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心亮
【摘 要】 閱讀文本是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教學載體,而敘事性文體閱讀教學則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頭戲,緊扣閱讀文本是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關鍵。敘事性文體閱讀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運用并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提高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這是課程改革中閱讀教學必須面對的問題。
【關鍵詞】 閱讀 ?語文教學 ?敘事性文本 ?初中語文
初中語文課程標準建議,學生應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意情感體驗,有豐富的積累,發展個性并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如何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敘事式閱讀教學并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言意識,發展思維,使他們提高道德修養和審美品味,受到高尚情感和樂趣的影響,發展個性,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并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態度。重視閱讀教學是課程改革中必須面對的問題。
一、激發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激發對閱讀的興趣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只有重新認識漢語課堂教學并多角度反思課堂教學才能使課堂教學煥發青春。
1. 營造和諧氛圍,培養閱讀樂趣。閱讀是學生、老師和課文之間對話的過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建立師生之間平等、民主、和諧的關系,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權,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樂趣,并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 創設情境,激發閱讀興趣。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探索、創新,用生動的語言創設出若干不同情境的問題,促進學生積極思維、馳聘想象、探討并發現問題。
3. 授之以漁,將探索發現的鑰匙交給學生。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繼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指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范圍,擴展自己的視野,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二、緊扣閱讀文本,精心設計閱讀問題
1. 教師要鉆研教材,準確解讀文本,精心設計問題。語文教師對閱讀文本解讀的準確與否,直接影響著閱讀課題問題設計的精準確與閱讀的有效性。問題設計是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要緊扣文本,抓住文本的思想內容和重要詞句,潛心研究,設計問題。好的問題要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不斷探索鉆研的精神。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2. 要抓緊目標,注重重點和難點。所謂重點和難點,其實就是破解文本的突破口。一篇課文,找準文眼,抓住重點和難點,教師深入挖掘,講得透徹,再精心設計問題,學生也就會閱讀得得心應手,不明之處也會豁然開朗。
三、發展聯想和想象能力,延伸拓展知識
1. 聯想是因某人或某種事物而想起與之有關的人或事物,是事物之間聯系和關系的反應,是一種特殊的思維形式。聯想是創新的基礎,創新催化神奇。想象是人在頭腦里對已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它與思維有著密切的聯系。聯想和想象都產生于問題的情景,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就要培養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
2. 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擴大他們的知識創造能力。中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的分析不能代替學生的閱讀練習。應逐步培養學生的探索和創造性閱讀能力。要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理解,說出自己的看法,以積累語言。推薦學生課外閱讀相關名著,提高閱讀能力,加深理解,開闊視野,增強情感體驗,拓展知識生發,生發自己的看法和發現。
四、鼓勵質疑問難,發現問題,啟發創造性思維
1. 教師要鼓勵努力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鼓勵學生開闊視野,發現問題,引導他們探究有價值的問題,提高解題技巧。讓學生產生問題意識,敢于質疑。
2. 讓學生充分感知文本。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敘事性文體閱讀要抓住特點,讓學生了解記敘的表達方式,掌握貫穿全文的線索,具體感受人或事物的形象。目前,應試教育依然主宰中學課堂,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往往壓縮學生的閱讀時間,讓學生不能充分感知文本,錯也。教師要引導學生反復地進行朗讀、感悟、體會、充分理解,如此才能讓學生充分感知文本,受到熏陶感染,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
3. 尊重學生主體,啟發創造性思維。中國課程標準規定,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閱讀教學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尊重學生的主體,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熱愛學生的好奇心和好奇心,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注意及時適當的評估,促進提問能力的發展,激發創新思維。讓學生感到尋求知識和提高閱讀質量的樂趣。語文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漢語素養的主要戰場。敘事,尤其是文學閱讀教學,內容極其豐富,承載著數千年的人類智慧和思想,對引導和啟發學生提高閱讀質量和培養漢語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建平.聚焦新課程[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 鐘為永.語文教育心理[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 本文為德化縣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第二批)立項課題《基于網絡互動平臺開展敘事性文體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立項編號:DHJK1352-14)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