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主要研究新媒體時代大眾黨史傳播途徑有關的內容,是借助于新媒體技術開展大眾黨史,構建以“人民群眾”為服務核心的黨史傳播途徑,符合大眾接受黨史的習慣,擴展大眾黨史落實的思路。應用新媒體技術全方位輻射大眾黨史傳播途徑建設,帶給大眾以更加獨特的黨史形式體驗,便于大眾主動接受黨史,且能夠起到促進大眾認同黨的執政和領導意識的發展。新媒體時代黨員干部的培訓落實更加多元化,能夠實現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體現對黨員干部黨史培訓傳播途徑的優勢。
關鍵詞:新媒體;大眾黨史;傳播途徑
由于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大眾黨史傳播活動更依賴于信息技術,同時體現了大眾黨史傳播的時代特點,既彰顯了新時代的理念,同時又提升了傳播效果。通過研究新媒體時代大眾黨史傳播相關的內容,立足于大眾黨史傳播的視角,豐富了大眾黨史傳播思路,同時又滿足了大眾黨史發展需要。且在完善大眾黨史傳播途徑的基礎上,健全新媒體時代大眾黨史傳播的體系,有效的提升大眾黨史傳播的效果。文章研究新媒體技術在大眾黨史中的具體應用,并分析大眾黨史發展的機遇,與時俱進的創新大眾黨史傳播途徑,發揮新媒體技術的作用。培養大眾黨史意識,并樹立黨的執政觀,給予黨員干部以更多的黨史培訓服務。借助于新媒體技術開展黨史培訓工作,促進黨史培訓服務的系統化發展與進步。
一、新媒體時代大眾黨史的機遇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使得黨政機關的工作以及各項活動的發展,對信息化新媒體技術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創新大眾黨史傳播方法,迎接大眾黨史挑戰的目的。積極掌握大眾黨史發展趨勢,探究了大眾黨史的未來發展方向。促進新媒體與大眾黨史的融合發展,構建大眾黨史傳播新途徑,對促進黨史傳播效率和效果發展是比較有利的,體現了大眾黨史的時代特色。
(一)思維方式的多元化
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能夠積極匯總整合各類信息,并對大量的資源進行篩選,促進更多的思維方式的融合,形成了多元化的思維形式,影響著現代社會人們的思想、價值觀。新媒體作為人類意識形態發展的產物,對大眾黨史可以通過新媒體技術傳播,并體現了良好傳播效果。新媒體技術具有廣泛的傳播效果,同時能夠有意識的滲透到大眾黨史中,能夠體現大眾黨史的時代特色。新媒體從不同的角度詮釋大眾黨史,通過潛意識的引導促進大眾認同黨史內容,并衍生出更多元化的大眾黨史發傳播方式。在思維方式上重組大眾黨史內容,樹立大眾黨史傳播的思想理念,引導大眾認同黨的歷史,開展大眾黨史,形成正確的大眾黨史觀念。所以,新媒體時代,大眾黨史傳播的方法和方式,以及大眾黨史內容更加豐富,促進人們對大眾黨史思維能力的發展,對大眾黨史的多視角、立體化傳播思維方式的發展與建設具有重要促進作用。新媒體本身的動態發展效應較好,對擴展大眾黨史思路,體現大眾黨史傳播多元化的輻射思維具有重要作用。
(二)大眾黨史傳播受眾廣泛
新媒體時代,媒體資源的便利性,大眾意識較高,對大眾黨史內容的接受能力較強。這對大眾黨史傳播而言,不僅起到了廣泛的傳播作用,同時能夠糾正大眾黨史誤區,同時促進大眾對黨史認知水平的發展。新媒體技術能夠有效的通過網絡傳播和發布,并達到深度傳播的效果。且大眾黨史傳播途徑更加多元化,可以通過視頻、圖片、文字、軟文等多種形式傳播,并借助于微信、APP等向群眾傳播,受眾可以根據個人的新媒體設備操作偏好瀏覽到大眾黨史內容,受眾可以自主宣傳閱讀大眾黨史篇章,自主接受大眾黨史內容。另外,新媒體時代,網絡平臺的普及應用,對大眾黨史的有效傳播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而且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能夠將黨史發展的歷程以及相關內容進行整合,并積極體現大眾黨史的社會地位。所以,新媒體技術在大眾黨史傳播中的應用,能夠擴大受眾服務面,增強受眾對黨史的接受效果,滿足大眾黨史傳播的需要。通過新媒體技術開展大眾黨史傳播工作,能夠促進受眾廣泛的接受大眾黨史,并形成良好的互動交流環境,對增進黨和人民群眾的溝通能力發展具有促進作用。大眾黨史傳播具有連續性和廣泛性特點,借助于新媒體技術能夠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及時將黨的思想和執政策略傳達并落實下來,大眾黨史傳播的過程中,進一步體現了大眾黨史實踐性效果,不局限于理論上的學習,更側重于各項實踐工作的落實,有助于促進大眾黨史傳播的可靠性發展,從而提高大眾黨史傳播效率。尤其是大眾黨史傳播對黨員干部的培訓形式創新,極大的提高了黨員干部接受黨史培訓的效率和效果。
