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錦花 盧有音 韋稅 莫順全


摘要: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由世世代代的水族婦女在指尖傳承下來的水族馬尾繡,面臨著傳承的嚴峻考驗,其傳統的傳承模式在當下遇到新的困境。然而,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措施的引導下,水族馬尾繡在人們的現代生活中又得以發展起來。我們在實地考察的基礎上,探討水族馬尾繡的傳承與發展,研究它獨特的刺繡手法,探索更加有效的傳承方式和發展策略,使獨具特色的水族馬尾繡得到繼承和獲得與時俱進的發展。我們自己也親自實踐制作了水族馬尾繡作品,更好地理解水族馬尾繡的制作技藝,領會它獨特的藝術魅力。
關鍵詞:水族馬尾繡;文化傳承;傳承方式;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TS9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4-0120-03
一、前言
水族馬尾繡是以馬的尾毛作為主要原料的刺繡工藝,也是水族人們獨特的一項民間工藝。作為水族傳統文化的馬尾繡,在2006年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措施,為三都水族馬尾繡的保護和傳承帶來了新的機遇。
二、貴州水族馬尾繡概述
貴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縣,是我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而這里被人們稱為馬尾繡之鄉,水族馬尾繡是優秀的傳統手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
三都水族自治縣的水族馬尾繡主要分布在:周覃鎮的三洞,中和鎮的水龍、塘州等各個鄉鎮的水族古老村寨,這里的水族兒女大多都對水族馬尾繡有一定的了解與熱愛并且會制作。
三都馬尾繡主要是以馬尾與細小絲線結合,利用不同繡花針與馬尾線繡制,經過五六道程序組裝成水族馬尾繡成品。繡出來的繡品做工精細、華麗。
水族的馬尾繡主要用在:小孩背帶、尖角鞋、圍腰、錢包、衣服、褲子以及童鞋童帽等上面。水族馬尾繡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可以說幾乎在穿戴上都繡有馬尾繡圖案,這些圖案在不同的繡品上都有著不同的寓意,這些刺繡圖案與水族人們生活息息相關,是水族人生活的縮影,也寄托著水族人對生活的向往與美好愿望。
水族馬尾繡的圖案生動形象并且豐富多樣,有蝴蝶、花鳥、蟲魚、葫蘆、蝙蝠等動植物圖案,還有水族人崇拜的吉祥物,例如龍、鳳凰、麒麟、銅錢紋、水紋、太陽紋、水族文字等紋樣,這些豐富的圖案構成了水族馬尾繡豐富多樣的刺繡文化。
水族馬尾繡在構圖上,既抽象又有點夸張,但圓潤飽滿、造型生動,圖案與色彩有主次區分,也有著美好的生活寓意,是水族人珍貴的文化和藝術財富,更是值得我們水族青年學生進行研究、傳承與發展。
課題組成員陸錦花是水族人,在實地考察調研的基礎上,學習和制作了水族馬尾繡作品,更好地理解水族馬尾繡的制作技藝,領會它獨特的藝術魅力。
三、貴州省水族馬尾繡的文化傳承研究
(一)傳統民族活動中水族馬尾繡的傳承
水族有許多傳統的節日,比如卯節、端節、敬霞節等等,其中端節是水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這些傳統的節日里,人們都會穿著自己的傳統馬尾繡盛裝,大家會將美食聚在一起,一起分享。水族的婦女會利用在節日充裕的時間聚在一起繡制馬尾繡,相互學習馬尾繡的制作技藝。
通常在水族最重要的節日里,在外求學、打工、經商的水族青年也會回到家中穿著盛裝過節,水族的青年女孩會利用節日里的閑暇時間和村里會繡制馬尾繡的藝人學習,或者和家里的長輩一起學習繡制馬尾繡。傳統節日增進了水族同胞的情感,加強了水族同胞的交流。
可見,傳統的節日是傳承水族馬尾繡的重要傳承方式,傳統節日促進了馬尾繡的文化傳承。
(二)水族馬尾繡技藝的家庭傳承
水族馬尾繡大部分以家庭傳承為主,主要是家里的長輩把繡制馬尾繡的技藝傳給晚輩,由長輩傳遞刺繡技藝,年輕的水族青年在長輩的指導下學習馬尾繡的繡制方法。在過去,水族的著裝是自給自足的,村寨里很多的水族婦女都會穿著自己制作的衣服,在服飾上繡制精美的圖案。水族青年女孩大部分都會跟著母親學習馬尾繡的技藝,學習制作自己富有特色的水族馬尾繡嫁妝。
水族家庭的傳承方式使不同村寨各具特色的水族馬尾繡的繡制技藝得到傳承,而且把珍貴的馬尾繡制作技藝和成品保留下來。家庭傳承的方式幫助年輕一代的水族青年認識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讓青年的水族女孩成為馬尾繡文化的繼承人,從小接觸馬尾繡的技藝,就比較容易學會馬尾繡的復雜技藝。
(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文化傳承
2006年,水族馬尾繡被列入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各級政府也非常重視馬尾繡的傳承和發展,通過扶持工作的開展,帶動了水族馬尾繡的傳承與發展。
目前,三都縣政府做了積極的扶持工作,在政府積極有效的政策支持下,組織開辦了馬尾繡技藝培訓班與活動。通過馬尾繡技藝傳承人對水族婦女進行系統的技藝傳授與培訓,提高了她們的刺繡技能,培養和發展了水族馬尾繡技藝的人群隊伍。同時,也逐漸倡導把水族馬尾繡文化引入校園,很多學校開展了相關的民族文化活動,通過教育推進對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四)市場化與商品化的傳承
