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孟瑩



以北京市垂楊柳醫院對口支援西藏拉薩市堆龍德慶區人民醫院的實際案例為基礎,對具體工作內容做了較為全面的闡述,從精心籌劃、精細調研、精準幫扶、深化內涵四個方面,詳細介紹了醫院對口支援的工作經驗,并將工作成績予以展示。希望能夠對進一步完善各貧困地區對口支援的模式和方法起到借鑒作用,真正提升當地的醫療業務能力和水平,造福當地百姓。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排碧鄉十八洞村調研扶貧工作時,首次明確提出“精準扶貧”的概念,要求各地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在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等“六個精準”上想辦法、出實招、見真效。醫療對口支援作為精準扶貧的一項重要內容,旨在提升當地醫療救治能力,提升當地百姓的健康水平。
北京市垂楊柳醫院是朝陽區屬最大的一所綜合性醫院,一直以來都身先士卒、勇挑重擔,無論是2003年抗擊非典,還是2020年抗擊新冠疫情,無論是2008年奧運保障,還是2019年七十周年慶典,醫院都圓滿完成了黨和國家交給的任務。2016年,當醫院接到原國家衛生計生委、中組部等六部委組團式援藏指令后,克服種種困難,承接了為期五年的對口支援西藏拉薩市堆龍德慶區人民醫院任務。期間在各級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醫院統籌規劃,精準對接,開拓思路,探索創新,探索打造出了“三精一深化”的醫療援藏幫扶“垂醫模式”。
所謂“三精”,即精心籌劃、落實責任;精細調研、靶向定位;精準幫扶、能力提升;“一深化”,即深化內涵、資源整合。數據顯示,幫扶模式創新,爆發出巨大的生產力,僅用2年時間,北京市垂楊柳醫院就完成了援藏責任書要求的5年工作任務:建立了內科、外科、婦產科和兒科技術團隊,為當地培養了17名醫師;堆龍德慶區人民醫院門診量、住院人數年均增長超過8%,手術量年均增長超過60%。2017年,在我院對口支援工作開展的首年,即助力堆龍德慶區人民醫院成功晉升二級乙等醫院,比援藏任務要求整整提前3年。接下來,京藏兩家醫院開始將目光聚焦新一輪目標:對照要求,持續改進,力爭幫助堆龍德慶區人民醫院早日晉升二級甲等醫院,再創新輝煌。
一、精心籌劃,落實責任,真心實意做準備
在接受援藏任務之初,北京市垂楊柳醫院就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秉承著“京藏醫聯一家親”的思想,確立了對口支援工作原則:以上級文件要求為宗旨,以幫扶醫院需求為導向,以培養學科帶頭人學科建設為主線,全力完成各項支援任務。這也是北京市垂楊柳醫院完成各項政治任務的一貫要求和基準,要吃透文件精神,要踏實做到最好。
“援藏是公立醫院的責任和使命所在,要將堆龍德慶區人民醫院的事兒當作自己家的事兒一樣辦。”這是醫院領導對援藏工作的定位與要求,在此前提下,醫院各行政部門積極統籌協調,尤其醫務部門,組織技術骨干全方位對接堆龍德慶區人民醫院相關部門,對照援藏任務責任書,層層抓落實。醫務、護理、疾控院感等重點部門的專家更是多次進藏,調查走訪堆龍德慶區人民醫院相關部門和科室,深入查找問題,對接需求導向,精心部署,督促整改,為醫院各項業務開展、順利晉升二級醫院夯實了基礎。