(三)黨員干部培訓形式多元化
新媒體時代,黨員干部形式的多元化發展,能夠促進黨員廉政作風培訓工作的開展,并形成了黨員干部培訓新形式。通過新媒體平臺公布黨員干部的工作、行為以及相關信息,做好黨員干部監督工作,規范黨員干部的工作行為。同時加強黨員干部的黨史培訓,做好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提升大眾黨史傳播效果。借助于新媒體技術,能夠對黨員干部進行考核評估,開展定期評估工作,推動黨員干部培訓機制的創新與發展。及時關注黨員干部的黨史情況,包括黨員干部的培訓工作,以及黨員干部的精神狀態等。新媒體技術在黨員干部培訓中的應用,能夠促進黨員干部更好的接受黨史培訓,并在線上平臺中及時完成黨史考核工作,提升了黨史效果。補充了線下黨史的資源,賦予黨員干部培訓以更靈活的黨史方式。新媒體時代,黨員干部培訓不在局限于線下傳統模式,而是將實現了黨員干部黨史培訓的線上發展,應用網絡整合黨史資源,及時傳播黨內的思想,提升黨員干部培訓的效率,體現大眾黨史傳播途徑創新的優勢,滿足大眾黨史傳播發展的需要。
二、新媒體時代大眾黨史傳播途徑
(一)構建權威媒體平臺
通過構建權威媒體平臺,開展大眾黨史,并起到大眾媒體傳播效果。以直接快速有效的方式,促進大眾黨史媒體傳播效果的發展。權威媒體平臺大眾黨史內容更加豐富且具有針對性,能夠通過專業化的網站宣傳推廣,向不同文化層次和社會層次的群眾進行黨史宣傳展示大眾黨史權威網站的優勢。并結合各級主辦單位的具體工作特點,整合黨史資料進行發布,并在主流媒體網站中有意識的剖析重大歷史事件。尤其是大眾黨史發展歷程、相關的學術研究成果等。將權威媒體平臺作為大眾黨史傳播的有效途徑,既可以讓群眾感受到媒體傳播的新鮮感,同時又可以增強黨史的輕松愉快氛圍,形成大眾主動參與的良好局面。所以,新媒體技術開創了大眾黨史的心途徑,是黨史傳播的有效途徑之一。構建權威媒體平臺,能夠增強大眾黨史的權威性效果,帶給大眾以更加多元化的黨史體驗,潛移默化的提升大眾的黨史意識,并樹立大眾的民族團結精神以及堅決支持黨的領導的意識,對提升群眾的認知以及對黨的領導的認同感,強化黨的統一領導等具有良好效果。也就是說新媒體時代,大眾黨史突破了傳統媒體的局限性,黨史傳播效果更好,黨史傳播能力更強,更容易獲得大眾的支持。且在權威媒體平臺中開放群眾參與窗口,強化人民群眾對黨的了解,直接參與到黨的執政管理工作中來,拉近了黨員干部與人民群眾的距離,能夠充分體現大眾黨史傳播的作用。
(二)加快技術和人才的投入
新媒體技術與大眾黨史傳播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加快信息類技術人才的引入,并加大新媒體技術的投入,能夠及時補充大眾黨史人才和資源。高素質的人才能夠為大眾黨史傳播開發新媒體環境,促使大眾黨史工作的順利開展,確保大眾黨史能夠在正確的思想和價值觀引導下,科學的應用網絡資源,掌握大眾黨史的主動權。完成大眾黨史傳播工作,同時調整大眾黨史傳播規劃,最大程度的利用新媒體資源,形成大眾與新媒體平臺之間的良性互動。同時強化技術人才的培訓,對新媒體技術人才和管理人員進行定期培訓,推動大眾黨史的新媒體平臺建設,發揮新媒體平臺黨史網絡陣地作用。強化大眾黨史思想及,有助于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并促進群眾樹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能夠全面提高社會的媒體資源利用效果。因此,新媒體技術對促進大眾黨史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且體現了大眾黨史的與時俱進創新能力,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大眾黨史媒體平臺。而且新媒體技術具有較強的包容性,支持黨員干部的培訓工作,對黨員干部的工作開展以及監督工作的落實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加快新媒體技術的引入和內部專業人才的培養,能夠全面提升黨員干部落實黨的方針政策效果和效率。
