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雅琳
對于現代醫學來說,基礎醫學、分子醫學是臨床醫學的一種過渡課程。很多學生要通過反映遺傳學課程上的較為抽象、對考試畏懼的普遍現象。應用的追溯,對于學習模式在醫學高職遺傳學上的教學,經過四個學期的實踐,結果表明:遺傳試驗課程組(采用追溯學習模式)較為受歡迎,能有效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學習,將理論與實踐成為考核的一部分,結合學生的綜合飼養進行普遍提高。
本文針對學生本身的感興趣的學科,遺傳學進行深入剖析,通過追溯學習模式研究對于學生的整體學習興趣的提高及主動性與積極性提升的協作效果,也進一步研究這樣的學習模式在學生中受歡迎的程度。
1 遺傳學教育的現狀分析
所謂的醫學遺傳學就是將遺傳學與醫學相結合,再結合當下的各類學科,將其濃縮至生物科學與醫學的相關核心內容,這是現代醫學趨向著基礎醫學、分子醫學向臨床醫學過渡的橋梁。
醫學遺傳學課程內容相對比較抽象,理論知識比較零散,記憶由困難。運用病例分析教學可以加強學生對理論的掌握。高職院校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很大一部分是文科生,高中生物知識薄弱,接受理解遺傳學的分子基礎和細胞學基礎部分有困難。高中“填鴨式”的教學讓學生失去了主動追求知識的興趣和方向,加上學生本身學習能力的限制,導致學生對于醫學遺傳學的學習興趣低迷。
醫學遺傳學是高職學校臨床醫學專業的必要課程之一,充分利用學生對于遺傳學的興趣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改變教學方法與模式,將枯燥乏味的遺傳學內容通過生動形式進行合理表現,也是醫學遺傳學重要的研究課題。追溯學習方法指的是研究事件發生的結果通過邏輯主線將事件的發展過程及原因,根據事件發展情況進行貫穿式的研究學習。經過整個學習過程,可以充滿挑戰性、趣味性等,很容易增強學生的主動性和通過學習而獲得的成就感。
2 調查研究
醫學遺傳學主要包括基礎知識和臨床病例兩大塊,第一部分的基礎理論知識由任課老師講述,先介紹醫學遺傳學發展簡史,然后介紹現代醫學遺傳學的發展現狀和各個相關分支學科,梳理遺傳學發展歷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知識亮點,如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格里菲斯的肺炎鏈球菌實驗、沃森和克里克對DNA雙螺旋結構的探索過程、人體染色體數目與疾病的發生、基因診斷、治療和基因編輯技術等等,幫助學生建立基本的理論知識框架。在講授人類遺傳病的特點,診斷、治療和防治部分,采用追溯學習法進行學習引導,幫助學生自主進行資料的查詢,融合,主動搭建網絡知識結構體系。
對高職院校的臨床醫學專業新生進行隨機取組抽樣,主要是對4個班級的學生進行研究,其中設置兩個實驗班、兩個對照班,平均每個班級有將近50人。將實驗班分為四組,主要選擇臨床較為常見的遺傳病,例如白化病、紅綠色盲癥、抗維生素D性佝僂病、并指癥等,這樣的每個組就可以主要負責一種典型的遺傳病。各組的主要分工必須要進行以下工作:
第一階段:發布任務,資料查閱。包括疾病的癥狀、發病原因、疾病的遺傳特點、病理診斷、病理治療、病理預防及最新的研究進展,對國內外的疾病研究文獻進行深入調查。小組的所有成員上交一份完整的學習文案,再通過小組進行討論,全員進行制作PPT。
第二階段:任課教師將課程分為4個板塊,利用抽簽方式將這4個板塊進行4個小組的分配,每個組的成員把第一階段進行資料上的搜集,調查遺傳病的發病機理以及該遺傳病的遺傳特點。在每個板塊結束的時候,選擇兩個小組代表要將PPT內容進行匯報。對方小組成員可以在匯報結束后進行提問,由匯報小組成員進行解釋回答。交替完成后,任課教師進行點評,由班級其他同學進行打分,分數較高的小組成員予以加分的獎勵。
第三階段:進行個人知識競賽,由任課教師在課堂上利用“智慧職教云”進行知識競答題目的發布,用時最短,回答最準確的同學予以加分獎勵。
經過以上的3個階段的知識統籌,任課教師對于每個小組進行學習評價。對照組根據遺傳學的教育方式舉辦知識性問答。在相關課程結束后,可以對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遺傳學課程學習情況,其中包括課程的受歡迎程度、課堂氣氛的程度、學習積極性、文獻查閱、學習成績、學生的綜合素質等等。
3 數據統計
使用 EXCEL 2003 進行數據及圖表標準化處理,采用 SPSS 19.0(IBM,2010)進行統計分析,多重比較基于最小
顯著差數法( 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顯著水平P<0.05。
4 結果分析
對于四個學期的實踐與調查,經過研究結果進行分析,實驗組的學生對于遺傳學的課程學習人數較對照組要多(P<0.05)。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較,課堂上的學習氣氛較為活躍、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有所提高、文獻查閱能力逐漸加強、參加知識競賽人數逐漸增多、綜合素質也逐漸增高(P<0.05),并且考試成績也較高(P<0.05)。
5 討論
追溯學習法是按照病例及相關案例為主要起點,由結果到原因進行對病狀的反推,主要體現在發證、變化及結局。追溯學習法與案例學習法是有異曲同工的用法,整體接近臨床醫學。傳統教育方式并沒有對于學生的興趣進行激發,整體的積極性也不高;傳統教學的方式并不科學,有點浪費時間。此外,遺傳學課程教育內容包羅萬象,學生會感覺較為抽象。所以,對于案例學習和臨床原理采用追溯學習法,組織學生進行積極參與,通過各種途徑力求學生能夠進行參與。經過四個學期的試驗,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較,課堂上的學習氣氛較為活躍、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有所提高、文獻查閱能力逐漸加強、參加知識競賽人數逐漸增多、綜合素質也逐漸增高(P<0.05),并且考試成績也較高(P<0.05)。事實證明,追溯學習可以有效提高高職醫學遺傳學教育,更有助于開拓學生的眼界。
在當代教育的大環境下,為全面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任課教師不僅僅要向學生傳授醫學遺傳學的理論知識,運用遺傳的基本規律分析人類的遺傳現象,理解人類遺傳病的發生機制、傳遞規律,具備常見人類遺傳病的診斷、治療、預防及優生優育相關的基礎知識,在臨床實踐中能夠有針對性的靈活運用,還要把 “立德樹人”貫穿“醫學遺傳學”教育教學全過程,挖掘“醫學遺傳學”課程的德育元素,建設富含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醫學遺傳學”課程體系,充分發揮課程的育人功能,實現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在接下來的課程中,任課教師要針對學習醫學遺傳學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在傳授遺傳相關專業知識的過程中積極探索新方法,也要明確將職業道德教育和專業性職業倫理操守融為一體,給予在校大學生正確的價值取向引導,以此提升思想道德素質。
(作者單位:常德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