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昱至
摘要:在初中階段,生物既是一門基礎學科,又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由于教學方式的落后以及教學觀念的傳統,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存在較多的問題,導致初中生物教師教學水平明顯降低。為避免教學枯燥乏味,教師需要采用多樣化的方式進行教學,進而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更好地理解知識,并能夠靈活地運用。
基于此,本文章對淺談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實驗教學法;初中生物教學;運用
引言: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得到了更大的重視,教學方法也在不斷的更新和完善,其中實驗教學法已經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歡迎。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實驗教學法的應用效果較好。實驗教學法不單單有利于初中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還能幫助學生提高對于新知識的探究能力。
一、實驗教學法運用到初中生物學習的重要性
(一)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
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身心發展的轉折期,很多學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為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需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強化和學生之間的溝通,當然這種溝通也是需要一定契機的。教師必須設計一些互動教學環節,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這樣教師也能從與學生的交流和互動中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進一步調整教學結構。實驗教學是生物教學的重要方法,教師在教學中設計實驗教學這一環節,利用實驗的趣味性和實踐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快速融入教學活動中,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增長知識,還能與教師進行互動和交流。
(二)可以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生物教學中,一般都是由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對學生進行生物知識的教授和灌輸,讓學生進行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和探究。這種教學過程太過單調,很多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都不高。而實驗教學法講究師生互動,重視學生在生物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要求學生在生物學習中進行自由探究,可以給學生極大的獨立空間,從而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實現生物教學的順利發展。
二、我國初中生物教學的現狀
(一)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
受我國傳統考試制度的影響,在大部分初中生物教學活動中,學生無法真正發揮主體作用,其主體地位容易被忽視。生物教師仍采用“傳統講述”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生物學習成績不均衡,仍根據學生學習成績評價學生,沒有按照實際教學活動中學生的真實掌握情況設計教學方案,忽略了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時,在課堂中,教師沒有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時間和自我展示的平臺,導致生物課堂缺乏趣味性。傳統教學模式阻礙了初中生物教學的發展,限制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二)教學方式單一
在新課改背景下,仍然有很多教師課堂上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備課、上課、布置作業都缺少新意,教師缺乏與學生的良性互動,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
三、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分析
(一)鼓勵學生自己做實驗
除了課本上安排的實驗課題,教師可以鼓勵大家在生活中多做一些實驗,解開對學生的束縛,開拓學生的思維,在平時的生活中能善于發現生物學的特點,多給與學生鼓勵,失敗是成功之母,不要害怕學生失敗,每一次失敗可能是學生通往成功路上的基石,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幫助學生確立實驗題目,在有學生失敗的時候,多給與學生正確的指導和意見,幫助他們總結經驗教訓。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實驗更能增加學生對于生物的學習興趣。
(二)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物學科作為一門自然學科,和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而且我們需要知道,任何學科的學習都是為我們的生活服務,為我們的生活幫助。所以作為初中階段的生物教師,我們在教學的時候,千萬不可以脫離了生活實際,需要去聯系生活,進行教學。而且在初中的這個學習階段,學生大多數第一次接觸生物這門學科,可能會帶有比較大的疑惑。聯系生活實際教學,我們可以有效的去解決學生的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惑,另外,聯系生活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對于生物這門學科產生豐厚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生一旦產生的學習興趣。就能夠更加主動地自我提升,自我學習。學習具有自主性,這在今天的教學過程中十分的有必要。
(三)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體現實驗活動情景
實驗能夠幫助學生了解生物知識的探究過程,驗證生物科學的發現及應用,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因此,教師在實踐教學中,應盡可能引導學生獨立學習與思考。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究實驗“二氧化碳對光合作用是必要的嗎?”時,可以讓學生分析探究綠葉在光照下是否能夠產生淀粉。學生在實驗探究后,教師再組織設計方案展示,引導學生派小組代表進行發言,并介紹該方案的好處。在此基礎上,班內的學生都會積極踴躍參與其中,通過小組評估調動學生的創造思維,進一步促進學生更好地思考與探索,讓學生在實踐探究的過程中了解創新。又如,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這一實驗時,可以讓學生對統一單子葉植物遮蔭與非遮蔭片區域處,滴碘液進行檢測,如果學生操作發現葉子變藍,則代表有淀粉,如果不變藍則代表沒有淀粉。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索,讓學生鞏固最初掌握的知識點,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和認知。
結束語:
總之,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科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去發現、思考及解決問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的高度結合,以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能力,最終提升初中生物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李玉東.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研究,2019(27):94-95.
[2]彭曉梅.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分析[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學素質教育創新研究大會論文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29.
[3]劉鋒利.基于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分析[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區域優質教育資源的整合研究”研討會論文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