(三)構建新媒體為核心的融媒體傳播途徑
將大眾黨史傳播與新媒體和傳統媒體資源融合,突出了新媒體的核心地位,繼而實現了大眾黨史傳播途徑的多元化發展。融媒體主要是結合傳統媒體的優勢,將新媒體技術作為大眾黨史的重要陣地,形成大眾黨史融合效果。將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技術結合,能夠有效的整合大眾黨史資源,更好的實踐大眾黨史活動,促使大眾黨史的穩定推進。同時融媒體是以廣大群眾為中心,開展大眾黨史工作,將人民群眾作為大眾黨史的落腳點。大眾作為黨史的主動接受者,促使新媒體根據大眾的習慣和接受能力及個人意愿等開展黨史。融媒體實現了大眾黨史資源傳播的優勢互補,將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技術結合整合資源,成為大眾黨史主動接受的黨史新形式。將融媒體作為未來大眾黨史的主流傳播途徑,能夠進一步體現大眾黨史的深入性和廣泛性,能夠及時有效的推動大眾黨史工作的順利開展。所以,構建以新媒體為核心的融媒體大眾黨史傳播途徑,更容易吸引大眾的眼球,帶給大眾以更新穎的黨史傳播途徑,符合大眾接受黨史的習慣,能夠起到大眾黨史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構建新媒體為核心的融媒體傳播途徑,為黨員干部的黨內培訓工作以及廉政建設等提供了重要保障,有效監督黨員干部工作行為,并糾正黨員干部思想上的誤區和偏差。確保黨執政的穩定,并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政策,對促進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展以及社會和諧進步具有重要影響。
三、結語
文章主要研究了新媒體時代大眾黨史傳播途徑創新的有關內容,是在完善傳統傳播途徑的基礎上,發揮新媒體技術的作用,促進大眾黨史多元化傳播。既要達到大眾黨史的目的,同時又滿足了人民群眾對黨史的需要,增強大眾對黨的執政能力的認知度,確保大眾黨史傳播更加高效。且與時俱進的創新大眾黨史傳播途徑,建設以新媒體技術為核心的融媒體傳播途徑,能夠及時有效的促進大眾黨史工作的完善,形成大眾黨史的合力,對提高民族凝聚力,彰顯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發揮新媒體傳播途徑廣泛,大眾黨史傳播效率高的作用,引導大眾主動參與到黨史互動中來,應用大眾普遍能夠接受的黨史形式和內容,吸引大眾的注意力,同時達到大眾主動接受黨史的目標。與此同時,通過新媒體技術平臺開展黨員干部的廉政工作作風以及明確黨的執政理念培訓工作,有效提高了黨員干部工作落實效率,并發揮新媒體平臺和資源的監督作用。因此,新媒體時代大眾黨史傳播途徑的創新發展,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更加需要人才和技術的作用,能夠充分發揮各方的作用,共同促進大眾黨史傳播,增強大眾黨史傳播意識。
參考文獻
[1] 馬瑞豐.黨建工作中的黨史及現實意義探索[J].農村.農業.農民(B版),2020(06):52.
[2] 王炳輝.找準切入點加強中學(職)生的黨史[J].福建學院學報,2020,21(05):6-8.
[3] 王強.信息化背景下黨史特色品牌的樹立傳播——以淄博黨史為例[J].黨史博采(下),2020(05):63-64.
[4] 張茜,高圣男,李燕妮.新媒體時代大眾黨史傳播途徑淺析[J].新聞前哨,2019(01):52-53.
[5] 盛芮.大眾媒體視域下中共黨史路徑新探[J].今傳媒,2014,22(07):146-147.
作者簡介:林云山(1985- ),男,廣東英德人,本科,初級,研究方向:黨史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