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雪平
摘 要:隨著大數據在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基于大數據技術的企業財務管理變革需求也應運而生。針對現階段財務管理中存在的部分問題進行分析,利用大數據技術提出相應的轉型建議,以適應新經濟模式下的財務管理需求,實現財管管理模式的創新。
關鍵詞:大數據;財務轉型
一、信息化下財務工作的變革及現狀
二十一世紀以來,會計工作已經從全手工記賬過渡到會計電算化模式,已經大大改變了九十年代傳統的全手工記賬方式,相較于傳統,在數據上的提取更便捷,解放了一部分的人為工作。但仍有相當一部分工作還是靠人工在錄入,特別是在原始憑證的錄入,人為的審核 、確認、計量等,應該說會計電算化僅僅把人工的數據錄入后,自動生成了報表,實現的信息化只完成了后面的一部分工作,且軟件系統 基本處于孤島模式,受制于服務器硬件的存儲容量、處理的速度、功能等,難以滿足現代市場經濟瞬息萬變的當下,為決策者提供及時、準確、有效的依據,制約了財務管理的作用發揮。
二、大數據時代對財務轉型的影響
(一)大數據時代對財務信息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傳統模式下,企業利用復式記賬法,僅對經濟活動的數據信息進行記錄,轉為憑證,由電算化形成總賬、明細賬,最后形成報表后對外申報。對崗位的財務信息向高層匯報也是基于對外的報表,而非多維度的報表信息,賬務處理僅僅是為了做賬而做賬,得到的財務數據不止是延遲的信息和外部需求為主的報表,從而導致財務信息價值不高,不能為決策者提供有用的參考信息。這也正是傳統上的財務部門以及財務工作者在企業中無法發揮最大價值的原因所在。
大數據 、云計算下,可利用多維角度,且在數據存儲及處理能力上有較先進的技術,對海量數據結合企業要求,能夠更真實且完整的形成分析報告,在現代企業發展面臨的高強度機會面前,財務提高信息的可靠性、準確性、相關性,能為決策者提供更有用的價值信息,讓決策者在最短的時間內,利用最可靠的財務數據,作出最優的決策,幫助企業更好地發展,也是對財務部門及財務工作最大的價值肯定。
(二)大數據時代下對財務業務融合提出了要求
現階段下,財務信息的來源多數還是被動的收集、處理、記錄、匯總,由業務部門提供給財務部門,很多數據 和信息不全,財務僅對接收到的信息和數據 加以處理利用,最后形成的決策支持有效性較差,甚至匯報數據 時會形成多部門數據不統一,導致決策者不知道哪一個部門的才是真實的,對財務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擾,而作為企業里本應是大數據匯總中心的財務部門面臨尷尬的局面。
大數據的廣泛應用,就要求多部門數據匯流,在財務工作者專業水平有效利用的前提要求下,對業務、財務部門提供的數據進行有效整合,使原來獨立的數據形成企業自身的數據關系網,串聯各部門關鍵業務數據后,找到數據間的勾稽關系,最后由財務專業人員加以處理形成分析報告。整合后的分析報告不僅可以幫助業務部門在不同周期間加以利用,對現存問題及時調整,同時也能在下一周期計劃作出更為準確的判斷,從而更加精準地實現企業整體的戰略規劃。
(三)大數據時代下對思維觀念提出更高的要求
財務管理的宗旨是將企業價值最大化,企業的價值不是對過去業績的評價,而是將企業未來的價值在現階段的折現預測,這需要思維的轉變,不僅要利用好歷史 的數據 信息,更要在此基礎上,利用大數據的技術、云計算的技術,同時結合企業內部、市場外部、政策法規、行業動態、外來競爭者以及潛在競爭出現等,對未來作一個相對客觀的評估預測,以促使企業健康、穩定、可持續地發展。
(四)大數據時代下對財務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
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對信息數據在時效性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的決策者需要最快最優的信息數據加以利用以洞查市場敏感度,保持前瞻性的眼見。海量數據處理遠非現在一般財務人員能夠完成,AI技術的來臨,能夠更快更準確更標準更高效地完成,基層的財務人員被替代的威脅已勢不可擋,未來的財務人不僅要具有專業的知識儲備,同時還要具備 互聯網、信息技術、財務分析能力,戰略高度眼光,風險控制敏感度,公司治理等的復合型人才。
三、大數據下財務管理轉型的對策
(一)創新財務管理系統,實現大數據大平臺管理
標準化的財務處理軟件,因技術的單向性,無法適應大數據對信息質量精細化管理的要求,企業應加大對信息化方面的投入,軟件開發、系統優化、配套系統對接,數據后臺的硬件投入等,從而打造全信息化,大數據下,信息來源的全面化、系統化、標準化。企業對信息化的布局和投入,直接影響到未來有企業間競爭的優勢排序,信息化與智慧化走在前列的企業,更能看到未來發展的機會,而財務處理的信息化是最能幫助決策者提供有用信息的關鍵所在。
(二)財務職能業務財務融合的轉變
打破財務管理和業務之間的獨立狀態,財務數據 來源于業務部門,兩者是緊密關系,財務與業務部門之間只有達成這樣的一致意識,發揮協同作用,從全面性角度考慮問題,強調實操性的原則。利用大數據背景下,企業信息化技術將數據打通、可取。使業務部門了解數據如何被財務管理。財務人員更深入了解業務流程,將業務數據與財務數據整合,提取有用的部分為業務使用,才能更好地為對方部門服務,提升流程的效率。
(三)建立財務共享中心
集團化、國際化、跨國發展的企業擁有多個子公司或子事業部,在大數據時代,成立財務共享中心,將原先的并不是財務工作轉變為財務內部的專門業務模塊,將集團財務信息統一化管理,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有一定的重要作用。在完善的信息化建設前提下,可以將集團財務信息形成一個大平臺,統一管理財務數據與信息,統一分配,實現資源的集中管理,統一分配,有利于及時掌握最新財務動態,實現資源不浪費,發揮有效作用。
(四)財務人員的升級轉型
基層財務人員向管理型財務人員轉型。財務人員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擁有預算預測分析能力,還要延伸經濟法律法規資本等知識,企業應為財務人員提供培訓的機會,了解外部市場經濟現狀和企業內部情況,行業的信息,同時發揮協調溝通作用,謹記職業道德規范。以適應大數據下的財務人員的轉型。財務人員也要通過不同渠道,吸取最新行業動態變化,了解最新政策,學習相關專業的知識,利用現代化網絡及智慧發展的機遇,使自身整體知識結構更加完善,以適應大數據時代變化萬千的現代社會。
四、結束語
企業應正面分析大數據時代下面臨的挑戰與機遇,通過大數據平臺化管理,提升財務人員管理水平,創新財務管理模式以應對大數據時代帶來的挑戰,順應時代發展,轉變思維方式,以適應新形式下的經濟發展,打造具有復合型人才的財務團隊,發揮決策支持的作用,從而使財務人員與企業共同發展,實現價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