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雯雯
時代與科技的進步,推動了我國諸多領域的前進與發展,尤其是在教育領域中,網絡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使我國的教育事業邁入了“互聯網+”的時代。而中職教育作為培養技術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其教學效率的提升受到了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與重視。因此,如何在“互聯網+”環境下創新中職教學模式和方法,提高其教學效率,就成為了中職英語教師的首要教學任務。本文首先闡述了“互聯網+”的概念,然后結合教學實際,分析了互聯網家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和優勢,并對其創新策略進行了詳細的研究與探討。
所謂的“互聯網+”環境,指的就是互聯網與各個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從而創新出更多新的發展形態。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與進步,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得到了高度的認可和廣泛應用,能夠幫助教師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和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優良品質,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使課堂教學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1 “互聯網+”的概述
“互聯網+”是一種全新的經濟形態,能夠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經濟中的應用優勢和價值,通過有效融合與創新,提高社會實體經濟的生產能力,以此來形成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全新經濟形態。
“互聯網+”的特征可以簡單概述為以下幾點:首先,“互聯網+”能夠通過信息技術的開放與變革,實現跨界之間的融合;其次,“互聯網+”的主要手段,就是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相應的改革與創新;再次,打破了傳統社會經濟的結構,并對其進行了重塑;再其次,“互聯網+”充分發揮了人的創造性,體現了對人性的尊重;最后,“互聯網+”能夠通過網絡將各種行業進行連接,通過建設網絡平臺來推動各項事業的進步與發展。
2 “互聯網+”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雖然網絡技術的發展,帶領中職英語教學進入到了“互聯網+”的時代,但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理念和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部分中職英語教師,慣于在教學中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導致“互聯網+”在中職英語教學課堂中的應用受到一定的阻礙。
首先,部分教師在教學中,習慣于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過于注重學生對理論知識理解與掌握,教學內容局限于課本之中,教學氛圍也較為枯燥沉悶,學生的學習興致不高。其次,部分教師為了追趕教學進度,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教授學生最多的知識,通常都會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態,導致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有效發揮,而對于“互聯網+”的使用,也僅限于展示教學課件的表面層次,“互聯網+”的教學優勢完全無法展現。
3 “互聯網+”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3.1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互聯網+”背景下的中職英語教學,可以通過合理使用先進的教學技術,將枯燥的文字內容轉化為生動形象的圖片或視頻,以此來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增加其趣味性,進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3.2 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與形式
在傳統的中式英語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資源一般都來自于課本教材,教學形式也單純采用“黑板+粉筆”的模式,不僅教學內容受限,教學形式也非常單調,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而在“互聯網+”背景下的中職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臺,獲取更多的教學資源來充實課堂的教學內容,并以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學服務。
3.3 幫助教師改善傳統的教學模式
在傳統的中職英語教學模式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中心,大多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向學生傳授各種理論知識,學生只能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被動接受教學知識,缺乏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機會,非常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與培養。而且“互聯網+”環境下,課堂教學要求教師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帶領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全面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而有效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4 “互聯網+”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創新策略
4.1 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
傳統的中職英語教學中,大多都是“以教師為主,以學生為輔”的教學模式,教師負責灌輸,學生負責死記硬背,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嚴重缺乏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機會,束縛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非常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因此,在“互聯網+”環境下的中職英語創新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響應新課改的號召,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為首要教學任務,通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來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全面實現中職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
4.2 創新課堂的教學方式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先進的信息技術在教育事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利用“互聯網+”創新中職英語教學策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技術,創新課堂的教學方法,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在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精心制作電子課件,并在其中插入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視頻、音頻、動畫等資料,對教學內容進行形象的呈現,方便學生的理解與掌握,同時還能夠節省教師板書的時間。其次,教師可以將QQ、微信等交流軟件,引入到課后練習過程中,與學生進行實時的交流與互動,方便教師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以此為依據,對教學方案進行針對性的整改與優化,從而有效加強課堂教學的效果。
4.3 優化課堂的教學內容
網絡技術的發展,帶領人們進入到了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各種各樣的信息資源充斥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在“互聯網+”環境下的中職英語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獲取更多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全面、更優質的教學服務,但同時也面臨著一個嚴峻的問題,那就是教師需要對于網絡上良莠不齊的教學資源進行科學的篩選,從而能夠準確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學生免受不良信息的影響與危害,在學生傳授更多知識信息的同時,保證學生的綜合健康發展。
4.4 加強院校的師資建設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與策劃者,在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其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果。因此,在“互聯網+”背景下的中職英語教學創新過程中,院校需要注重師資力量的建設,對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專業文化素養等進行強化培訓,全方位加強教師的教學能力,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4.5 構建多元的評價機制
就目前的中職英語教學現狀而言,教學評價機制不夠完善,形式較為單一、內容缺乏客觀性,無法充分發揮出教學評價的作用和意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還會阻礙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為此,教師需要在“互聯網+”的教育環境下,構建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機制,引導學生通過自我評價、生生互評、師生互評等方式,方便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完善自我,以客觀公正的評價方式,推動中職英語教學的進步與發展。
5 結語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的教育環境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需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互聯網技術,打破傳統教學的限制,對其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評價方式等,進行積極的優化與創新,使課堂教學能夠更加符合學生的發展需求,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為高效教學課堂的構建奠定良好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省高淳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