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趙洋 李蕾


[摘 要]文章將以咸陽市部分高中為例,采用問卷調查法和面談法相結合的方式總結出未來最適宜的教育投資模式和目前網絡補課軟件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法,促使教育經濟發展和教育最大均衡化。在調查網絡補課軟件在咸陽市部分高中使用情況時發現對網絡補課軟件信任程度和使用人數會因為學校教學質量的不同而產生差異。并且目前補課軟件自身也存在數量繁多選擇困難,無法適應所有學生,課后作業無法有效解答的情況。故綜上分析網絡補課軟件仍未做到在課外教育市場百分百份額主要是水平參差不一讓人無法做到完全信服、家庭及老師無法信任孩子長時間上網、信息化未普及這三個大方向,只有通過國家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對網絡補課軟件師資進行有效監管、對家長和學生進行心理上的思想普及、為社會增添更多勞動崗位加大信息化普及才能讓網絡補課軟件真正做到促進教育平衡,提高教育經濟水平的效果。
[關鍵詞]網絡補課軟件;互聯網教育;教育均衡發展
[DOI] 10.13939/j.cnki.zgsc.2020.10.133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讓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是建設教育強國的目標之一。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水平較之前有了巨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也步入了信息化時代,越來越多的新事物通過互聯網走進了千家萬戶。這兩年社會上一直流傳著階級固化的觀點,之所以很多人這樣認為不是沒有道理的,大量優質教育資源掌握在經濟發達地區的富人手中,他們的孩子從小接受著先進的理念并享受著豐厚的物質,相較于普通人他們更加容易成功,但是所有家長都希望孩子可以出人頭地,很多處于小城市的家長清楚孩子所處學校的水平便為孩子在校外報名學習,無形之中增大了本不富裕家庭的生活壓力,而且小城市補課機構的教師能力也普遍不如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教師授課水平,導致了一種“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的局面,所以近兩年網絡補課軟件受到了很多學生和家長的歡迎,其教師絕大多數來自于大城市的價格優勢對傳統補課機構產生了一定的沖擊。
1.2 研究意義
通過文章對網絡補課軟件目前所存在的問題的簡要分析,呼吁國家和網絡軟件運營公司進行一定的監管和改善,提高網絡補課軟件在未來課外補課市場的影響力度,促使更多運營資本加入網絡教育,真正做到信息化時代下的教育均衡。
1.3 國內外研究現狀
1.3.1 國外研究現狀
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基于互聯網的教育模式發展較早,形式多樣化,對于我國網絡教育的發展及完善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第一,健全的網絡教育質量標準。比如,美國網絡教育標準層次分明,包括有效學習、學生滿意、教師滿意、無障礙和成本效益五個層面,它們之間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了網絡教育的質量框架。Cavanaugh C等人提出了網絡教育項目的影響因素,比如學生學習能力、教師質量、課程內容、學習系統設計等,這些因素代表了教育成功開辦需要考慮的關鍵因素,也可以是檢驗的結果。
第二,網絡教育模式多樣性。樊文強,劉曉鏡通過抽取一定比例的美國高校,根據被調查高校網站的結構和內容判斷其網絡教育組織形式,分析美國高校網絡教育組織模式的多樣性的表現與特征。調查顯示,基于拓展教育部門,基于服務管理部門,依托網絡教育同盟組織及以網絡教育為主的新型大學是美國高校四種主要網絡教育組織模式。教學模式是實現網絡教育教學過程的主要形式,技術模式是實現網絡教育的平臺和載體,管理模式是實現網絡教育有序運行的保證,它們各有特點,并相互影響和促進。
1.3.2 國內研究現狀
