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貞英 王天禮
【摘要】最新高考改革動態表明,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新課程的改革。現行的國家課程機制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急需開發校本課程作為國家課程的重要補充。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英語(口語)在人們的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強;而目前我國的英語教學“重讀寫,輕聽說”“聾啞英語”的現狀無法適應新高考。為此,以校本課程《脫口說英語》為例,從原因、內容、實施方式等方面找出開發實施英語校本課程的因素,指出英語校本課程開發實施的反思。
【關鍵詞】新高考 英語校本課程 開發實施
一、校本課程開發的背景
最新高考改革動態表明,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新課程的改革,當前的高考制度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長期實施的國家課程機制的弊端迫切需要新課改來滿足新高考的要求。而校本課程開發作為國家課程的重要補充,是新課改的產物,也是我國當前課程領域的一個熱點問題。
校本課程開發(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的思想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西方發達國家,主張教師、學生、學生家長等參與課程的決策,以學校為基地進行課程開發,實現課程決定的民主化。它對于學校辦出特色,向學生提供最迫切的教育有著重要的價值。2001年6月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提出“要改變課程管理過于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該綱要的提出從政策層面為校本課程的開發提供了保證。英語學科作為高中的三大主科之一,更需要建設相應的校本課程來豐富學校的課程資源,開闊師生的文化視野,提高師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和綜合素養。
二、《脫口說英語》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一)《脫口說英語》校本課程開發的背景
1.新高考理念的呼喚
2014年,《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發布,高考綜合改革啟動:規定外語科目一年兩次考試,取最高成績計入高考。而北京市明確規定從2021年起,英語增加口語考試,很多省市新高考方案也明確表示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英語學科將增加口語測試。這對英語學科(口語)的重視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我國由于現存的高考模式,英語教學普遍存在“重讀寫,輕聽說”的教學傾向,“聾啞英語、高分低能、學用脫節”等現象屢見不鮮,并成為制約英語教學的瓶頸。這就迫切需要行之有效的校本課程來改變這種“高投入,低產出”的英語教學現狀。
2.發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途徑
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明確界定為四個方面,即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以及學習能力和情感態度。英語校本課程的開設,既能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又能通過口語課讓學生學會用英語來表達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會用英文講述中國的故事,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國家意識,樹立民族自豪感。
3.學校發展的需要
我校成為“國務院華文教育基地”后,對外交流活動頻繁:先后接待海外華裔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夏(冬)令營1278人次,接待外國專家訪問團交流考察345人次,接待“紅燭故鄉行”和海外優秀華文教師交流訪問180人次;與海外10所學校建立了友好關系,與22個國家56所華文教育基地示范學校、11所英國中文學校開展了廣泛的交流合作。同時,我們也組織學生到加拿大、韓國、日本、泰國等國家去學習交流。而多數學生與外賓交流能脫口而出:“Hi, Nice to meet you!How are you?”然后,就不知如何交流了……這尷尬的場景源于英語日常教學缺乏口語情景教學。面對這一現狀,我校依據《英語新課標》對口語教學的要求,結合本校教學實際及學生學情,決定開發校本課程《脫口說英語》作為高中英語必修課程的輔助拓展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幫助學校形成辦學特色和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為學校、師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途徑。
(二)《脫口說英語》校本課程開發的內容
1.編寫出版校本教材《脫口英語》
根據《英語新課標》的要求和英語高考改革的趨勢,結合學生英語實際水平和興趣,我校英語教師歷時5年編寫了適合高中生的口語校本教材《脫口英語》(ISBN978-7-121-22431-7)。該教材精選了反映英語國家的禮儀習俗而高中生喜聞樂見的時尚話題,比如:網購(shopping online)、高考(NCEE)、低頭族(phubber)等;涵蓋了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焦點、文化欣賞、娛樂消遣和魅力重慶6個專題,每個專題下有5個話題。每個話題包括提綱大意、基本句型、情景對話、鞏固練習和課后的深度拓展。本教材在我校已經使用了6年,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高度評價,教材中的話題時尚輕松,語言地道,并與高考中的交際題材緊密結合,使學生在口語課上有話可說,樂意開口說英語。
