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啟絨
【摘 要】 英語是小學階段素質教育的基礎,閱讀教學作為英語課堂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在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的今天,英語課堂閱讀教學仍然面臨著很多問題,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成為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探討的重要課題之一。本文在研究當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課堂的現狀的基礎上,針對當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課堂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的優化策略,以提高小學生英語綜合素養。
【關鍵詞】 小學英語 ?閱讀 ?教學方法
英語閱讀能力是學生英語綜合能力中的重要一環,閱讀能力的高低對學生英語水平的發展起了直接或間接的制約作用。培養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是相當有必要的,因此教師可從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開展有效的閱讀教學活動,對其進行閱讀策略的指導,為學生提供豐富有效的閱讀材料等方面著手,讓學生在愉快而具有創意的學習中積累豐富的全方位閱讀經驗,從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其自主學習和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促使其成為自主的閱讀者。
一、激發閱讀興趣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興趣的激發是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至關重要的問題,只有在充分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下,學生才會愿意主動配合課堂活動。教師應當全面優化閱讀教學內容,設計新穎有趣、豐富多彩的學習內容,以促使學習興趣的產生。教學實踐有力證明了,利用學生熟悉的身邊事物進行導入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Food from around the world(來自世界各地的食物)單元教學過程中,為了充分激發學生對閱讀材料的興趣,課堂導入階段我利用教室里面的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了一組圖片,當看到異彩紛呈的烤鴨、小籠包、火鍋、餃子、意大利面、壽司、冷面,學生睜大了雙眼,看得津津有味,仿佛要流出口水一樣。看到學生興致非常高,我適時提問:看到了這么多美食,你們是不是想吃極了?但是,老師要考一考小吃貨們,有沒有人知道這些食品來自什么國家,是哪個地區的特色美食?學生都猜出了烤鴨、小籠包、火鍋和餃子是中國美食,我馬上導入閱讀材料:“This is Da Ming, He is from China. He likes roast duck and rice... ”(這是大明,他來自中國。他喜歡烤鴨和米飯……)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非常配合教學活動。
二、有效實施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是由英國的應用語言學家在上世紀30年代發展而來的,它是教師根據文章所描繪的情境,創設出一些情景,采用PPT展示、詩歌朗誦、互動游戲和角色扮演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融入其中,達到情景交融的狀態。這種方法具有形真、情切、意遠、寓理其中的特點。情境教學要緊緊圍繞教學任務,遵循三大理念,即:形式上的新穎性,內容上的主動性和方法上的啟發性。完善教學內容進行情境創設,使學生經常思考同一個主題或相關聯的主題,形成比較系統化的英語思維結構,在潛移默化中進行學習,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在創設情境時必須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所創設的情境必須有利于教學實際和生活實際,不能流于形式,要使情境教學服務于英語閱讀及寫作的教學。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近些年來,各種新的教學手段的運用,使得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但是,在實際教學運用中,要充分重視情境教學過程中的互動性,在創設情境時要盡量讓學生參與進來。此外,要關注互動的全面性,要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進行互動,更好地融入到情境教學過程中來。
三、教會學生在課文中滲透閱讀教學
以前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只側重在課外閱讀上,很少會想過利用閱讀教學模式參與課堂教學。在以前的小學英語教材中,課文較為簡單,篇幅不大,著重點在于語法及句型的教學,而現在新編的小學英語教材以大量輸入的原則進行編寫教材,課文的內容變豐富了,特別是高年段的教材,牽涉到許多的話題,課文篇幅較長,知識點分散。在這種情況下,閱讀教學的作用就可以體現其優勢了。它可以讓學生更快速掌握語言知識點,久而久之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能力。試想,對于長篇幅的課文,我們長期用“分——合”的辦法進行教學,即先把課文當中的詞匯,重點句型解決,再學習全文,學生的學習會比較疲憊,收效不大,有一種被拖著學習的感覺。相反適當采用“整——分——合”的模式,效果的截然不同。首先,教師讓學生對課文進行整體的理解,只要求學生通過閱讀初步理解課文大概意思,這是“整”的教學。如:帶問題閱讀。學生初步理解課文后,其學習負擔就會減輕了許多,對文中的疑難點才會有心思去研究,此時教師就可以進行“分”的教學,把課文中的重難點進行深入學習。最后再進行“合”的教學,讓學生再學習全文,此時的要求是,能朗讀課文,能解決課后相關練習。
四、擴充英文閱讀資源
一直以來,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學習英語閱讀主要通過課堂上老師的講解,受其他條件的影響,在課堂外,學生往往缺少進行英語閱讀學習的環境,導致學生英語閱讀學習過于被動。這時候,學校應該積極為學生在英語閱讀方面提供資源,為學生準備豐富多彩的閱讀渠道,基于小學生喜歡圖文并茂的讀物,小學英語教師可以迎合小學生的心理,將一些故事讀本、連環畫分享給學生,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引導學生對英語閱讀的喜愛。學校和教師還可以將英語閱讀方式有組織地向課外拓展,例如,策劃籌建學校的英語閱讀角,學生之間互贈英語閱讀材料,每周安排學生閱讀一些有趣味性的文章,然后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在同學之間分享英語閱讀的體會,之后對所有的故事性文章加以整理,展開討論,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定期舉辦英語閱讀方面的競賽,提高學生之間的英語閱讀水平。
總之,在《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加他們的閱讀自信心,消除畏難情緒,讓他們能讀懂簡單的文章并掌握一些閱讀技巧與方法。最后把學生培養成為有獨立閱讀能力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日常閱讀教學中仍要不斷完善教學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導和激勵學生進行英語閱讀學習,并一步一步向成功的英語閱讀教學邁進。
參考文獻
[1] 林明.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研究[J].小學教學參考,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