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雯 陳登文
摘要:本文以我院新型職業農民學歷教育洛川班和眉縣班為例,問題為導向,探索出一種“三主三化”線上教學模式。“三主三化”線上教學模式是指“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問題為主線;顆粒化、模塊化、素養化”。探索支持農民提升技術技能,豐富農民業余生活以及提高農民綜合素質的有效線上教學模式,不僅為兄弟院校提供了借鑒依據,也為推動農業產業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關鍵詞:教學模式 線上教學 新型職業農民學歷教育
目前,我國農業各領域正處在傳統農業領域向現代農業領域發展的重要時期。現代化的經營理念、智能的農業設施以及前沿的農業技術正不斷地融入到農業生產、貯藏和加工等各個領域,因而“善經營、懂技術、懂管理”的新型農業人才缺口正在逐漸增大。習總書記強調“要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成為當下的首要任務之一。
自2019年5月教育部公布《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以來,第一批新型職業農民學歷教育學員已在高職院校進行了半年多的學習,第二批和第三批學員也已開班授課。新型職業農民學歷提升工程實施時間較短,實際教學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如何因材施教、因需施教依然處于探索階段。因此本文以期通過剖析新型職業農民學歷教育線上教學存在的實際問題,探索適合新型職業農民學歷教育的線上教學模式,為兄弟院校提供了借鑒依據,也為推動農業產業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一、新型職業農民學歷教育線上教學的必要性
國家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發展,本次高職擴招規模達115萬,對象包括退役軍人、村干部、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等群體。新型職業農民是人員構成較為復雜,人員背景較為多樣且人員求學需求較為明確的一大類群體。在我院招收的2019級新型職業農民學歷教育洛川班和眉縣班中,有的學員已經通過從事農業生產經營脫貧致富的農民,深深感受到了國家和時代給予的巨大實惠,他們迫切需要更新知識、提高技能,渴望成為新型職業農民;也有的學員身負外債,迫切需要補充專業知識,更好地就業、創業,以提高生活水平。因此,對于新型職業農民的人才培養上更加注重特色培養,注重面向地方和區域發展需要。
對于新型職業農民的教育教學環節,應當根據學校的培養目標和學員的特殊需求,更具針對性地分類編制專門的人才培養方案和教案課件,推行靈活、多元、分類、分層的教學模式。傳統的課堂教學形式單一、學習內容狹窄,且學習時間、空間受到農時限制等因素降低了培育效果。因而,線上教學在互聯網和多媒體等先進技術的推動下,必定在新型職業農民學歷教育中廣泛應用且占有主要地位。
二、新型職業農民學歷教育線上教學存在問題
新型職業農民學員具有特殊性,他們大多來自生產一線,群體年齡差別較大,知識水平參差不齊,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但從事的農業生產活動各不相同,帶著迫切而多元化的生產問題來到課堂,且他們的知識儲備、學力、學習時間安排與普通在校生存在較大差異。可以說,新型職業農民學歷教育教學對于學校和教師都是新鮮而富有挑戰的。
在課程內容方面,以2019級眉縣班和洛川班為例,眉縣以獼猴桃種植為主,而洛川以蘋果種植為主,這使得以往針對普通高職學生的統一課程設置,并不能滿足不同學力、不同農業生產領域的學員對知識的需求。此外,還有些學員在村鎮擔任領導干部,他們希望通過學習開闊眼界、更新觀念,掌握致富技能,實現學歷技能“雙提升”。對于這部分學員,他們不僅對專業課有需求,對于管理類的課程也同樣有求學需求。
在教學效果方面,由于我院為學歷教育班嚴格選派經驗豐富、富有責任心的任課教師,這些教師均能做到從新型職業農民的實際需求出發,重新設計教案和教學課件。我院眉縣班和洛川班學員對任課教師評價很高,對課堂效果較為滿意。但是新型職業農民學員因工作、生產的需要,學校無法安排他們長期在校上課,因此課堂知識的延續性和拓展性在他們的教學中,難以實現。此外,在線教學所運用到的多媒體技術比較繁多,主要有文本、表格、視頻以及音頻等,與此同時,在線教學還會布置作業、提交以及評價等教學環節。有部分學員因不能夠熟練地運用學習平臺功能與資源,認為網絡授課枯燥乏味,教學效果不理想。
在學習時間安排方面,我院錄取的新型職業農民學員構成較復雜,有農業科技員、中等職業教育畢業生、村兩委干部或者后備干部及農民合作社、退伍軍人、農戶、農業企業工作人員等。他們的授課時間很難協調一致,經常出現學習時間與他們工作時間、農業生產時間相沖突的情況,進而無法保證按時出勤。這對學員自身的技能提升,學校的教學安排、學生工作管理等方面,都有著很大影響。
三、新型職業農民學歷教育“三主三化”線上教學模式
高校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以及新型教學理念和教育手段,開發適合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線上資源十分重要。“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職人才培養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因社會生在知識儲備、學力、學習時間安排上存在較大差異,傳統的混合式教學難以直接適用于新型職業農民學歷教育。線上教學在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中有著傳統教學所不能達到的節約成本優勢,輻射范圍優勢,資源整合優勢以及因需施教優勢等。本文以問題為導向,探索出一種“三主三化”線上教學模式。“三主三化”線上教學模式是指“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問題為主線;顆粒化、模塊化、素養化”。
“三主”即“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問題為主線”。線上教學需堅持以新型職業農民為中心,結合學員需求和特點設計教案、課件、試題以及學習資源等。在授課方式和內容上,以實際問題為驅動,利于調動學員的求知欲和積極性。
“三化”是指“顆粒化、模塊化、素養化”。線上教學的學習資源選擇非常重要。資源類型上應注重顆粒化,側重選擇微課、微課堂等資源,充分利用學員的碎片化時間,利于學員對知識的內化和掌握。通過發揮教師團隊的優勢,將課程內容模塊化,一方面利于打造新型職業農民的“金課”,另一方面學員可以選擇性地獲取知識,以滿足自身個性化的求學需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專業知識和技能,還應注重文化素養的培育,利于學員多方位、可持續地發展,服務于當地農業產業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琴琴.在線教學在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中的應用[J].現代農業科技, No.683(21):282-283.
[2]杜一馨.“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大專學歷教育的思考[J].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學報, 2019, 33(02):76-81.
[3]趙志磊, 田毅敏.“線上線下融合”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課程資源建設創新與實踐[J].農業網絡信息, 2017(11):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