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秀溪 張友明

5月30日這天雖然是星期六,但崇左憑祥市第一小學學生黃崇恒一大早便起床了,因為他要和同學們跟著解放軍叔叔走邊防、看國門?!盎顒忧耙煌砦遗d奮了一個晚上!那天雖然太陽比較猛,但大家都很高興。聽解放軍叔叔講發生在憑祥的歷史故事,用手觸摸著界碑,我們都很有感觸?!秉S崇恒說。
讓學生在走中學、在看中悟,這種新型的體驗式學生德育方式,是憑祥市近年來探索學生德育工作的新嘗試。憑祥位于中越兩國邊境線上,是祖國的“南大門”,地理位置獨特,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紅木之都”,著名歷史事件鎮南關大捷就發生在這里,擁有豐厚的自然、歷史和社會文化資源。
“為了充分利用好這些資源,我們引進了生態體驗式教育理念,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樹立崇高理想,培養愛國情懷,提升道德品質。經過幾年的實踐,取得了很好的育人效果?!睉{祥市教育局局長何彬如是說。
不一樣的德育課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在《時間都去哪兒了》的歌聲中,憑祥市第一中學的學生和家長看著沙畫短視頻,共同參與了這堂主題為“爸爸媽媽的愛”的生態體驗式德育課。
短視頻播放結束之后,家長們面對面坐成一排,赤腳為學生們“鋪”了一條“生命之路”,學生們則隨著音樂在這條“生命之路”上行走,完成課堂游戲“走過生命之路”。游戲過程中,教室的窗簾全部拉上,燈也關掉,教室里黑沉沉的,家長們都蒙上了雙眼,家長和學生全程無交流。游戲結束后,學生與家長才可以交流游戲體驗,隨后教師又組織學生、家長觀看《天堂午餐》視頻,最后大家共唱《感恩的心》。
“這樣的課堂對我的觸動很大。以前,我們經常說要孝順父母、體諒父母的辛苦,但感覺比較抽象,過后很容易忘記。但是在生態體驗式德育課堂上,我和爸爸媽媽親密接觸,敞開心扉交流,感受到了他們的辛苦,也感受到了他們對我的愛,這讓我非常感動,印象非常深刻?!睉{祥市第一中學學生盧曼藝深有感觸地說。
如今,像《爸爸媽媽的愛》這樣的生態體驗式德育活動課,在憑祥市第一中學已經常態化,這是憑祥市引進生態體驗式教育理念推進學生德育工作改革的一個縮影。2014年,憑祥借著崇左市實施“基礎教育質量提升工程”的東風,在廣西教育學院的牽線和指導下,與中國生態體驗教育學術委員會達成合作協議,促使生態體驗式教育理念在憑祥落地。
生態體驗式教育理念對于憑祥市的教師而言,是一種較新的教育理念。采訪中,當地教師告訴記者,起初他們對這一理念只有一個模糊的印象,至于如何操作、如何落實“真不知從何處下手”。“那時候,有些老師甚至有抵觸情緒,覺得這種方式效果不大,還浪費時間,影響正常教學。”憑祥市連全小學教師何小霞說。
教師們存在種種疑慮,關鍵是不知如何操作。于是,憑祥市把教師培訓擺在了學生德育工作改革的突出位置,邀請中國生態體驗教育學術委員會劉驚鐸、姚亞萍兩位教授作為培訓導師,通過定時線下培訓和不定時線上培訓的方式,從生態體驗式教育理念的內涵、課堂操作落實、活動研發和活動體系構建等方面,對本地教師進行全方位的培訓。
何小霞告訴記者,教師培訓也采用了生態體驗的方式,即首先由劉驚鐸、姚亞萍兩位教授進行理念的闡述,然后參訓教師分為多個小組,在培訓導師設計的情境中,親身體驗和感受,不知不覺中就學到了這一模式的理論內涵和操作方法。“這種培訓方式既有趣又有用。通過親身體驗,我深刻了解到生態體驗的關鍵是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以一顆童心體驗學習的生成過程,以此達成學習知識、養成良好品格的育人目標。”何小霞說。
經過系統的培訓,生態體驗式教育理念已深入憑祥市師生的心中,并逐漸生根發芽。如今,這一理念不僅在該市中小學德育課堂上運用,有些教師還嘗試將其引入學科教學中。比如,何小霞講授關于人的表情的英語單詞時,不是簡單地教學生讀,而是通過創設“做表情猜單詞”情境,讓學生對表情單詞有直觀的體驗,加深了學生對相關單詞的印象,有效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我覺得,生態體驗式教育理念改變的不僅僅是學生德育工作,還改變了我們的課堂教學生態和育人理念。”作為憑祥市第一中學推進生態體驗式教育的負責人,該校副校長黃海禮對于學校的新變化深有體會。
