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芹改
摘要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高新技術企業成為了當今社會經濟的主流,國家給予其高度重視。近幾年,高新技術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成長起來。以北京市為例,截至2019年,有2萬多家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存在內部管理不規范、資金預算不合理等問題,嚴重制約了其快速發展。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發展的手段,是指企業以戰略目標為導向,對未來一定期間的經營活動和相應的財務結果進行全面預測和籌劃,科學合理地配置企業各項財務和非財務資源的重要管理手段,獲得了很多企業的應用,并在高新技術企業內部管理中得到推行。但是由于發展時間短,在應用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仍不完善。本文分析高新技術企業以及全面預算管理的概念,通過對高新技術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結合實際,提出完善高新技術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策略,以期提高高新技術企業的內部管理能力和風險應對能力,從而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關鍵詞 高新技術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問題;對策
一、引言
高新技術企業具有高風險、高回報、不確定性較強等特點。全面預算管理作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起源于對風險的有效管控,對高新技術企業來講,能夠制定規劃與計劃。企業通過全面預算提供總的行動計劃,為單位管理者的決策指引方向、提供標準,便于溝通與協調、考核與評價,通過控制與監督功能發現新的增長點和風險點,及時修正。企業根據預算指標科學制定績效與評估機制,通過多種方式獎勵、激勵員工,從而提高員工工作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和運營能力,促進企業的發展戰略目標變為現實。然而在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內,全面預算管理的應用環境還比較薄弱,全面預算體系不健全,在編制、執行、控制的過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針對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找出對策并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高新技術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性
(一)全面預算管理的含義
全面預算管理是指以企業戰略為導向,通過預算的形式規范企業的目標和經濟活動的過程,使企業的各項資源得到科學合理的配置,要求全方位、全過程、全員參與預算編制、執行和考評,通過定期和動態的考核,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合理保證企業目標的實現,提升企業運行效率,從而促進企業落實發展戰略。正如美國著名管理學家戴維·奧利所指出的那樣,全面預算管理是為數不多的幾個能把組織的所有關鍵問題融于一個體系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
(二)全面預算管理對高新技術企業的意義和作用
高新技術企業是新能源、制造、材料、空間技術、農業、資源與環境等領域內利用核心技術與創新組織開展的研發活動,通過研發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實現技術成果轉化,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高新技術企業具有高投入、高技術人才密集、高創新性、高成長性、高收益、高風險等特點,全面預算為其保駕護行,通過全面預算可以化解高新技術企業的高風險性,實現高收益。
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實施內部控制、預防風險的重要手段和措施。高新技術企業合理配備研發人員、資金和設備,保證研發資源的使用效率,避免研發資源浪費的情況發生,可以使研發成本可控,減少研發舞弊和研發失敗。項目研發成果是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核心與關鍵,對其進行控制可以提高企業未來的市場地位與競爭力。全面預算的制定和實施,就是把企業目標不斷量化,和自身所處的經營環境與擁有的資源相結合。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實現發展戰略和年度經營目標的有效方法和工具,能夠將企業的資金流、人力流、信息流、實物流、業務流相融合,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經濟效益,實現制約和激勵。
