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瑞臻
摘要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筑行業發展迅速,在提升我國經濟水平、綜合國力的同時也改善了人們的生活,給日常生活帶來極大便利。伴隨著市場經濟體系的日益完善,現代企業制度逐步確立,在市場需求只增不減的形勢下,市場競爭形勢愈發激烈,建筑企業要增強自身競爭優勢,創新營利模式,提升資源配置效率,拓展盈利空間,應重視挖掘自身潛能優勢,提升內部管理水平。當前,我國建筑業體量龐大,企業資金投入規模較大,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資金風險。建筑企業應將資金管理作為企業發展的重點,不斷完善資金管理體系,創新資金管理手段,強化資金管控,以有效規避建筑企業資金需求量大、流動性差的問題,增強企業的風險抵御能力。本文就建筑企業資金管理進行探析,并提出相應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 建筑企業;資金管理;風險應對
一、建筑企業加強資金管理的必要性
資金管理貫穿于建筑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過程,是企業一切經濟活動的基礎。建筑企業實施資金管理,主要是通過評估運行狀況,明晰市場環境,來對資金投入運轉活動進行有效管控,以減少企業資源消耗,實現資產增值,合理控制成本。
建筑企業加強資金管理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緩解企業資金壓力,防范財務風險。就建筑企業的行業特性來看,其運營過程中比較常見的交易方式主要有支付預付款和繳納履約保證金等,由此,建筑企業在前期施工過程中需要先行墊付資金,并且還要確保工程質量,工程施工全環節均需要大量資金支出,這要求建筑企業必須有充裕的資金支持,否則就可能出現資金鏈斷裂的問題,給企業帶來較大經營風險[1]。企業科學化管理資金,可以從成本效益、可行性角度出發進行分析,對資金進行合理統籌規劃,以此減輕企業的債務償還壓力,減少信用沖擊,推動企業良性運轉。第二,保障資金安全。建筑企業強化資金管理,可以合理安排配置資金,避免資金調度不合理,造成浪費;通過集中管理建筑企業資金,能夠實時掌握資金流動情況,了解資金動向,保障資金安全。第三,提升企業盈利能力。面對當前競爭較為激烈的形勢,建筑企業資金實力是制約生存和經營的關鍵,合理管理資金能夠激發閑置資金活力,增強企業資金利用效益,提升盈利能力。
二、建筑企業提升資金管理水平的有效對策
(一)健全資金管理組織體系,明確劃分崗位職責
健全組織體系,明確權責劃分,能夠保證職能的充分發揮。為加強資金管理,建筑企業可以成立資金管理領導小組,并設組長和副組長兩名,分別由總經理和財務總監擔任,其余相關部門負責人為小組成員,協助負責資金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要發揮職能效用,制定科學合理全面的資金管理辦法,并在會議上審定通過;同時要仔細分析貸款結算、資金籌集、月度資金安排等相關事項,引導企業資金合理高效流轉;要對各部門的月度資金預算進行平衡,并定期召開例會,各部門負責人按照具體分工,分別匯報[2]。此外,作為建筑企業財務部門,是資金管理的核心部門,應做好資金歸集、撥付以及結算等相關管理工作;還要監督審查企業的資金預算編制、預算執行效果;要科學編制年度資金收支預算和籌集預算,幫助制定資金管理辦法和資金預算管理準則。
(二)強化資金管理觀念
資金管理是一項復雜程度較高的工作,因而必須保證企業具備良好的資金管理基礎。建筑企業應增強資金管理觀念,提升風險防范意識,在投資項目之前,必須進行全方位的盈虧分析,并做好資金預算工作,在承攬項目時杜絕低價承攬或者盲目承攬,以免給企業帶來風險。企業還要重視對財務人員的培訓,增強其節約意識,拓展其知識面;財務人員要認真履行職責,既要嚴格把控各類費用開支,又要規范項目竣工審批,對于存在拖欠工款、合同不完善的現象,應嚴厲禁止辦理工程交付手續。
(三)采取合同會簽制度
建筑企業合同簽訂一般包括經營合同和支出合同,合同能否規范簽訂,直接影響資金管理效果。建筑企業在簽訂合同時,應采取多部門會簽制度,讓法務部門、財務部門、相關業務部門均參與進來,對合同進行全面的審核和評定,把握好合同的法律效應和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避免合同中有不利于本企業的條款或者權責界定不明的條款;同時,對于需要提前支付的工程款項比例,應由財務部門結合企業自身情況進行核定,以防止投入過多,增加企業負擔。在合同會簽時,業財部門應加強溝通,發揮合力作用,保障資金規范合理流動。
