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吊銷營業執照 注銷登記 公司監管
作者簡介:張丙瑞,天津王玉鵬律師事務所律師,南開大學法學院同等學力申碩研修班在讀學員。
中圖分類號:D920.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7.195
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多年,市場經濟蓬勃發展,公司作為市場經濟中重要的參與主體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公司作為法人,其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自成立時產生,到終止時消滅。公司營業執照是其重要的身份認證,我國公司法規定營業執照簽發的日期是公司成立日期,但對于公司消滅及消滅日期未明確規定,結合公司登記管理相關規定來理解,公司注銷代表公司的消滅。實際情況中,往往是創業者設立公司時是捧著一顆心來,若公司解散或不經營時卻草草收場,常顯得是虎頭蛇尾,怠于完成注銷登記。長此以往,影響到了市場秩序、浪費了社會資源。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對加快完善市場主體退出制度高度重視。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議明確,要健全優勝劣汰的市場退出機制。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企業優勝劣汰。目前正在探索,部分省份采取吊銷清理,即對于長期停業未經營的公司采取吊銷營業執照的措施,促進公司被動退出市場。
筆者受上文所述的社會背景啟發,基于我國現行法律規定,對在經濟活動中出現公司營業執照被吊銷情形時的法律要點進行分析。
縱觀《公司法》《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價格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公司登記管理條例》《工商總局、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清理長期停業未經營企業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等法律法規,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的法定事由主要有以下情形:
1.公司設立登記時提交虛假材料或采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情節嚴重的。
2.擅自改變主要登記事項,不按規定辦理變更登記,情節嚴重的。
3.公司的經營范圍涉及法律、行政法規或國務院決定規定的須經批準的項目,未經批準擅自從事相關經營活動,情節嚴重的。
4.偽造、涂改、出租、出借、轉讓營業執照,情節嚴重的。
5.公司設立后未開業或自行連續停業,超過6個月的。
6. 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情節嚴重的。
7.質量監督部門進行監督抽查的產品質量不合格的,整頓期滿后經復查產品質量仍不合格的。
8.以公司名義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嚴重違法行為的。
9.公司生產、銷售的產品不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不能保障消費者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情節嚴重的。
10.生產、銷售的產品系國家明令淘汰的或明令淘汰并停止銷售的,情節嚴重的。
11.在產品中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或者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情節嚴重的。
12.銷售失效、變質的產品,情節嚴重的。
13.偽造產品產地的,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廠名、廠址的,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情節嚴重的。
14.拒絕接受依法進行的產品質量監督檢查的,情節特別嚴重的。
15.經營者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的,情節嚴重的,可以吊銷營業執照。
1.不得繼續從事經營活動。被吊銷營業執照的公司,應當解散、清算、辦理注銷登記。若仍繼續從事經營活動,則屬于無照經營。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有權予以取締和沒收違法所得。若觸犯刑法,公司及負責人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2.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的信息記載于全國工商行政管理系統,施行跨區域聯合監管。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建有全國黑牌企業數據庫,數據包括企業吊銷原因(違法事實)、吊銷依據、吊銷日期和吊銷機關,以及吊銷的企業是否注銷等信息。數據庫中全部信息在全國工商管理系統共享,部分信息予以公示。
3.公司信用被認定為嚴重失信,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可以發布吊銷公告,并受到工商部門加強監管。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企業實行信用分類,被吊銷營業執照的企業將被認定為D級,即嚴重失信,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可以發布吊銷公告,有權采取加強后延監管措施。例如:
第一,案后回查,對被吊銷營業執照的公司檢查是否已停止經營活動、是否進行清算。
第二,被吊銷營業執照的公司的關聯部門和公司也采取監管措施:
(1)對被吊銷營業執照的公司所設立的分支機構,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有權責令該分支機構停止經營活動并依法辦理注銷登記。
(2)對被吊銷營業執照的公司投資的相關企業,市場監管部門有權責令限期辦理變更登記。
以上措施的目的是督促被吊銷營業執照公司進行清算。
第三,對被吊銷營業執照的公司的關聯人員的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1)對吊銷營業執照負有清算義務的投資人,在未履行清算義務的情況下,市場監管部門可以限制其對外投資。
(2)被吊銷營業執照的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若其對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負有個人責任的,自該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之日起3年內,該法定代表人不得擔任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4.被吊銷營業執照的企業在稅務系統中顯示納稅狀態為非正常注銷,該企業不能使用發票。其他企業知道或應當知道是非法取得或者廢止的發票而受讓的,稅務機關將對其處以罰款。
法律明確規定了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后應及時進行清算、申請注銷登記。對于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后恢復的問題,法律法規未明確規定。從法理上進行分析:
行政機關吊銷企業營業執照的行為性質是行政處罰。行政處罰作出后非經法定程序不得改變。根據《行政訴訟法》,撤銷、變更行政處罰決定,需經行政復議機關決定或經行政訴訟程序由人民法院判決。
綜上理解,非經行政復議機關決定、人民法院判決變更或撤銷行政處罰決定的,企業被吊銷營業執照后不能恢復。
另,在實踐中企業登記機關曾經出現過企業被吊銷營業執照后可以恢復的情形,但該情形僅是針對于企業未按規定年檢而導致吊銷營業執照的情況,自2014年我國已取消企業年檢制度,目前這種情形已經不存在。
為了便于表述,我們成為將簽訂合同的雙方稱為甲公司和乙公司。
1.關于合同的效力。根據法律規定、最高人民法院批復,企業在注銷登記前法人資格存續。在合同內容未違反法律強制性性規定的前提下,甲公司與乙公司訂立合同,合同訂立之后乙公司被吊銷了營業執照,但其尚未辦理注銷登記手續,則合同有效;若訂立合同的行為發生時乙公司已經注銷登記了,但簽訂合同過程中簽訂者未披露該事實的,使甲公司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該合同效力為可變更、可撤銷。甲公司若主張撤銷合同,需在知道或應當知道該企業營業執照被吊銷之日起1年內,向法院或仲裁機構請求。法院判決或者仲裁機構裁定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若甲公司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
2.關于合同的履行。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的合同有效,在合同履行期間乙公司營業執照被吊銷,若合同約定雙方同時履行或者甲公司在后履行,則甲公司視對方的履行情況履行合同義務或者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若按照合同約定甲公司應在先履行:甲公司尚未履行的,可以向乙公司行使不安抗辯權,即提出因對方存在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情形中止履行,要求該企業在合理期限內提供擔保,逾期不提供擔保的,可以解除合同;若甲公司已經履行合同,則應盡快進行主張權利、實現債權。
3.關于協商或訴訟的對象。若乙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但尚未辦理注銷,甲公司可與乙公司接洽,因公司成立清算組的,與清算組接洽。
若乙公司已辦理注銷,若未清算即注銷的,甲公司可以向乙公司的股東、發起人或者出資人主張;若經清算注銷的,甲公司的債權被遺漏的,需視具體情況,向乙公司注銷時債務承擔承諾人、原企業股東、清算組主張。
綜上,一方面公司設立后應依法經營,若解散或不再經營,應及時申請注銷登記。另一方面,公司從事經營活動時,對擬簽訂合同的公司,需全面考察其經營狀況,若簽訂合同后對方出現營業執照被吊銷,則對方不能繼續從事經營活動,存在不能全面履行合同的風險,及時協商,解除或終止合同,已經履行的及時主張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