2.《脫口說英語》校本課程的實施
確定《脫口說英語》校本課程后,課程組又編制了教學大綱和評價方式,接著安排了課程內容、教學模式及授課時間。本課程每周1課時,每學期18課時;其中15課時完成《脫口英語》教材內容,另3課時靈活安排為英語演講、學唱英語歌曲等形式。本課程的考核方式是以形成性評價記入學生期末英語總評。
在授課中,我們根據不同層次的班級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及不同的評價方式。由于學生的知識基礎不同,成就動機也不同。例如,為了提高學困生的英語興趣,為他們制定較低一點的目標,讓他們能開口說出英語;并且用鼓勵性語言讓他們感受到學英語的成就感。
3.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拓寬口語交際訓練渠道
為了給學生更多的開口鍛煉口語的機會,營造校園英語學習氛圍,我校成立了《英語脫口秀》社團,每周開展一次社團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同時還開發家庭、社會資源,拓寬口語交際訓練渠道:如邀請“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來校演講,“瘋狂英語”進校指導英語學習,全校掀起學英語的熱潮。借助我校“國務院華文教育基地”平臺,組織學生接待海外華裔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等冬、夏令營活動和組織學生到加拿大、韓國、日本、泰國等國家去學習交流,使他們真正體會到了學好英語的價值,體驗了學英語的成功感。
三、《脫口說英語》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啟示
(一)《脫口說英語》校本課程開發的價值
1.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本課程利用我校“國僑辦華文教育基地”平臺,通過創設情景教學,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達到真正理解并學會合理運用;同時,讓學生體會到自己積累的英語遠遠不能完成他們表達的需要,從而激發對英語學習的內驅力。同時發展了學生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2.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水平,提升教學科研能力
通過《脫口說英語》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讓參與教師全面了解校本課程編制的過程,增強英語的綜合語言運用意識,促進自我才能挖掘及發揮。同時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不斷提高教師跨文化理解能力和口語交際水平;促使教師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的轉變;提升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
3.口語課程創設真情境,華文教育基地增活力
該課程彌補了我校現行國家英語教材的不足與缺陷,其豐富的情景教學模式,突破了“學校—教室—課本”三位一體的封閉狀態,借助“華文教育基地”豐富的對外交流活動,給學生提供身臨其境的英語交流機會。本課程的開發也使學校課程資源得到充分合理的配置,提高教育成效,凸顯學校的英語辦學特色;使素質教育在英語教學中得到落實。
(二)《脫口說英語》校本課程開發的反思
1.《脫口英語》教材的編排有待完善
《脫口英語》教材是我校高中英語教師全體智慧費的結晶,它是一本集時代性,科技性,情趣性,實用性為一體的高中生校本口語教材。但由于多數參編教師沒有英美國家留學的經歷,他們對于異域文化背景知識這塊顯得比較薄弱。而現在學生渴望學習吸收更地道的異域文化和風土人情。因此,在今后修訂教材時,應多介紹英語國家文化及時事閱讀。
2.如何協調國家課程與校本課程的關系
國家課程是第一課堂,校本課程為第二課堂,二者相互彌補,但不能投入同等精力。英語作為高中三大主要學科,平時繁重教學活動占據了教師大部分時間;使得教師沒有額外的精力來開發實施校本課程。因此學校要保證課程開展必需的經費、器材等物質條件,并制定相應的獎勵機制來激發教師開發校本課程的積極性。
3.如何保證校本課程的課時
充足的時間是校本課程開發質量的保障。校本課程每周只有1課時,而每到期中、期末考試臨近時,校本課程的課時就被考試的學科占用了,直接導致校本課程內容無法完成。
通過《脫口說英語》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我們深切感受到,校本課程開發工作是一個反復實踐與改進的過程。具備先進的教育理念的教師和相關課程資源的支持是校本課程開發的前提;教師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素質是確保校本課程開發質量的基礎;學校健全的評價和獎勵機制是校本課程開發質量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周勤紅.高中英語校本課程開發的思考[J].中學生英語,2012,(7).
[2]喬登源.高中英語校本教材的開發與實施的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2013,(11).
[3]楊明全.課程綜合化實施的理論旨趣與實踐路徑[J].教育學報,2018,(6) :57.
[4]錢瑛.英語校本課程的開發與探索[J].教學與管理,2003,(15):31.
[5]王剛.高中英語校本課程開發芻議-以大連育明高中為例[J].考試周刊,2013,(2):99.
[6]章后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英語解讀.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