北京市垂楊柳醫院的干部職工也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踴躍報名,積極支持國家倡導的精準扶貧任務,醫院結合堆龍德慶區人民醫院的實際業務需求,有針對性地遴選普外科、骨科、兒科等重點學科優秀骨干分批進藏(每批次對口支援一年時間),在當地醫院開展醫療業務工作。其中,普外科、骨科、護理部支援人員還被聘為堆龍德慶區人民醫院的副院長,參與并開展醫院管理方面的工作。在此基礎上,醫院也多次組織行政、臨床等專業主任級團隊,分批進藏指導受援醫院,從根本上提高了當地醫院的管理、科研、臨床技術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扶貧要精準。為了更好的完成任務,做到精準對接需求,同時激發我院員工的斗志和使命感,醫院領導更是身先士卒,先后6次入藏對接工作。可以說,我院對堆龍德慶區人民醫院的幫扶,絕不僅僅是以晉級為目的,追求的是更高層次的要求,即以晉級的各項要求為標準,切實提高受援醫院的醫療技術水平,進而提升其服務藏民的綜合能力,這也是垂醫人開展援藏工作的精神實質——要在當地建立起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二、精細調研,靶向定位,有針對性的做工作
2016年4月,北京市垂楊柳醫院組織的第一批專家團隊趕赴西藏,對堆龍德慶區人民醫院進行全方位調研。在這次被稱為“大會診”的調研中,專家團隊對堆龍德慶區人民醫院的醫療資源進行了深入摸底,明確了未來5年的工作目標,確立了重點培育靶向,并圍繞醫療人才梯隊、接診主要病種、外轉病例主要原因、醫院業務開展現狀等影響醫院發展的主要因素進行了研究分析。
掌握第一手資料后,雙方明確了“升二級”的總目標,并將總目標細化,明確為“四個一”,即每年帶出一支技術團隊,每年新增一個服務項目,每年解決一項醫療急需,每年突破一個薄弱環節的年度分目標,最終實現綜合能力提升、患者外轉率下降的目的。
2016年7月22日,第一批5人援藏醫生團隊抵達堆龍德慶區人民醫院,分別在普外科、兒科、婦產科、急診科及檢驗科進行為期一年的對口幫扶(醫療隊由朝陽區衛健委統籌、多家醫療機構的專家共同組成,北京市垂楊柳醫院牽頭總協調)。經過2年的不懈努力后,堆龍德慶區人民醫院的技術能力就提升很大一部分,已經能夠獨立開展腹腔鏡手術、婦科常見手術、陰道鏡及剖腹產手術,同時在醫療隊協助下,建立完善了普外科、兒科專業技術團隊,急診和手術室的接診能力也在不斷提升。
除醫療工作外,參與受援醫院管理也是幫扶工作的重要內容,一方面,醫療組在受援醫院協助完善各自專業科室的管理制度,優化工作流程,一方面,醫療組隊長在北京市垂楊柳醫院的強大后臺支持下(醫務、護理、人事、經管、醫保等多部門參與其中),更是協助堆龍德慶區人民醫院建立完善了績效考核制度,體現了“多勞多得、優勞優得”的機制,有效調動了全院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大大改善了員工們的精神面貌,使受援醫院的綜合管理水平取得了明顯提升。
三、精準幫扶,能力提升,目標明確效果好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變輸血為造血”,是醫療幫扶垂醫模式的重要內容,即將重點放在提升當地醫務人員的醫務能力和水平上。
醫院將其概括為“一推一拉、一帶一管”:一方面推選醫療團隊骨干進藏,拉動當地醫療水平;一方面接收藏區醫院年輕醫師進京學習,由醫院帶管進修,參與臨床、科研、管理等各方面工作,學成后返回原單位,在支援醫生的指導下開展新技術、新項目。通過這種傳幫帶的模式,突破了原來“醫療水平跟著支援醫生走”的窘境,換來的是受援醫院自身醫療水平的真正提高。
為最大化發揮對口支援的效果,醫院有意為之,讓各科室交錯安排進藏和進修人員。比如,針對堆龍德慶區人民醫院開展腹腔鏡技術需求,第一年派出普外科醫生進藏支援,為科室開展此項技術奠定基礎,同年接收該院普外科人員來京進修,提高自身醫生的個人技術能力和水平。在其結束進修回藏后,第二年又派出一名普外科醫生,在受援醫院繼續指導并鞏固該項技術的開展,做到了“扶上馬,送一程”,確保受援醫院能夠真正掌握并獨立運用最新技術,并且最大程度的確保了醫療安全。