水族馬尾繡通過市場化、商品化等途徑傳承了水族馬尾繡的文化,馬尾繡的繡制品通過市場的形式來傳承。通過市場把水族馬尾繡傳播到各地,提供給其他藝術愛好者、收藏者、消費者等,也達到了宣傳與弘揚水族文化和藝術,促進水族馬尾繡的文化傳承。
同時,通過市場化的交易也提高了水族繡娘們的收入,有了生活的基本保障,可以更好地傳承水族馬尾繡。現在,隨著商品化開發的發展,人們利用現代互聯網等技術,將水族馬尾繡展示給更多的人,讓水族傳統的馬尾繡文化走向更廣闊的舞臺。
四、水族馬尾繡的文化傳承現狀與發展方式
(一)水族馬尾繡的傳承現狀
水族馬尾繡的傳承和發展,由傳統的家庭傳承模式逐漸轉向多元化的傳承和發展模式。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傳統的家庭傳承方式使馬尾繡的發展面臨著危機,如今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水族馬尾繡的傳承發生很大的變化,人們也對馬尾繡等傳統文化的發展高度重視。
精通馬尾繡技藝的宋水仙、韋應麗、韋桃花等人,作為水族馬尾繡的非遺傳承人,她們對民族文化有深刻的認識和高度的責任感,通過技能培訓和學習,使繡娘們自己學會設計圖搞,繡出精美的馬尾繡的繡品,增添了水族婦女的收入并帶動了馬尾繡的發展。
整體來講,目前水族馬尾繡的傳承現狀比較好,年輕的水族女孩逐漸關注和加入到傳承馬尾繡文化的隊伍中來,學習馬尾繡的年輕人逐漸多了起來,促進了水族馬尾繡的發展,也使傳統的手工藝后繼有人,年輕人的加入對水族馬尾繡的傳承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二)水族馬尾繡的發展方式
當前,水族馬尾繡的發展由傳統的發展模式逐漸的轉向現代化的多元發展模式,例如,有產業化的生產馬尾繡的基地,帶動了水族婦女的就業增添她們的收入,同時也繼承了馬尾繡文化。水族馬尾繡的傳承主要是通過政府扶持、商業化民營企業經營、家庭傳承和其他網絡(如快手直播教學與銷售)等展示宣傳和傳承形式。
政府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的創辦,目前已有多家民營企業經營馬尾繡繡品和水族馬尾繡服裝,發展現代衍生品的馬尾繡民族服裝等。這些服裝和馬尾繡作品受到了國內外游客的喜愛,同時也帶動了當地水族馬尾繡民族文化產業的發展。政府打造的水族文化實驗基地“萬戶水寨”,是馬尾繡文化的實驗基地,備受人們的喜愛。
五、水族馬尾繡的文化傳承與發展策略
在對馬尾繡文化的開發過程中,不僅要開發,更需要進行保護。我們要采取多元的保護措施,使水族馬尾繡文化更好地傳承發展下去,例如對年代久遠的馬尾繡繡品收藏和保護,收集整理與馬尾繡相關的文字記載資料,對水族文化博物館不斷進行擴充等等,讓后人對傳統馬尾繡有所了解,使水族馬尾繡這一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更好的保護。
其次,學校教育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把水族馬尾繡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引入校園,通過學校教育和學習,讓更多的學生了解自己本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青年學生是將來繼承馬尾繡的主體和希望,通過在學校的教育幫助下,讓學生進一步體驗馬尾繡文化,熱愛自己的傳統文化。
除此之外,網絡學習與傳播是水族馬尾繡文化傳承和保護有效的途徑之一,利用現代網絡的便捷,既可以學習馬尾繡也可以推進水族馬尾繡的弘揚與傳承。
六、結語
歷史悠久的水族馬尾繡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它是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水族兒女的文化財富和水族婦女世世代代智慧的結晶。水族馬尾繡文化的目前傳承狀況比較好,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開辦了培訓班和建設了生產企業等,開拓了馬尾繡的市場。
同時,水族馬尾繡的傳承方式,也從傳統的家庭傳承方式轉向現代化的多元傳承方式,通過系統的進行培訓,繡娘們能夠自已設計和制作馬尾繡繡品。相信在政府的幫扶和廣大民眾的推動下,馬尾繡的發展更加穩定和燦爛。
★基金項目:本文為2018年貴州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非遺保護視域下貴州水族馬尾繡的文化傳承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8521029。
參考文獻:
[1]王燕.傳統手工藝的現代傳承[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6.
[2]申茂平.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
[3]章婧.水族馬尾繡エ藝特征及傳承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3.
[4]丁朝北.淺談水族馬尾繡[J].民族藝術,1994(02).
[5]潘小爽.從水族馬尾繡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J].中國民族博覽,2015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