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錦和
【摘要】計算是小學數學學習的重要基礎,學生只有具有高水平的計算能力,才能真正地學好數學。小學生本身缺乏足夠的計算興趣,對各種計算方法、技巧的掌握和運用有所不足,沒有形成良好的計算習慣,導致他們的數學計算能力難以得到有效的提升,也對小學數學的教學進程順利高效推進造成了不小的阻礙。本文從數學計算興趣、良好計算習慣、運算法則、口算能力和估算能力等方面,對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提升辦法展開探討。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運算法則
課程改革是整個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是扎實有效地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之一。數學是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現在許多國家在基礎教育發展戰略上,都把數學教育作為公民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將其擺在突出的位置。計算是人們生活、學習、科學研究和生活實踐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數學方法, 也是人們認識客觀世界和周圍事物的重要工具。計算是離不開數與計算的,空間形式及其關系要量化也離不開數與計算。根據平時的作業以及單元測試和期末測試的質量分析情況來看,發現我校的學生在計算方面普遍存在速度慢、方法不靈活等因素,從而造成學習質量參差不齊。因此,為了提高小學生對計算的興趣,靈活運用各種運算定律,快速、準確進行計算,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在基礎階段,學生如果沒有扎實的計算能力,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還阻礙了學生的思維發散性和創造性。因此,教師必須對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培養加以重視,并在實際教學中多多嘗試和探索行之有效的培養方式。
一、激發學生數學計算興趣
對小學教育而言,激發學生興趣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保障教育效果的重要前提。要想提升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就必須先激發學生對數學計算的興趣,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計算,并在不斷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逐漸掌握科學高效的計算方法,從而提高他們的計算水平。不過數學本身是一門極為抽象的課程,數學計算對大部分小學生而言往往也是抽象、復雜、困難的代名詞。而小學生天性喜歡有趣的事物,這意味著他們很難僅憑自身的天性而產生強烈的數學計算興趣,必須依靠教師的合理刺激、引導和激發。教師應當充分意識到學生天性與相應的數學計算興趣培養之間的矛盾,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種事物進行引導,以生動形象的內容激發學生計算興趣。例如,在教學“除法”相關內容時,由于除法這個概念對小學生而言理解較為困難,他們往往難以形成強烈的興趣,缺乏主動進行除法計算練習的意愿,不利于他們計算能力的提升。教師要以生活中的各種實例作為教學案例,通過分蘋果、數動物、裝貨物等與除法息息相關的實例,讓學生在解決生活問題的過程中逐漸了解除法計算的應用性,從而強化他們的興趣。
二、培養學生良好計算習慣
小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來自于計算的準確率,只有計算結果足夠準確,那么計算才具有意義。要提升小學生的計算準確率,那么就應當加強對他們良好計算習慣的培養。良好計算習慣貫穿于整個計算過程,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當引導學生在此過程中遵循相應的要求和規范,促使學生在不斷練習中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促進計算準確率的不斷提升。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進行引導、點撥、規范和糾正,通過長期的堅持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例如,在教學“方向與位置”相關內容時,雖然這一部分的內容主要是關于方向和位置的,但是在相應的習題中也會出現一些計算問題,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良好計算習慣的培養。教師以學校和圖書館為例,對二者的方向與位置進行講解,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究從學校到圖書館的行走路線,通過各段路程相加來得到最終的路程長度。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現圖書館和學校之間的地圖,并用數字對各路段長度進行標注,要求學生進行計算,并在學生計算過程中著重強調對各路段數字的準確性進行檢查,嚴格規范計算過程,讓學生在計算結束后進行驗算,從而實現貫穿計算全過程的良好計算習慣培養。
三、確保學生熟練掌握運算法則
小學生由于邏輯思維能力較弱,同時對知識的運用嫻熟度不高,這導致他們在進行計算時很容易忽視忘記和弄錯各種運算法則,使數學計算的準確率和速度都難以得到有效保證。與之對應的是學生數學計算能力也無法有效提升。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加強對學生數學運算法則的學習和理解,加強引導,讓學生能夠在科學的方法指導下快速提升計算能力。例如,在進行“加與減”相關內容的教學中,涉及到大量加法與減法的計算問題,教師需要在此過程中不斷強化學生對整數加法計算法則以及整數減法計算法則的掌握和運用,確保學生能夠正確熟練地運用計算法則并保障計算質量及效率。在進行加法計算時,學生必須嚴格按照相同數位對齊,從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一的基本法則;而在進行減法計算時,則需要嚴格遵循相同數位對齊,從低位減起,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就從它的前一位退一做十,和本位上的數合并在一起,再進行減法計算的基本原則。只有如此,才能保障加法和減法計算的準確率和效率。
四、加強學生口算和估算能力的培養
簡便計算是小學生在進行數學計算中應當掌握的重要技能,這對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有著巨大的幫助。教師應當在低年級就加強對小學生口算和估算能力的培養,為他們的計算能力提升打牢根基。不過數學教材中的口算速度較為有限,難以完全滿足實際教學需求,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實際情況自行編制口算題目,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針對性的口算訓練,同時引導學生通過先估算再計算的方式來提高估算能力,培養良好數感。例如,在教學“生活中的大數”相關內容時,教師以生活中常見的各種較大的數目引導學生進行計算,編制相應的大數目口算題目,鼓勵學生進行估算,實現對學生口算及估算能力的同步培養,促進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學生在反復計算練習中逐漸掌握了計算的方法與技巧,不僅提高了計算的效率,還保障了準確率,這讓他們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不被拖后腿,從而更加高效地進行學習與探索。
綜上可知,培養與提升學生數學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由于小學生的天性、知識和經驗等方面的影響,導致他們的數學計算能力往往較差,培養難度也較大,必須依靠教師以科學有效的方式進行適當引導。教師必須準確把握學生的身心特征,同時理解對學生數學計算能力培養的難點所在,掌握要點,不斷探索具有高度實踐價值的有效方法,來促進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葉裕明.小學數學計算能力提升方法[J].山海經:教育前沿, 2019(007):1.
[2]王秀紅.小學數學運算能力的提升策略之我見[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5(2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