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樂星
【摘 要】 中華武術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武術操是由國家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共同創編的,以廣播操為表現形式,以傳承武術和國家傳統文化、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為指導思想,增強我國青少年身心健康為目地的一種體育鍛煉形式。武術學習不在于打斗,而在于健身和欣賞,武術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學習體育興趣,促進他們的身心發展,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小學武術教學是通過武術教學實踐,不斷總結和發現新規律,不斷改進和充實教學與訓練的方法。根據少年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來進行系統的、科學的訓練,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 健身 ?興趣 ?教學 ?武術
一、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習欲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習初期,對學生進行引導很關鍵。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學好武術操的欲望,為今后順利完成教學打下了良好基礎。在武術操教學中,如:第六節擰轉運動,1—2拍“并步擺掌”,教師可以提示,“少林和尚,阿彌托福”引起學生的注意,讓學生聯想到少林武功”;再如:第七節俯仰運動,3—4拍“馬步展掌”,教師提示“我是黃飛鴻,我……打”讓學生聯想到影視功夫片《黃飛鴻傳奇》中黃飛鴻常用的招牌動作。通過武術操中第一節“起勢”1—2拍中的“左顧右盼”;第五節“側展運動”3—4拍中的“震腳,砸拳”;第三節“開合運動”中的“哈哈”以及第四節“踢腿運動”中的“呼”等動作和呼號來提高學生練習武術操的興趣和“精、氣、神”。
二、分解動作講解形象教學
在教學講解時,形象化分解動作講解是小學生武術操教學的核心。針對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的特點,在選擇教法時要體現小學生的學習特點,要注意講解的形象化、趣味化。武術中的術語較復雜,小學生不容易理解和接受,所以要將術語和動作名稱形象化、趣味化。教學中教師應先給學生示范整套武術操,通過教師標準的示范激發學生對武術操學習的興趣。然后利用分解教學,先采用動作名稱提示法進行教學,在用口令教學學習掌握。每節課學習1—2節操動作,遇到復雜的動作安排1節操的學習。每節課在教授新的武術操動作之前對上一節課學習的武術操動作進行復習。通過教師口令,師生口令,教師說動作名稱,學生作出相應動作的教學法教學。學完3節進行一次階段性復習教學,利用口令完成在和音樂。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把口令法和動作名稱提示法相結合的學習方法開展教學。整套操教授結束,教師采用無聲做操法、學生口令法,教師動作名稱提示法進行復習鞏固。
三、注重教師的教學示范
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熟練地演練動作,而且還要具備一定的教學經驗及示范能力。也就是說,在教的這些動作中,哪些動作用何種教學方法,是鏡面、背面、側面、斜面還是上下分解、左右分解、整體教學等,如何使這些動作都有一個最佳的呈現給學生的方式。如教學原則中的“鏡面示范”,通俗說就像一個人在鏡子前做動作一樣,左手是“鏡子”中右手的動作,而右手則是“鏡子”中左手的動作。在面對學生做示范時,由于武術中某些動作角度的關系,教師不能采用“背面示范”,而只能采用鏡面示范。像簡單的師生問好時的“抱拳禮”動作,教師面對學生說:“右手握拳左手掌”時,其實他的動作是“左手握拳右手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正話反說”。而對鏡面示范能力的掌握及講解是衡量一個教師教學優劣的關鍵所在。所以,作為小學武術教師除了對所教的套路內容熟練以外,配合這個套路的示范面的運用、教法的采用、及示范點的選擇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教師在課前課后做大量的準備工作。教學中采用集體教學形式開展武術操教學。
四、注重習慣的養成
為了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學習中牢固掌握武術基本知識和眾多的套路動作,除了要求教師認真備課、詳細講解、示范,要求學生認真學,多練習外,還應注意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課前培養學生認真閱讀教材的習慣,以便了解下次課要學習的內容。對課中的重點、難點提前預習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課中教師在進行動作示范時,要注意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習慣,讓他們切實把握每個動作的結構和完成順序,特別是一些細微的手法變化更要認真加以注意,從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動作運動表象,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特別是對較復雜的動作,在講解后不要直接進行示范領做,而要將動作以先慢后快的速度示范進行幾次,使學生通過認真觀察,進一步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之后再進行示范領做。武術教學中,動作學會之后,學生必須經過親自實踐,反復練習,才能較快地掌握動作技術,并得以鞏固和提高。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武術教學中不能滿堂灌,而要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練習以使其消化,吸收課堂所學的內容。上課時學生只有把聽到教師對動作的技術講解和看到的動作示范通過大腦的思維有機地聯系起來,才能較快地領會動作含義和掌握動作技術要領,特別是難度大的技術動作,如果不動腦筋,而一味地蠻練、死練,不僅會消耗不應該消耗的力氣,而且還可能將動作學走樣,從而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因此,要培養學生善于思考的習慣,使其想練結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注重安全
在課堂教學當中要注意學生的安全問題,因為學生處于生長發育中,其骨骼及軟組織易受到損傷,所以,在課堂的組織及實施中,要把安全放到首要的位置。沒有安全性的武術教學,是危險而難以實施的。也就是說,安全是學生學習武術的首先要注意的問題。武術教學中要著重于對武術技術的傳授,以及在技術當中與道德品質的塑造結合起來,讓學生安全地練武術,使他們安全地感受國術的魅力。
總之,武術教學只有合理、科學地安排才能讓小學生在練習武術時,產生健康、積極的情緒,適應兒童心理和生理的發展,達到很好的完成教育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吳悅.武術操教學的有效方法與要求[J].中國學校體育,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