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忠誠教育 司法院校 涉警
基金項目:吉林省教育科學研究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司法院校涉警專業人才培養中融入忠誠教育的課程改革研究+課題批準號:GH19458;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在涉警類專業人才培養中融入忠誠教育途徑研究--以司法警察類院校研究為例+課題編號:JGJX2019D637。
作者簡介:王姝麗,吉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監獄警察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刑法學、刑罰執行。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7.251
為應對當前日益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需要始終確保國家機器的忠誠度,在司法院校涉警類專業人才培養中深化忠誠教育?;诖?,對于在司法院校涉警類專業人才培養中融入忠誠教育的課程改革的探究也有著重要意義。
(一)辦學定位
司法院校涉警類專業的辦學定位是為滿足社會發展及區域服務需要,從自身的實際辦學條件出發,依照可持續發展原則,明確院校的發展方向、發展目標與戰略。司法院校涉警類專業與研究型和學術型的高校不同,更偏重于技能型、實踐性、應用型的職業教育。司法高校涉警專業屬于行業辦學性質,優先為系統和行業培養高級的應用型專業人才,也為社會發展與區域經濟建設培養高素質的法律專業人才。司法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要始終堅持服務基層與社會,依托政法,面向行業的服務以及強警重特、特色優先、警字立校的特色以及實干、實用、實際的人才培養目標。
(二)培養內容與培養方向
司法院校涉警類專業開展的是行業教育,主要為戒毒、監獄部門培養專業型人才。戒毒與監獄人民警察是政法行業中的特殊職業,戒毒、監獄人民警察將教育者、管理者與執法者匯集一身,具有強制性教育性、法律性和政治性特點。司法院校涉警專業開展的課程,要培養學生健康的身心素質、良好的職業道德、嚴明的組織紀律以及堅定的政治信仰;與此同時,需要保證學生掌握并了解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能夠熟練運用經濟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以及法學等相關知識開展偵查、心理矯治、教育改造等活動;結合實際工作任務和職業特點,司法院校涉警專業需要完善課程結構和種類。政,即是政治素質,警察、監獄是國家暴力機關的重要組成元素,是實行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條件;因此,司法院校涉警專業的學生務必建立堅定的政治信念,努力成為政治合格的優秀人才。法指的是法治,執法者需要具備正確的法治理念和完善的法學理論,公正司法,嚴格執法,帶頭守法。警指的是警察的專業技能,需要有強健的體魄、嚴明的紀律、良好的品質,養成作風戰斗化、思想革命化、生活軍事化的優良作風。文是人文知識,需要具備扎實的文化理論知識和人文素質,政法工作的開展,尤其是戒毒與監獄工作需要具備極強的專業技能和理論知識。與此同時,司法院校涉警專業的學生需要注重自身的實務技能訓練,從實戰出發開展大規模的實物訓練,確保自身能夠掌握充足的實戰技能,提高自身的崗位適應能力。
(三)人才管理特點
司法院校是政法屬性的全日制院校,強警重特、特色優先、警字立校的特色使得司法院校涉警專業的學生管理方式較為特別,按照內強素質、外塑形象的基本要求,借助軍政訓練、開會、上課列隊、比賽等方式規范學生的著裝和日常行為,塑造學生的良好形象,借助武裝負重越野、夜間緊急集合、擒敵技術大賽、射擊比賽、散打比賽等方式培養學生的職業特點,增強學生的技能和本領,鍛煉學生戰無不勝、機制靈活、勇往無前、不懼犧牲、不畏艱難、剛毅沉著的意志品質,實行嚴格的生活管理制度,將警務管理始終貫徹于院校的教學過程當中,借助嚴格要求、嚴格紀律、嚴格訓練,嚴格教育達到內務標準化、生活制度化、作風戰斗化、思想革命化的司法院校特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正規化與職業化是公安工作的關鍵,在開展相關工作中,需遵循對黨忠誠服務人民、紀律嚴明。公正執法的原則。因此,司法院校需要全面安排、統籌涉警專業的忠誠教育課程,緊跟時代發展腳步,積極創新忠誠教育形式和內容。根據現階段我國司法院校的實際教育情況,司法院校涉警類專業雖然將忠誠教育充分融入到課程教育當中,但還是以補充傳統教學思政教育為主,并沒有充分發揮忠誠教育課程的作用。與此同時,理論知識占據了忠誠教育課程上的較大比例,并沒有充分結合專業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相應的課程評價與考核工作,使得部分忠誠教育課程流于形式,學生對課程存在應付心理,嚴重影響忠誠教育課程的教學效果。此外,司法院校涉警類專業的相關忠誠教育課程并沒有充分引入互聯網技術,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以及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得學生容易受到多種價值觀的影響,干擾學生的認知和思想;而拓展忠誠教育課程場景能夠有效減少多種價值文化對學生產生的思想誤導。借助忠誠教育課程能夠使得師生獲得較為明確的價值判斷體系。對于上述現象,公安司法類院校需要在司法院校涉警類專業的教學活動中重視正規化、專業化和職業化建設,始終貫徹為人民服務的原則,堅持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四個基本目標,積極探索涉警類專業教學活動中忠誠教育課程的教學策略、方法及途徑,確保能為社會和地方持續輸送具備高專業、高素質的綜合性涉警專業人才。
(一)明確教學目標