在接收堆龍德慶區人民醫院醫務人員來京進修方面,醫院要求更加嚴格,院領導、科教科、臨床主任都非常的重視,免費安排食宿的同時,為他們購買專業書籍和筆記本,制定詳細的進修計劃,定期檢查學習筆記,每季度召開一次進修座談會,科主任手把手帶教操作,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盡量為其提供實踐的機會,大大提升了進修醫生的獨立操作能力。堆龍德慶區人民醫院對此深有感觸,院長澤多對選派醫生的成長變化如數家珍:最初的一年半時間里,普外科進修醫生,在實現學習計劃的基礎上,掌握了腹腔鏡下疝氣、膽囊、闌尾等手術,并能夠獨立操作,學習期間還發表了一篇論文。急診科進修醫生,熟練掌握了急診救治基本技能,清創、縫合等技術明顯提高。婦產科進修醫生,作為助手參與了300余例婦科和產科手術,并分別獨立完成剖宮產近30例……西藏醫生把在北京學習到的先進技術和治療理念,真真正正地應用到了藏民的醫療服務中。
四、深化內涵,資源整合,對口支援出佳績
隨著醫療援藏工作的進行,北京市垂楊柳醫院對上級提出的“組團式”幫扶也不斷有了新的思考和領悟,并且賦予其更深的內涵和更廣的含義。
組團的原義,是指由管理、臨床、醫技等不同專業人員共同組建一個醫療小組對口支援受援醫院,我院在此基礎上,首先實現了區域醫療機構的組團,即在朝陽區衛生計生委協調下,攜手北京市第一中西醫結合醫院、朝陽區婦幼保健院、朝陽區雙橋醫院以及垡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朝陽區屬4家醫療機構組團式支援西藏。第二,是在調研和工作開展過程中,實現了京藏兩地的組團,充分調動堆龍德慶區人民醫院內部積極性的同時,助力當地政府提升對堆龍德慶區人民醫院的重視和支持,協調區域資源,將堆龍德慶區人民醫院的戰略定位從二級提升到三級,為其爭取到硬件、軟件更大力度的支持,幫助受援醫院全方位成長。第三,就是不同支援方式的組團,醫院不定期組派專家團隊入藏開展業務指導,督促問題整改,組織大型義診、手術演示、病例討論等,對內提升了各項業務能力和水平,對外醫院收獲了知名度和美譽度,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要求,堆龍德慶區人民醫院5年內必須派出20人以上來京進修,全面提升綜合診療能力,現已接收其派來的3批共17名人員。
作為援藏任務牽頭單位和援藏醫生的“大后方”,垂楊柳醫院建立了“醫院—科室—醫生”交互的立體式溝通渠道,各臨床科室廣泛搭建遠程會診平臺,利用互聯網+,進行線上線下多元化交流。以援藏醫生為基點,發散式對接在京的各科專家,通過微信、電子郵件、網絡視頻連線、直播平臺等溝通手段,在信息往來上為遠程會診提供了更加直觀和快捷的途徑。在京的專家可以第一時間為遠在西藏的患者進行遠程會診,提供治療建議,還負責提供來京治療的各項服務。2017年12月,我院神經外科就通過這一方式,接診了專程進京治療巨大顱咽管瘤的西藏小朋友旦增曲珍,此事經媒體報道后,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極佳贊譽。
北京市垂楊柳醫院的援藏工作經驗,得到了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一致肯定和認可,曾多次參加對口支援專項大會交流,介紹經驗,傳道授業。在此,也希望將我院對口支援的經驗介紹給更多的人知曉,拋磚引玉,開拓啟迪,通過更多的創新與變通后,讓精準扶貧的種子遍地發芽,加快推進我國全面小康的進程,使得百姓們早日過上幸福生活。
(王娜/孟瑩:北京市垂楊柳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