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新云
摘 要:農村教師幸福感是教師在客觀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在現實生活環境下獲得的一種滿足,是主體自身的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農村教師的幸福感由物質需求、主體體驗、精神滿足、公眾理解四個要素構成。其中,生存需求是幸福感獲得的物質基礎,自我享受是幸福感獲得的內部動力,成就滿足是幸福感獲得的精神支柱,社會支持是幸福感獲得的外部條件。
關鍵詞:幸福感;教師;付出
教師的幸福感來自何方,我想,有幸福感的陽光教師,必定是一個有理想境界的教應該是來自對教育這份職業的傾注,追求與愛。
面對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備課、上課、批改,引導教育學生,學習、考試,如果沒有一點理想境界情懷的人,那我們就會失去許多做教師的快樂,那我們的許多工作也會流于形式。任何教師要想有高的成就,首先必須要有高的水準,高的理想。作為教師,必須為自己設置一個一生為之奮斗的目標,同時又要有激情,一個教師要永遠伴隨著自己的夢想而成長。我們大家都知道的大教育家魏書生,初中畢業,但成就了教育的大業。當有人問他早先在農村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有今天的成就和輝煌。他很認真的回答說,應該是想到的。當有人問他為什么會有今天這樣的成就,他更認真的回答,可能是比別人多讀了一些書,早讀了一些書,比別人多付出一些。而比別人多付出,這體現的就是一個教師的教育理想。做一名教師的辛勞,瑣碎自不必言說,但怎樣讓平平常常的日子過的不平常,讓每一個平淡的日子不平淡,這就是一種教育理想。如果能讓一個不愛學習的學生愛學習了,如果能讓一個不懂事情的孩子懂事了,能讓一個成績差的學生成績提升了,我想這些也就構成了教師的理想和幸福。只有有教育理想的教師,才能不斷的挑戰自我,才能勤于學習,不斷的充實自我,才能向更高的人生目標奮進。
獲得幸福感的陽光教師,必定是一個積極向上的具有高品位教師。
參考文獻
[1] 徐國立.試論教師幸福感的缺失與獲得[J].武夷學院學報,2017,36(08):101-104.
[2] 史得智.農村小學教師職業幸福感獲得策略[J].甘肅教育,2017(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