目前,憑祥市不僅研發了系列生態體驗式德育活動課,還研發了生態開學典禮、生態畢業典禮、生態家長會等活動。由于生態體驗式德育成效顯著,2019年中國生態體驗教育學術委員會研討會暨第24屆國際論壇在憑祥市舉辦?;顒悠陂g,憑祥市第一中學、憑祥市高級中學的教師們,與來自河南、湖北等地的名師同臺競技,執教的《生命之路》《我和我的祖國》展示課獲得了與會人員的好評。
“憑祥孩子游憑祥”
“其實,我們早在2008年就在一定程度上實踐生態體驗式教育理念了,只是那時候我們還不知道有這個理念,也沒有形成一個體系?!焙伪蛘f。
何彬口中所說的活動,是憑祥市組織開展的“憑祥孩子游憑祥”活動。憑祥素有“中國南大門”之稱,具有邊境獨特的戰爭歷史文化古跡和風土人情,這些都是開展學生德育工作的優質素材。為了充分挖掘這些素材的育人價值,“憑祥孩子游憑祥”活動應運而生。
2008年,憑祥市教育局下發通知,要求各學校充分利用“三月三”、端午節、國慶節及周末、寒暑假時間,根據本校實際、結合學校周邊資源,積極開展“憑祥孩子游憑祥”活動。關于游覽內容和形式,通知中并沒有提出具體要求,只是要求各校在每學期開學前擬定本學期活動計劃,然后提交教育局備案,以規范各校的工作管理。至于每一次活動游覽的地點、路線等,則由各校自主確定。
為了讓師生們游得放心、游得舒心,憑祥市的各個收費景點均免費對本地師生開放,且對于旅游過程中產生的諸如交通費、伙食費等費用,均由本級財政承擔,以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參加。“我們去過友誼關,去過萬通物流園、友誼關電子口岸、憑祥綜合保稅區,了解了憑祥悠久的歷史文化,也看到了近年來國家經濟、科技的迅速發展。我為自己是一個憑祥人、中國人而感到驕傲!”憑祥市夏石鎮中心小學學生余夢嘉說。
在開展“憑祥孩子游憑祥”活動的最初幾年,活動的育人效果并不是很明顯,不少學校組織的活動流于表面,基本就是組織學生“到景點看幾眼,然后拍個照”便了事?!澳菚r候,感覺也沒多大效果,而且還浪費時間,漸漸地就有些學校不想組織了,還有一些家長也到學校提出了反對意見?!被叵肫甬敵醯那闆r,憑祥市夏石鎮中心小學校長程高隆仍感慨良多。
面對問題,憑祥市教育管理部門一直在尋找解決辦法。2015年,生態體驗式教育理念在憑祥落地后,撥開了遮蔽“憑祥孩子游憑祥”活動深入開展的“重重迷霧”。該市開始探索以課程的形式,構建將游、學、思融為一體的活動課程體系,學生德育工作迎來新的發展時機。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研學旅行”工作逐漸在全國推開,憑祥市以此為契機,將“研學旅行”與“憑祥孩子游憑祥”活動有機融合起來。
此后,“憑祥孩子游憑祥”活動不再是過去簡單的“游”,而是呈現出“游前有主題、有任務,游中有記錄、有研究,游后有展示、有分享、有反思”的新面貌。在每次活動前,各校都會擬定活動主題、學習任務,并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學習任務;在旅行過程中,學生可通過拍照、錄視頻、繪畫、文字等形式進行記錄,并結合自己的學習任務收集相關資料;旅行結束后,各校各班召開“憑祥孩子游憑祥”活動主題班會,學生可通過PPT演示、情景劇表演、調研報告等形式,暢談參加活動的感想和體會,而全市則組織開展關于“憑祥孩子游憑祥”活動的征文、書畫、攝影比賽,編印“憑祥孩子游憑祥”學生優秀作文、書畫攝影作品選集。
“在旅行過程中,學生帶著問題和任務參觀各個景點,在親身體驗中尋找問題的答案、完成自己的任務,進行更有深度的學習?,F在,我覺得師生們的精神面貌大有改觀!有些學生不僅在憑祥本地旅游,還走出廣西,視野變得越來越開闊了?!睉{祥市連全小學校長何飛業說。
如今,“憑祥孩子游憑祥”活動已成功舉辦了11屆,參與人數達30 870人次,編輯出版了學生優秀作文選集5冊,活動不僅深受師生喜愛,還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2017年,憑祥成為“全國首批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獲得50萬元獎補經費。
構建特色德育活動體系