中共中央立足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實際情況,直面法治建設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明確了依法治國的工作要求、基本原則、總體目標以及指導思想,從加強黨的領導,推進法治隊伍建設,促進全民守法、公正司法,嚴格執法、科學立法等方面做出了部署。其中推進法治隊伍建設表明各大司法涉警院校要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建立高素質、職業化、專業化、正規化的法治隊伍,培養出了解并堅持中國特色法治體系的人才及后備力量。司法院校涉警類專業應牢記使命,勇敢擔當,創新忠誠教育理念,深入學習并貫徹黨的指示精神;依照黨中央的部署,堅持德育為先、立德樹人的導向,遵循職業教育規律,改革中成教育課程,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出高素養的政法人才。
(二)把握忠誠教學主線
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是國內職業教育的原則。司法院校涉警類專業主要為行政司法系統培養干警,需要畢業生能夠迅速適應崗位需求。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應以職業警察能力為培養主線并在其中深入忠誠教育,建立增強職業能力,符合社會需要的忠誠教育課程結構。將忠誠教育與職業能力和專業理論知識培訓相結合,在確保職業技能訓練有效開展的前提下貫徹忠誠教育。全方位分析政法干警的職業角色,總結歸納監獄、戒毒崗位職責,進而轉化為人才培養目標,充分結合實踐與專業教學,優化并重組忠誠教育課程內容。在教學活動內容與課程設計中,為學生創造有利環境,突出教學實訓的重要地位[1]。
(三)將傳統文化與忠誠教育相結合
在建立司法警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充分結合我國傳統文化美德增強司法警察的職業素養和道德準則。核心價值觀能夠高度統一司法警察的政治價值、社會價值、法治價值以及個人修養,充分契合傳統文化的忠誠理念、家國精神、民本思想、法治精神以及愛國主義。在新形勢下,在司法院向涉警類專業的忠誠教育課程中融入傳統文化能夠起到積極作用。司法院校涉警類專業教學活動所面對的廣大學生都具有相對成熟的價值判斷能力和自我認知能力。因此,在對學生的責任擔當、人格修養以及價值取向的培養階段應充分借助我國傳統文化力量。在鞏固黨的執政地位與維護區域社會安定的工作當中。公安政法人員是力量核心,涉警人員需要具有相應的政治素養以及社會責任感?;诖?,在司法院校涉警類專業的教學實踐活動當中,應將我國傳統文化的憂患意識充分融入忠誠教育課程當中,增強司法院校涉警類專業學生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向學生傳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愛精神,向學生傳授憂國憂民的家國情精神,引導涉警類學生建立極強的崗位責任感與社會責任感,充分展現出涉司法干警敢于擔當的優秀品質[2]。此外,我國傳統文化對于個人修養的培養也需要在忠誠教育課程中有所展現,比如傳統文化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能夠有要用于當前階段。我國正處于產業升級、產業結構調整以及社會轉型的關鍵階段。在此期間,司法院校的涉警類學生會遇到諸多文化的沖擊,良好的自律意識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涉警類專業學生隨波逐流,防止其誤入歧途。司法院校的涉警類專業學生應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堅守思想理念,牢記初心,不忘使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并增強自身信心。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司法院校是國家暴力機關的重要部分,而國家暴力機關等國家機器是維護黨的執政與區域地方安定的重要部分。司法院校是黨與國家事業的基石,應牢記習總書記對司法院校的十六字要求,嚴明紀律、公正執法、服務人民、對黨忠誠,堅決貫徹政治建校、政治建警的原則,將優秀教師的培養工作放在首要地位,加強對一線教師的關懷力度,加強司法院校工會的紐帶作用,推動司法院校師德師風的建設工作,有效落實上級指示精神,使得教師一線教師能夠充分發揮自身作用,將先進的思想政治理念傳播給學生[3]。同時,始終不忘加強黨對司法院校教育工作的領導,進而全方位提高忠誠教育效果。與此同時,在教師的培訓方面要格外重視,借助外聘、引進、培訓等方法盡可能在短時間內建立起高素質的司法院校涉警類專業忠誠教育課程的教學隊伍,重視教師的實踐能力,定期將在編教師安排到戒毒、監獄等單位進行實習調研,到高級別的院校深造學習,通過單位培訓、輪崗進修、定期外訪。部門掛職等方式培養教師的綜合素養,增強其開展忠誠教育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完善教師忠誠教育理論體系,并提升一線教師的教學業務水準[4]。與此同時,司法院效應聘請基層一線技術與管理人員到學院兼職任教,充分發揮其經驗作用,加強司法院校與基層的聯系與溝通,開拓特色科研項目,將實訓教學技能課程與師資隊伍進行有效結合并聯動發展,進而增強忠誠教育課程的教學效果。同時也可聘請社會上忠誠教育領域的學者、教授及專家定期到校指導、交流和講學,提升院校忠誠教育教師的業務水準,打造出優秀的忠誠教育教學隊伍。
綜上所述,在我國經濟產業結構升級、調整及社會轉型期間,各類事件伴隨互聯網技術的擴展會影響學生的思想和認知。通過明確教學目標,把握忠誠教育教學主線,將傳統文化與忠誠教育相融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司法院校設計類專業忠誠教育課程的改革效果。
參考文獻:
[1]王麗.基于治本安全觀視角的司法警官類院校實踐教學新模式的研究思路——以江西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刑執專業運用的“現場教學法”為例[J].教師,2019(20):112-113.
[2]周立民.司法警官職業院校戒毒專業建設回顧與思考[J].遼寧警察學院學報,2020,22(2):123-128.
[3]周翔宇.夯實新時代司法警官職業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三個著力點芻議[J].法制博覽,2019(36):273-274.
[4]宋申.司法警官職業院校監督體系的構建研究與司法警官職業院校監督體系建設[J].法制博覽,2018(2):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