通過仔細研讀CNKI所載相關文章可知,目前我國“互聯網教育”研究與國外有較大差別。簡單講,我國在利用互聯網教育技術推進中學教育均衡發展的具體方式和策略上側重于“面”,而國外研究側重于具體的“點”,國外研究更加側重從微觀教學設計的角度來提升教學質量,注重互聯網環境下有助于教師教學和學生的教學模式的開發。我國的研究成果大多是發展現狀的研究,從宏觀上描述互聯網教育對中學教育發展的積極意義,具體表現在為更多的人提供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實現地區間的教育均衡兩個方面。
1.4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將主要以問卷調查法對咸陽市部分高中進行調查,在總結出大體的結論后對不信任、較信任、信任三個層次進行抽選與其面談了解他們做出選擇的原因,充分得知市場的當今形勢,對研究網絡補課提供了一定的數據材料。
2 咸陽市網絡補課軟件使用現狀分析及存在的問題
2.1 咸陽市網絡補課軟件使用的現狀
本次調查研究為渭城中學、彩虹中學、實驗中學三所重點中學和百靈中學、民盟中學、秦寶中學三所教育薄弱中學各三十名學生及家長發放了調查問卷,得到的數據如表1所示。
通過一系列的數據調查可知,三所重點中學學生及家長對網絡補課軟件的信任度較高,而三所薄弱中學學生及家長對網絡補課軟件的信任度較低。并且通過與學生與學生家長的交談中可知三所重點中學學生使用網絡補課軟件的人數將近60%,明顯多于三所薄弱中學的15%。并且在訪談中可以發現三所薄弱中學的學生使用人數少信任度低的主要原因是學生課下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不足,學校從未介紹過課外學習軟件,而他們的家長對網絡補課軟件信任度低的主要原因是擔心孩子在他們離開房間時使用電腦瀏覽不良網站以及打網絡游戲等。
三所重點中學信任的學生和家長主要覺得與其到咸陽的傳統補課機構花費上千元跟著水平不高的教師學習10節課左右不如只花幾十元跟著全國名師學習的性價比高,不信任的學生及其家長主要擔心網上教師簡歷的真實性以及老師和學生的互動性低。
而網絡補課軟件在使用一周后的好感度也從家長學生中得到了確切情況,如表4所示。
從調查數據可以看出,學生和家長對網絡補課軟件的使用滿意度較高,主要是很多學生覺得軟件上的老師授課方式新穎,上課熱情度高,相比于曾經接觸過的補課機構要好很多。
2.2 咸陽市網絡補課軟件使用中存在的問題
(1)網絡補課軟件繁多,學生選擇困難。目前互聯網上學生使用人數較多的網絡補課軟件有猿輔導、學而思、新東方網上課堂等,然而在百度搜索上打出網絡補課軟件所出來的推薦就有1022條。據了解除了國內幾家比較大的網絡補課公司有嚴格的選聘教師制度,絕大多數小公司由于實力差,招不到名師便招聘一些在校大學生冒充老師講課,導致教學質量遠遠達不到標準,網絡補課軟件水平參差不齊。
(2)無法適用于所有學生。網絡補課軟件如猿輔導的經驗模式為學生使用支付寶微信付款后軟件便允許學生進入課程聽直播課,上完直播課或者錯過直播課后可以無限次的聽課程回放,對于學生是否在規定時間進入課程學習該軟件并沒有做到監管,致使很多學生因為相信自己可以在有時間的時候聽回放,而懶于聽直播課,然而大多數情況下能夠真正去聽回放的學生不到30%,并且在上課過程中還存在老師講課語速過快或過慢,學生在反饋時老師因為學生水平參差不齊而無法照顧個別人的感受的情況。
(3)上課后作業無法得到有效解答。在與學生交談的過程中得知網絡補課軟件的老師在上完課之后便不再對學生進行課程答疑,即使本堂課內有無法理解的題目也只能回學校詢問自己的老師,猿輔導在這一方面做得相對較好,為系統班學生建立班群,有專門的助教在規定時間內解答學生疑問,一般猿輔導系統班在初期一個班里會有5000人左右,最后為了提高答疑效率減少到了每個班1000人,可是群里一般只會配備一名助教,在面對如此大量的學生提問往往會顯得力不從心,導致很多學生的問題無法有效解決,教學質量無法繼續提高。
3 咸陽市網絡補課軟件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3.1 網絡補課軟件水平參差不齊,讓人無法做到完全信服
正如筆者之前提到過的網絡補課軟件現在數量眾多,每個軟件在宣傳時都說自己的教師是某某名牌大學畢業,在某重點中學從教多少年,讓人實在無法做到明判,所以現在大多數的網絡補課軟件學生都是聽老師或者同學的推薦來使用,但是這也有很大的弊端,因為現在高中生升學壓力大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想擠掉對手的私心在里面,筆者曾經看到過不止一例的學生欺騙同學到那種誤人子弟的傳統補課機構或者給對方講題時故意講一個錯誤的解決方法,同樣網絡補課軟件也出現過很多這樣的例子,同學故意推薦一個師資無法保證的軟件,而同學可能會考慮到平時他們關系不錯,并且那個學生是學霸的原因而輕易相信,這樣依靠同學推薦的方法并不可靠,如果是詢問老師也會碰到這樣的問題,比如該老師在外辦班,而你去詢問老師網絡補課軟件哪個好,一般情況下老師會說不知道,甚至給你說網絡補課軟件多么的不好讓你去他的補課班,即使沒有這樣的問題也會經常碰到因為老師年紀大真真切切地對網絡不了解的情況,在選擇補課軟件這方面實在令人頭疼。