(四)優化資金預算審批程序
規范資金預算審批程序是保障資金收支合理的重要手段。建筑企業應規范月度支付預算表簽批,可以每月對各部門上報的收支情況進行審核并匯總,由財務總監牽頭召開月度資金平衡會議,并形成月度收支預算匯報資料,報請總經理審批,再由財務部門負責人、財務總監、執行董事簽批后下達各部門執行。月度資金計劃、執行分析要求必須在每月月初錄入資金管理系統,由財務部門對各部門上報的資金預算進行審核,對于敷衍了事的部門預算要堅決退回,對于拒不改正的預算應不予審批,對于沒有報送的部門視同無預算,由此影響資金撥付的,責任自負[3]。在月底資金預算通知下達后,各部門要根據月初上報的預算進行修正,修改的預算指標應在建筑企業董事會下達的預算指標范圍內,并將修改的資金預算分別報送分管財務負責人、財務部門負責人,由其簽章確認后報送企業財務部資金科。
(五)重視應收賬款管理
建筑企業應將應收賬款管理貫穿于項目全過程,即從項目承接到竣工結算。在招投標環節,應注意對投資企業的資金實力、資信狀況等進行盡職調查,不能盲目投資,盡可能選擇規模大、信譽高的企業進行合作。建筑企業可以成立工程結算和催收小組,專門負責工款結算和催收,根據工程結算進度及約定時限,及時進行欠款催收。此外,企業應重視“雙清雙減”工作部署,對于企業的銀行貸款、債權、內部貸款等要做到及時清理,并制定“雙清雙減”責任指標,明確應收賬款清欠負責人,并完善相應的考核制度,以調動其積極性,促使應收賬款快速回流。
(六)建立健全資金風險預警系統
風險防范可以有效減少企業的資金損失,因此建筑企業應建立健全資金風險預警系統,避免風險管控的滯后性。企業可以依托信息技術,建立數據分析模型,設計資金風險指標庫,系統根據企業資金的變動情況,動態分析各項風險指標,對企業的資金負債率指標、經營現金流等指標變化情況進行分析,并根據各類風險發生的危害程度劃分風險等級,設定風險臨界值。當系統監測到中風險、高風險時,應安排該環節負責人重點關注跟進,并根據可能發生的風險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而對于風險等級為低的相關指標,只進行常規化的檢測,將管控重點放在中、高風險環節。建筑企業健全風險預警系統,可以提升風險防范水平,避免給企業帶來重大損失。
(七)強化資金使用監管
建筑企業應強化審計監督職能,保障資金的合理高效使用。可以在內部設立獨立的審計部門,并明確審計部門的職權,避免其受到平行部門及直屬部門的干擾,真正將審計的監督作用發揮出來。審計部門定期對資金預算、資金使用、資金管理等環節進行審核,并編制資金審查報告,及時披露資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一經發現違規使用,應嚴肅處理,審計人員對審計結果負責,以保證審計結果的真實性。
三、結語
建筑業在助推我國經濟增長過程中發揮著支柱性作用,是推動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建筑企業要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擴大企業規模,應重視提升資金管理水平,以防范企業的資金危機。資金是建筑企業經濟活動的命脈,建筑企業應認識到行業特殊性帶來的風險,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資金管理制度,為企業各項業務活動的開展提供制度依據;不僅如此,企業還應加強資金精細化管理,注重拓展融資渠道,打破單一融資的限制;采取集中資金管理的方式以實現企業資金的合理配置,防范資金鏈斷裂風險,促使企業長效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為青島交投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王麗孿.關于加強建筑施工企業資金管理的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18(14):160-162.
[2] 朱擁軍.施工企業資金管理問題思考及完善研究[J].時代經貿,2018(34):74-75.
[3] 卜艷紅.關于提高建筑企業資金管理效益的對策措施研究[J].企業文化(下),2018(001):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