三、高新技術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全面預算管理意識不強
預算管理在很多企業中被認為是財務人員的專屬,并非所有的部門都會參與,企業預算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能有效保證預算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企業的預算管理體系不完備,預算管理目標設定不準確,難以保證企業的經營活動按照既定的預算目標開展,預算目標不能順利實現。企業領導者的內部控制意識和行為是關鍵,而企業上至董事長、下至員工都沒有樹立全面預算的理念。企業一般是有計劃、沒有預算,業務部門未參與其中,業務與財務相分離,戰略難以落實,未實現全員參與,也未開展培訓工作。還有的認為由于面臨的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強,情況非常復雜,所以沒有辦法對管理作出有價值的預測。
(二)全面預算管理沒有覆蓋全部業務范圍
企業只重視銷售環節,把銷售作為企業的龍頭,企業按戰區劃分銷售市場,戰區下設事業部,對每個事業部根據內部人力資源和外部市場情況預估銷量,按完成任務的標準來進行績效考核,而企業的生產并未納入預算的范疇,沒有跟上銷售的步伐。企業的供、產、銷脫節,造成訂單增多,產能跟不上,大量欠貨,對企業營銷造成巨大的影響。好多客戶因為收不到貨而退單,從而影響了公司的戰略。成本預算不健全,銷售人員一味考慮拿業績,未考慮成本,結果產品賣得越多,虧得也越多,缺少制衡性。
(三)預算管理體系不健全
企業缺乏完整的管理體系,就會導致預算管理執行缺乏科學性,相對應的全面預算管理最終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無法保證全面預算真的落實到了具體部門和相關人員,權責無法統一。全面預算管理制度不健全,就不能保證預算目標的實現。現在的企業往往存在內部管理不完善的情況,導致預算管理不能全面實施,缺乏權威的組織體系。
(四)研發投入預算管理不到位
高新技術企業中,研究與開發戰略是發展的重中之重,科技的不斷發展,要求新產品和新技術的革新速度加快,研究與開發周而復始地在企業生產經營中不斷進行、不斷創新。如果研發預算管理不善,投入不夠,就會導致技術更新不及時,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而盲目進行研發投入,則可能導致研發成本過高,研發的投入和產出不匹配,進而影響企業的正常運轉。研發投入預算過于簡單、不科學是很多高新技術企業面臨的普遍問題,只有簡單的財務數據而沒有非財務指標,在編制的方法上采用單一構成的定期預算,而高新技術企業本身在研發項目上就存在不確定和不標準的特點。如果預算編制方法過于單一,不細分各項研發的支出費用,就沒有辦法達到對研發費用的動態管理要求,使得高新技術企業的管理過于形式化,無法把控企業在研發費用上的預算。
例如某公司研發部門草草地給了財務幾個數據,未對研發投入可行性論證報告,進行分項預算、立項報告,帶來的經濟效應、社會效應不詳盡,沒有根據企業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及時進行調整,沒有運用SWOT模型對企業內外環境進行分析,只是每年機械地套用以前年度的數據,這樣的預算形同虛設。研發費用管理采用定期預算管理時,在編制研發費用預算的過程中,將一整個年度的研發費用總額431萬劃分為:企業的員工工資80萬元、生產直接投入220萬元、車間設備調試10萬元、研發設備86萬元、咨詢費用25萬元以及各種管理費用10萬元。至此發現,這家企業并沒有按項目實施階段進行細分,這樣不便于研發預算管理后期工作的具體開展。又如某企業研發部門云服務平臺未納入預算,研發部申請采購資金遇到困難,造成數據不準確,影響研發進度,帶來財務研發費用的歸集、核算、稅收等一系列問題。
四、加強高新技術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措施
(一)更新全面預算管理理念
管理者是企業全面預算有效執行的關鍵,需要轉變觀念意識、重視內控、重視全面預算。企業負責人要帶頭執行,變被動為主動,開展全員培訓。第一,注重培養公司員工全員參與的意識,調動全體員工參與預算管理的積極性。公司的預算管理不僅需要管理人員和財務人員參與,研發、市場和銷售等部門人員也要積極參與。第二,管理層要對員工適當授權,這樣不但可以減少公司管理者的工作量,使他們集中精力進行公司戰略層面上的管理,還可以增強員工的成就感和責任心,從而實現全面預算管理中蘊含的“權利共享前提下的分權”。第三,注重與企業發展文化相結合,創造適宜的硬件條件和軟件條件,促使員工參與預算管理。硬件條件適宜,營造友善尊重的氛圍,公司員工友好相處、互幫互助,為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與執行創造有利環境。
(二)全面預算管理要做到對業務范圍全方位覆蓋
全面預算管理不僅包括財務的投融資活動,還應關注日常經營活動,在高新技術企業中,根據企業內部的各種預算內容采用多種方法,并且在制定預算的目標時,要以企業的長期戰略為基準,對經營中發生的成本、收入、費用、負債、凈資產等各個方面進行預算管理,達到最終的預算目標。