3.2 家庭及老師的傳統思維無法信服自己孩子長時間上網
在調查之中很多家長尤其是薄弱中學的家長對自己孩子上網學習這件事情上持懷疑態度,因為無論是學校平時的宣傳還是家長自己的觀念中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都是娛樂工具,并且網上不良內容極多,即使不去故意點開也經常會有一些無法直視的小廣告彈出,很難相信自己孩子不會被這些東西誤導,而且很多自覺性低的孩子在家長離開后便會關閉學習軟件轉向打游戲,在老師及學校方面為了控制學生玩手機等經常組織老師在各班突擊檢查,所有手機一律不得帶入學校,在學生離校時個別學校還會在學生手機上設置兒童模式,使他們除了打電話接短信之外什么都干不了,這樣極大地限制了學生使用網絡補課軟件的人數,因為這樣的政策使很多僅僅是用手機查資料背單詞上網課的同學也被限制,造成了無論好壞一律“打死”的可怕局面。
3.3 信息化仍未做到全面普及
很多時候真正需要網絡補課軟件的地方往往是經濟不發達地區,需要用其他地方的教育資源來彌補本學校教師能力不足,學校教育理念落后的問題,但是根據查閱資料可以了解到經濟不發達地區如咸陽市,其電腦普及率不過41%,而網絡補課軟件大多數都需要電腦才可以上課,目前只有猿輔導和學而思等幾款軟件支持手機上課,這使得網絡化教育再次受到了限制,普及人數不如預期。
4 咸陽市網絡補課軟件普及的解決措施
(1)對補課軟件師資水平進行監管。目前網絡教育屬于一個新興的市場,國家很多法律法規對這一領域都是空白,導致了網絡教育市場的亂象橫生,大學生冒充某重點中學名師講課的現象比比皆是,希望國家可以制定相關法律嚴格要求網絡補課,例如上崗教師必須有教師資格證,所寫簡歷必須經過教育局審核等,如此才能使網絡補課軟件達到均衡教育資源的目的。
(2)為家長和學生進行一定的教育講座。各大網絡教育公司如果僅僅局限于在微信上發發廣告,依靠老學員帶進新學員這樣普及網絡化教育的速度,不僅慢而且很難達到公司利益最大化及學生成績最大化的目的,通過講座可以讓家長和學生真真切切地和公司講師進行交流,了解網絡補課的優勢,做到有顧慮當場解決的效果,加深網絡補課軟件在學生及其家長心中的好感度。
(3)為社會增添更多的勞動崗位。經過與家長的溝通中可以了解到很多家庭沒有買電腦的原因主要就是為家庭增添了更大的壓力,查閱資料可知咸陽市失業人口和無業人口大約占到總人口的20%,而這些人當中90%都是擁有家庭,60%擁有學齡孩子,粗略計算大約是60000人的孩子處于學齡期間,這些家長往往文化水平低,在家無法教育孩子,同時重點中學的門檻費更是他們的攔路虎,孩子無法享受到好的教育只能自暴自棄,所以希望國家可以在能力范圍之內增添勞動崗位解決一部分家庭的困難,使社會整體信息化水平隨平均收入的升高而升高,讓更多的孩子感受信息化教育所帶來的好處。
5 結論
通過對六所不同層次學校學生的調查中可以發現,網絡補課軟件的使用好評度很高,所以根據空氣效應可以大體預測未來10年內網絡補課和傳統補課并存的局面,而且網絡補課使用人數會逐年增加,教育投資者可以采用線上線下相互補充的模式獲得更多的收益,比如本來投資500平方米的公司需要2000萬元,這時可以縮小面積到200平方米節省資金1200萬元將這些資金用來開辦網絡教育,利用互聯網的影響能力側面增強實體店的競爭力,在當地可以形成品牌效應,而且學生在線上聽課時不懂的問題可以隨時到實體店與上課老師溝通,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梁斌.“互聯網+教育”促進中小學教育均衡發展中的制約因素及對策——以太原市部分中小學為例[D].太原:太原理工大學,2018
[2]朱璽文.互聯網教育的品牌構建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6.
[3]裴芳芳.“互聯網+教育”背景下AS公司競爭戰略研究[D].河北工程大學,2017
[4]趙利梅.高校網絡課程教學現狀及其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7
[5]鐘秉林.互聯網教育帶來的新挑戰[N].人民政協報,2017.07.26
[作者簡介] 羅趙洋(1998—),男,陜西咸陽人,西京學院,研究方向:物流管理;李蕾(1980—),女,山東濰坊人,碩士,西京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