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醫療損害糾紛 《侵權責任法》 仲裁制度 《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條例》
作者簡介:李康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在職人員高級課程研修班學員。
中圖分類號:D920.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7.193
近年來人們對于醫療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然而醫療損害糾紛卻呈現出上升的趨勢,使用《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條例》《侵權責任法》是對醫療損害責任進行鑒定的有效法律。但因為醫學的專業性,以及法官也不懂醫學,所以在發生醫療損害之后,對于醫療機構的過錯、因果關系以及過錯參與度的認定,都要通過鑒定來解決。可以說,鑒定是醫療案件中最為關鍵的環節,這是醫療案件最大的特點,也是醫療案件專業、復雜的主要原因所在。合理認定鑒定方式,科學劃定賠償標準,并通過不必要檢查的規范、細化來提高執行的指導能力十分重要。對相關問題進行法律探討,不僅有利于提高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抗風險能力,還可以建立起完善的責任保險經驗,從而使得侵權責任機制化、常態化。
《侵權責任法》《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條例》頒布以來就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討論,但是在實際的執行層面,仍有不細致之處。對于相關的醫療問題進行細致的探討,不僅可以補足《侵權責任法》在鑒定過程當中存在的法律空白和交叉,還可以為實際的醫療干預行為提供法律指導,從而提高醫療機構的抗風險能力,并保護患者的實際權益。
首先,對醫療損害糾紛進行科學處理,可以保障醫療機構提供的醫療干預行為合理、有效。保障公共福利和健康,提高醫療行為的合法性與合理性。其次,對醫療損害糾紛進行法律處理,可以降低醫療企業承擔的風險,并保護患者的實際權益,鑒定其中的侵權行為,避免由于醫務人員操作的緊急避險行為,認定為侵害,而損傷醫療機構的利益。最后,應用法律途徑處理醫療損害糾紛,可以對社會風氣進行科學的引導。為受侵害的患者提供有效的救濟渠道和法律路徑,補償其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失,從而拓展醫療損害責任鑒定的渠道,科學保護受害者的權益。
(一)提升法律執行性與可操作性
1.同時關注現實與發展。對現有的《侵權責任法》《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條例》進行調整,不僅可以解決現實的需要問題,還有利于促進我國法律的調整。一方面,要關注《侵權責任法》鑒定的適用場景問題,從2016年到2019年或得到的數據顯示,這三年內醫療糾紛數量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平均增長率超過15%,一些醫療機構每年發生的醫療糾紛數量從2016年的不足50起,發展到2019年的超過80起。僅2018年一年,全國的醫療糾紛數量已經超過二百萬。醫務人員的人身安全在這些醫療糾紛里受到了嚴重的侵害,70%以上的醫務人員在醫療糾紛當中被罵過,20%以上的醫務人員被患者動手打過。只有關注現實問題,才能夠真正提高《侵權責任法》的執行性和可操作性,拓展醫療糾紛救濟的渠道,并增加《侵權責任法》的法律適用條款,避免醫療糾紛造成社會穩定性受侵害。從發展的層面來看,提高《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條例》的執行性,需要面向未來,關注法律條款發展的長期性,只有傳統法學界普遍承認醫療糾紛處理法律的有效機制,才能夠真正對《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條例》的發展進行可行性的探討,設立基本的司法規則,拓展醫療糾紛法的應用范圍。
2.充分進行《侵權責任法》鑒定的借鑒。我國在醫療糾紛處理方面起步比較晚,經過30多年的發展,對于醫療傷害糾紛處理已經形成了適應我國國情的一套法律體系,但是仍然要借鑒其他國家法律的優勢和應用經驗。
(1) 在鑒定態度上以及法律的正當性和爭議性上,醫療糾紛責任鑒定可以借鑒污染排放和生態開發等法律的管理,既要滿足國家和社會層面的需求,也要滿足公民層面的需求,考慮到社會的正當性以及醫療介入醫療干預行為的目的性。從風險原則角度來看,醫療糾紛在現代科技支撐之下數量不斷增多,這也涉及到現代科技應用的正義性和正當性的問題。科技本身是雙刃劍,在使用的過程當中也會造成一定的人身傷害和生態破壞,這與《環境保護法》的立法條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侵權責任鑒定的過程當中,要根據無過錯責任原則、因果關系間接反正原則,對《侵權責任法》當中的執行細節進行鑒定。
(2) 完善司法鑒定程序。例如借鑒美國采取的流程:委托司法鑒定。第一次開庭,醫患雙方提交病歷材料,法官委托司法鑒定,同時選擇司法鑒定機構;司法鑒定機構的選擇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共同選擇一家司法鑒定機構;第二種方式是雙方當事人沒有達成一致意見,通過搖號的方式隨機選取一家鑒定機構。
3.充分考慮醫療損害糾紛處理的特殊性。醫療損害糾紛處理可以借鑒環境侵權規則處理體系,將其納入到特殊侵權處理模式當中,特別對待。在實際案例處理的過程當中,《侵權責任法》對于醫療糾紛損害處理的主體,納入到了特殊處理的主體范圍當中,對侵權主體進行相應的調整,通過法律理論和法律體系的不斷健全,目前,《侵權責任法》已經對立法層面主體層面進行了相應的范圍調整。例如第58條規定:醫務人員應遵守特殊注意事項,對于未遵守特意事項造成患者損害的,應遵循推定醫療機構過錯。這種推定過錯原則符合現代民法框架,有助于擴大醫療糾紛傷害處理的調整范圍,可以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科學性和發展性。在實際處理的過程當中,還要充分考慮到醫療糾紛主體的責任,尊重這種損害的特殊性地位。消除部分分歧,使得案例處理充分對醫療損害侵權責任的特殊性主體,進行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