例如一家企業有A和B兩個產品,淡季:A產品銷量為3914臺,產量為3914臺,庫存保持200臺;B產品銷量為1290,產量為1290,庫存為150臺。正常:A產品銷量為5000臺,產量為5200臺,庫存為400臺;B產品銷量為1350,產量為1400,庫存為200臺。旺季:A產品銷量為6700臺,產量為7305臺,庫存為1005臺;B產品銷量為2000,產量為2100,庫存為300臺。因此在供產銷環節,選擇彈性預算方法,根據銷量制定產量再預測庫存,供、產、銷幾個部門之間要進行多次溝通,最后形成預算,保證銷售的供給,就不會產生欠貨,也不會產生大量壓貨的現象,從而促進企業的收入、利潤增長,穩定客戶,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有較高的競爭力。
(三)完善預算組織管理機構
高新技術企業要根據企業內部的實際情況來完善預算管理機構,制定適合自己可持續發展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明確企業內部的權責分工,平衡企業的各方利益,協調各個部門。設立全面預算委員會,領導和管理企業日常的預算工作,委員會的具體組成人員應有各個部門的管理者,保證各部門都參與到全面預算中,并聘專人來領導,進行具體實施。在預算管理體系下,從預算管理機構、預算編制、預算監控、預算分析評價這4個方面同時下手,在預算管理機構上明確管理的責任單位、預算審批的管理以及一系列審批程序。預算編制則要從業務和財務多頭抓起。在預算監控中,根據KPI指標和滾動報告進行實時監控。預算分析不僅僅是分析指標和評價結果,還要加上績效考核,來調動全員參與全面預算管理的積極性。
(四)加強對研發環節的預算管理
在研發初期,就要對研發的項目及產品進行充分的調研,必要時聘請專家對研發項目進行研究分析,合理地判斷是否值得投入資金。根據市場的行情,分析研發的新項目是否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及時了解國家的優惠政策,獲取政府的補助和稅收上的優惠,從而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在研發的過程中,要注重內部研發能力,從計劃到最后生產,一系列程序都要井然有序。
第一,在研發預算的編制上,及時掌握國家對高新技術產業的優惠政策,考慮外部環境對企業研發預算的影響。編制預算時可以使用彈性預算、專項預算方法,及時調整預算與實際的差異,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第二,在預算管理的戰略上,明確全面預算是企業必要的計劃管理工具,規范企業管理,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做好企業市場定位,打有準備的仗。
第三,在預算執行和監督上,管理層在年初做好預算后,每一季度的報告都要及時與預算進行對比,找到差異的原因,及時調整。預算需要對企業的日常活動起到約束和控制的作用,保證全面預算對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預警作用。
(五)建立完善全面預算管理信息系統
在大數據時代,全面預算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是現代社會發展的趨勢。高新技術企業應當加強信息化建設,依托于現代計算機與信息處理技術,以會計信息系統數據為基礎,結合其他管理系統數據,建立一個完整的全面預算管理信息系統,實時更新數據庫,保證預算調整的實時更新,便于實時控制各個方面在預算中出現的差異。并且可以迅速且方便地計算編制各種財務報表、預算進度分析表。解決歷史遺留的實時控制難、預算編制麻煩、人工消耗大等一系列問題,使預算工作變得簡單快捷,降低企業的人工成本,使企業把更多的資源用在更關鍵的地方。
五、結語
全面預算在近幾年飛速發展,在高新技術企業管理中占據了重要地位。高新技術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存在意識不強、業務范圍沒有全面覆蓋、編制方法不科學、預算管理體系不健全、研發投入預算管理不到位等一系列問題,通過具體分析,本文提出了更新全面預算管理理念、全面預算管理要做到業務范圍全方位覆蓋、完善預算組織管理機構、加強對研發預算的管理、建立預算管理信息系統等解決措施,并在高新技術企業發展中得到實際應用。預算是一個總的行動計劃,決定企業的發展方向,但是當前企業的預算缺乏融合性,預算是孤立的,各個環節沒有有機銜接起來,生產活動也不是井然有序的。高新技術企業要把握好、用好全面預算這個管理工具,發現問題,及時找出對策,防范風險,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使企業的戰略落地。
(作者單位為北京天天一泉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郭愛嬌.關于高新技術企業如何進行全面預算管理問題的思考[J].投資與創業,2019(5):156-158.
[2] 胡東鳳.以戰略導向為基礎的高新技術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研究[J].納稅,2018(22):125.
[3] 羅鸝.基于EVA的高新技術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改進研究[J].財會學習,2018(15):24-25.
[4] 張順.試論高新技術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今日財富,2019(1):129-130.
[5] 李禕君.高新技術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管理觀察,2019(13):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