑤族圖案應用在建筑中成為了瑤族人民的精神沃土,于是,瑤族傳統(tǒng)圖案在建筑中的使用領域經歷了新的應用研究。
參考文獻:
[1]覃乃呂.廣西世居民族[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04.
[2]牛建農.廣西民居[M].北京:中國建筑出版社,2008.
[3]熊紅云.金秀瑤族服飾圖鑒[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