“愛國、愛家、守邊、固邊”,始終是憑祥市開展學生德育工作秉持的核心理念。對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學生來說,這些概念略顯抽象。“如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些概念,將愛國、愛家鄉的精神種子播撒到學生心中,并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一直是我們推進學生德育工作需要解決的問題,而生態體驗式教育理念為我們拓寬了視野、提供了思路?!焙伪蛘f。
在生態體驗式教育理念的引領下,憑祥市進行了構建特色德育活動體系的嘗試。憑祥地處中越邊境,是我國“南大門”的軍事要地,愛國主義教育對于這里的師生而言顯得尤為重要。為此,該市教育系統研發了“邊關孩子進軍營”活動。每年,廣西邊防部隊友誼關邊檢站國旗護衛隊都會走進當地學校,與學校師生共同開展以“情系紅領巾,攜手踐行中國夢”為主題的慶“六一”系列活動。活動中,邊防官兵為學校師生講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以及與國旗、邊防有關的故事,增強中小學生的愛國情感和國防意識。
憑祥市各中小學校也會組織學生到軍營,與士兵共同開展文藝表演活動,讓學生體驗軍隊的日常訓練,接受部隊的紀律教育,了解先進的軍事技術,等等?!拔覀內ミ^金雞山的一個連參觀,聽了連隊官兵踐行軍隊核心價值觀和習武強能的介紹,觀看了連隊官兵的訓練,還看了官兵在石頭縫里開挖出的369塊菜地。雖然軍營生活比較艱苦,但他們的精神感染了我?!睉{祥市高級中學學生凌斕娟說。
目前,憑祥市共有18個“軍警+學?!惫步▽ψ?,成為當地開展學生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徑。
與此同時,憑祥市積極創建“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區”,開展了一系列中小學普法教育活動:市公安局選派80名干警到各中小學校掛職法治副校長,通過“一校一警”機制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市人民檢察院選派多名經驗豐富的年輕女檢察官組成“檢察知心姐姐團隊”,到學校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并設立了我區首個青少年犯罪預防熱線——“檢察知心姐姐熱線”,為青少年學生提供法律、心理方面的咨詢與援助;市人民法院舉辦模擬法庭活動時,會邀請中小學生到庭旁觀,讓學生接受法律教育;市司法局、教育局、禁毒辦等部門,每年都會分批組織中小學生到戒毒所進行禁毒警示教育;市消防大隊、交警大隊等部門定期走進校園開展校園安全知識宣傳等方面的普法教育活動……
為了深化普法教育的內涵,提高這一活動的實效性,憑祥市組織司法、教育等部門的專業人員,編印了地方中小學生法治教育教材,將法治教育納入中小學法制課程。經過多年努力,該市中小學普法教育取得了突出成績,有2個單位獲評“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先進單位”、9個單位榮獲“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優秀組織獎”、14所學校獲評全國“零犯罪學?!?、19人獲評“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先進個人”。
在生態體驗式教育理念的引導下,憑祥市積極落實“一校一品”創建工作,幫助各校凝練特色校園文化主題,鼓勵各校積極挖掘本地優秀文化,研發具有少數民族及邊境特色的課程和活動,為學生個性化發展搭建廣闊的平臺,深入培養學生的民族情感,促進學生良好精神品質的形成。憑祥市第一小學教師農春妮告訴記者:“現在,學生越來越陽光自信了,也越來越有禮貌了,懂得尊敬老師、孝敬父母了。我覺得,我們的教育就應該培養這樣的學生。”
經過多年的探索,生態體驗式教育理念已深入憑祥市中小學校師生的心中,該市也在該理念的指引下,構建了豐富的、覆蓋面廣的特色德育活動體系,極大推動了學生德育工作乃至全市教育事業的發展。
“教育發展之路沒有終點。今后,我們將一如既往地狠抓、實抓學生德育工作,同時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基,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何彬信心滿滿地說。
(責編 蔣海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