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浩
年初以來,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黑龍江省產權交易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交易集團”)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發揮專業平臺優勢,利用各板塊全流程線上操作優勢,為各類企業資源變現、資產增值、降本增效、復工發展保駕護航。2020年5月15日,交易集團所屬黑龍江聯合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的央企報廢設施拆除項目,經過270輪次激烈競價,最終以826.01萬元成交,增值603.5萬元,增值率高達271.22%。這是各業務板塊眾多項目的一個縮影。
線上辦公 永不落幕的“交易會”
疫情期間,交易集團利用“互聯網+平臺”的交易模式,制定了“線上咨詢、線上受理、線上發布、線上報名、線上競價、線上結算、線上監督”七位一體線上辦公方案,隔離病毒不隔離服務。居家辦公期間,工作質量、工作效率絲毫沒有降低,各業務板塊通過互聯網云端受理業務,發揚“白加黑”、“5+2”的工作精神,連續加班加點,放棄節假日與休息時間,為客戶提供不間斷優質服務,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黑龍江聯合產權交易所制定了“3分鐘響應工作模式”,即全體員工在正常工作時間內,時刻保持通訊暢通,針對客戶問題3分鐘內做出響應,通過微信、電話、視頻等形式為客戶答疑解惑、提供幫助。疫情期間,交易額逆勢上揚、不降反升。據中國產權協會統計,黑龍江聯合產權交易所今年第一季度交易額,在全國同行業排名位居第四,明顯高于往年同期水平。
黑龍江采購服務平臺建立了“2小時服務機制”,即采購企業提出采購需求后,2小時內完成業務受理、線上掛牌、公眾號推介。這一機制確保了采購項目當天上線、當天出結果、當天完成。既實現了各方零接觸,又確保企業采購規范、陽光、高效、有序運行。年初以來,共助推211個采購項目順利成交,為企業節約采購資金3483萬元,平均節資率3.48%,單個項目最高節資率達96.11%。
此外,交易集團所屬的哈爾濱股權交易中心、黑龍江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等板塊以遠程指導、網絡課堂、“云端”對接等模式服務全省各行各業。
定制服務 助力復產的“及時雨”
疫情給各行各業資產處置變現、資金支持帶來較大沖擊。一方面資產處置中決策報批、現場勘察、審計評估等工作難以推進,市場活躍度低迷。另一方面大部分中小微企業項目停擺,缺少資金來源。交易集團審時而動、勇于創新、敢于擔當,為各企業提供了針對疫情的定制化服務。
(一)工作前置,招商引資。針對企業資產處置變現推進不順暢的問題,交易集團各業務板塊積極靠前服務,提前通過官網、視頻直播、微信公眾號以及其它新媒體方式進行項目招商推介,廣泛征集投資方。充分利用投資方信息庫等資源,提前點對點對接意向客戶,使得企業資產入場掛牌即有多家意向方報名,保證了項目的成交率、競價率,也保證了資源變現效率。年初以來,共進行項目招商200余宗,成交181宗。
(二)云端指導,助農興農。黑龍江省是農業大省,疫情期間由于市場供應信息、交易、運輸等環節不流通不順暢,造成大量農產品滯銷。黑龍江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利用公眾號、官方網站等互聯網媒介為農民免費推介滯銷農產品,通過遠程指導,以O2O模式將優質農產品銷售到城市中,架起農村和城市的橋梁,解農民燃眉之急,共推介滯銷農產品總量達40余萬噸,服務農戶近千家。
(三)金融服務,紓困解難。針對根據目前中小微企業普遍資金緊缺、融資難等問題,交易集團各板塊積極創新金融服務模式,設立了金融服務專班,為企業擬定金融方案、尋找資金支持,通過提供一攬子的金融服務模式,注入金融“活水”,解決企業難題。
一是助力供應鏈金融業務。交易集團通過子企業與銀行、保險公司、擔保公司等機構合作,以供應鏈金融模式,圍繞應收賬款融資精準服務中小微企業。通過合作為企業增信、利用平臺保障交易背景真實性、協助銀行資金監管,從而促進銀企合作。
二是創新電子保函業務。交易集團創新開發了“電子保函”業務,支持以電子保函形式替代保證金。該業務模式一站式完成業務申請、保函開立及傳遞等全部操作,具備速度快、流程簡、可驗真、無接觸等核心優勢。該模式在采購服務平臺作為試點試運行后取得良好效果,減少了供應商的資金占用,節省了采購各方的時間成本,最大程度的減少防疫期間人員流動,年初以來,完成保函業務230余宗,累計減少資金占用近千萬元。該模式無論是疫情特殊時期還是今后日常工作都有較強的實際效用。
三是股權質押融資服務。交易集團所屬哈爾濱股權交易中心積極為有融資需求的企業提供股權質押融資服務。疫情期間迅速制定針對疫情的相關政策,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及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提供辦理股權登記托管及質押融資業務“綠色通道”服務,并減免相關服務費用,為企業找資金、尋項目、促發展,積極為企業提供股權質押融資服務,開通“綠色通道”,減免相關服務費用,共完成股權質押業務77筆,融資金額3.11億元。
四是投行化、市場化服務。交易集團從客戶需求角度出發,立足項目引進更多延伸服務,諸如為客戶定制化對接戰略合作伙伴、對接合作金融機構服務,以及咨詢策劃、投資分析、項目融資等一系列的投行化服務,以資本市場上金融經紀人的角色,助力企業快速走出疫情影響的陰霾期。
協同推進 服務發展的“排頭兵”
交易集團統籌規劃,深化板塊協同,降低疫情影響,僅僅圍繞“政府管理經濟的市場工具,優化資源配置的要素市場,落實源頭防腐的陽光平臺”三大職能定位,助力企業復工復產,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黑龍江聯合產權交易所促進國有資產快速流轉、高效配置;黑龍江陽光采購服務平臺黏合供需雙方,為采購企業滿足需求、降本增效;哈爾濱股權交易中心為各中小微企業尋找資金支持,提供金融助力,融資上市;黑龍江農村產權交易中心鏈接產銷,解決農民后顧之憂,服務三農、振興鄉村。
年初以來,黑龍江聯合產權交易所成交項目181宗、交易額9.96億元,其中廢舊物資處置方面,綜合增值率高達78.14%;采購服務平臺成交總額達9.659億元,助力企業節約采購成本總額3483萬元,綜合節資率3.48%,與各企業現已簽署的采購委托代理合同總額已達80億元;哈爾濱股權交易中心已審核辦理股權托管業務9筆、股權變更業務48筆、股權質押業務77筆,實現融資額3.11億元,圍繞黑龍江省“紫丁香計劃”,著力打造上市后備企業孵化培育中心,設立上海證券交易所資本市場服務黑龍江基地,為企業提供一站式、全方位、高效率的資本市場服務;黑龍江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在推介滯銷農產品助力全省13個地市980戶農民家庭的同時,加快農業相關資產處置,累計受理并完成掛牌項目411宗。
交易集團正在化危為機,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厚植線上交易優勢,打造交易、采購、融資“三位一體”發展新格局,聚集市場資源,拓展業務范圍,延長業務鏈條,擴大項目成交額,強身板、壯體量,積極融入黑龍江省發展戰略,服務國資國企改革,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助力黑龍江省“百大項目”建設,促進鄉村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幫助民營經濟、中小微企業融資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