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軍
[摘 要]教師的責任是教育教學,教師的使命是教書育人,教師應更加明確自己的責任。信息技術教學看似簡單卻有著豐富的內涵,本文對現今初中信息技術課堂存在的共性問題及如何轉變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方式方法、提高學生信息技術學科素養等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學習興趣;創新能力;解決問題;信息技術
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以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為核心任務,把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訓練學生的計算思維,提升學生的數字化學習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信息責任感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學習興趣,學生學習才會有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應注重從興趣入手,適時發現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并將課堂還給學生,發揮學生潛在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
一、把握“學”與“玩”相結合的原則
學生在操作電腦時,很多時候是在玩中學會的。但是,如果缺乏正確的引導,學生就會沉迷在電腦中,將學習拋在腦后。我們學校是一所農村中學,學生在小學階段接受的計算機技能教育參差不齊,有些學生在潛意識里把計算機課作為“玩”的課程。教師可以將這種“玩”結合在計算機教學的“學”之中,使學生在“玩”中既學會了知識,又鍛煉了能力。
學生是“學”與“玩”的主體。教師要把課堂的自主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實踐和探索,使學生在玩中學習知識,施展才能。中學生對于單調的練習容易感到厭煩,所以,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游戲和任務,讓學生在學的過程中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完成學習任務,形成創新作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游戲教學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設計與實施
1.游戲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
計算思維是指個體在運用計算機科學領域的思想方法形成問題解決方案的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思維活動。這些思維和方法不僅僅適用于計算機,也適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例如,在上課前應盡量將本課需要的課本、練習本和練習冊等物品擺放在桌子上,以備課上使用,這就是所謂的“預置與緩存”。計算機的知識繁多,不易于理解和掌握,如果教師按照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學生會覺得學起來沒有動力,產生厭學情緒,更不用談計算思維的培養了。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精心設計形式多樣、新穎有趣的教學游戲,從而使學生一開始就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例如,初中信息技術教材中“文件的移動和復制”,該內容是教材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教師可以準備一個學生喜歡的益智游戲,啟動游戲需要若干個文件,其中有幾個是關鍵文件,必須放在同一文件夾下。但是,教師事先把這些文件存放在不同的文件夾內,必須把這些文件夾中的文件復制(或移動)到同一文件夾中,才能打開游戲。因此,想玩到游戲的學生必須學會文件的復制和移動操作,這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教師就可以開始教學了:首先,讓學生發現問題,對文件進行操作時有多個選項;其次,提出問題,復制和移動的概念;最后,讓學生應用計算思維來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是漫長的過程,在進行信息技術的教學時,要反復進行練習和操作,讓學生形成這種思維模式,學生在以后遇到問題的時候也會很自然地運用這種思維去解決問題。
2.游戲激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游戲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訓練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因此,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重視對游戲教學法的研究和開發。游戲教學法是愉快教學法的一種,是教師借助健康益智性的游戲來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求知欲望,能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技能,使學生在激烈的競賽中無比興奮,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信息技術知識,提高能力和素養。采用游戲教學法時,可以讓學生自由自在地“玩”電腦,努力讓學生在游戲中獲取知識,這樣對教師備課的要求會比較高,教師在選擇游戲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學生的游戲,更要強調趣味性、益智性、創新性和學習性的功能。
游戲對中學生有著很大的吸引力,教師可配合教材內容,適當地“投其所好”,利用一些趣味性與邏輯性強的小游戲作為“獎勵”來激發學生的興趣,這也是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的好辦法。例如,在完成課堂操作內容后,學生就可以玩老師預先準備好的小游戲,如趣味迷宮、智慧拼圖和答題過關等游戲,這些富有童趣的游戲不但可以使課堂氛圍更輕松,而且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深受學生的喜愛。
3.任務驅動,培養學生數字化學習與創新能力
在教學中,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常用的“任務驅動”教學法來指導學生的數字化學習。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長和認知結構等來自主組織教學內容,利用任務游戲優化教學結構,將“玩”的內容設計成一個一個的任務,按照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的原則,引導學生在完成“玩”的任務的同時獲得知識。例如,在講授《中國航天工程》一課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課前制作的海報,引起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對海報的制作產生強烈的好奇心,隨后教師布置闖關任務,每一關都安排一個小任務,讓學生利用電腦中的資源,運用多種方式制作海報,使他們能夠運用多種手段查找相關資源,完成海報的制作。
三、游戲教學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應注意的問題
1.安排的游戲要適當、適度、適時
游戲是為教學服務的,必須與教學密切相關,在設計游戲時,要充分考慮教學的實際需要。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宜通過游戲實現教學目的,要選擇適合初中生特點、符合教學要求、符合教學內容的游戲,要嚴格控制課上的游戲時間,不能因為游戲環節而打亂教學計劃,更不能影響正常的教學進度。
2.保持課堂的嚴肅性
信息技術課是嚴肅的,游戲的趣味性容易使學生陷入其中而忘卻學習任務,教師必須發揮主導作用,積極監督游戲過程,合理安排游戲時間,不能讓游戲的娛樂性掩蓋課堂的嚴肅性。
3.游戲教學后要及時給予小結評價
除了正確引導學生進行游戲的練習和開展適宜的游戲競賽外,在游戲結束時,還應給予準確的評價:評出勝負,表揚先進,指出不足,及時改正錯誤。這一環節也可由學生整體評議,但不管怎樣,應做到準確、公正、客觀和全面,這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和游戲的效果。
四、信息技術課上控制課堂的幾點方法
運用游戲教學法雖然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也因為游戲的因素給控制課堂增加了難度。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問題以及問題產生的不同場合,及時給予相應的啟發性指導或提供相應的操作指南,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控制好課堂是上好信息技術課的必要因素,特別是在進行游戲教學的環節。
1.明確要求,制約行為
教師在教學前要對學生有明確具體的要求,比如,對于在教師明令要求停止操作時還在玩游戲的同學,教師可以取消該同學下一環節教學中的游戲權限,讓其只能觀看其他同學操作;同時,要制定規則來約束行為,學生要在規則允許的范圍內開展活動。
2.及時處理好突發事件
學生偶爾會出現不注意聽講和搞小動作的行為,教師要及時提醒,特別是在游戲環節,很多學生喜歡與同伴分享自己的游戲心得,因此,課堂很容易就會非常嘈雜,出現不好控制的局面,遇到這樣的問題,教師應及時制止,并快速解決,暫時解決不了的課后解決,不能影響正常上課。
3.教師要有親和力
教師要讓學生感到敬佩,讓學生對教師產生敬愛感,這需要發揮教師的個人魅力,要引導學生按教師指引的方向努力,這樣的做法比“壓制”和“強迫”學生學習更有意義。
4.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
每個人都有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和消極的負能量,教師應努力調動學生的正能量,關注學生,看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關注每一名學生的點滴進步,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公平性,體會到回答問題成功后的喜悅及成就感,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
總之,教師在課堂上要隨時保持飽滿的熱情,用一些小技巧,有目的地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氛圍,運用豐富多彩的學習形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帶來的樂趣,從而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參考文獻:
[1]於紅中.現代教學設計精要[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11.
[2]邵清艷.教學設計技巧與藝術[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黃明輝.中學教師課堂教學技巧與方式[M].沈陽:白山出版社,2012.
[4]廖麗芳.教師課堂教學技術與藝術[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責任編輯 馮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