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連穎 李林波 婁樹國
摘 要:很多企業將員工培訓看做單純的投入,認為只會增加企業的運營成本,而企業忽視員工培訓需求,造成很多企業的培訓沒有針對性、實用性。而技能大賽的舉行,對員工培訓課程目標的確定,內容的選擇和組織、師資建設、課程評價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并能運用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促進員工培訓的教學新模式、新方法的發展。
關鍵詞:大賽式培訓;員工培訓;常規式教學;教學模式
引 言
為持續推動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健康發展,充分適應中國中車“三步走”發展戰略的需要,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二七公司深知人才強企的重要性,通過政策激勵、活動引導,將高技能人才的自發成才行為逐步轉變為企業有組織地人才開發和應用,營造重視培訓、崇尚技能、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在歷年的各項競賽中為大批技能高超,愛崗敬業的技術工人在參加各項技能大賽前運用了新的教學模式,以促進員工培訓的創新發展,現將取得的成果淺談如下:
一、常規培訓模式
1.員工輪訓
由于各分廠生產經營狀況不一,工作時間流動性較大的特點,在公司開展的技能大賽前,利用各分廠的二級培訓對內部所有參賽員工進行分階段集中學習,輪訓時,培訓內容固定,員工在不影響生產的前提下分期分批進行培訓,我們在組織此類培訓活動時,一要將老師所講內容嚴格規定,便于從整體上提高企業員工素質,二要有教育員對其進行專門管理,三要時間固定。但由于各分廠中員工素質、知識、技能水平不一,生產中上下工序繁多,經常會造成員工敷衍了事,簽了名字就走的現象。
2.強化培訓
這是一個針對性很強的培訓,主要用于技能性方面,尤其以需要培養員工在短期掌握技術時采用。固名思議帶有突擊、強化性特點,集中員工在有限的時間里必須要達到一定的效果,對于各分廠中有實力但沒時間的選手我們會運用此種方式。但這種方式很有局限性,要求我們要清楚所培訓的內容不能過多,最好一個內容分成一個專題,還要要求員工在短時間內掌握,對所培訓內容要求授課老師或教育員事先設計好。比較適宜生產中不太復雜或競賽中難度系數比較低的工件。
二、為廣大技術工人能夠在本職崗位上穩定工作,實現自身價值,積極參加省部級一類競賽及國家二類競賽
(一)針對電焊工競賽選手,進行一對一師徒培訓
1.生產產品是企業的中心任務,也是反映工人技術水平的最可靠的標準,因此,結合生產實踐,我們決定對技能操作的培訓通過一對一的師徒合約來進行有效培訓。這種培訓,對提高師徒雙方的責任心和質量意識都是非常有效的。
2.此次電焊工競賽共選派4名選手參加,均簽訂師徒競賽合約,薛禮亮獲得北京市電焊工決賽第五名的好成績。
3.競賽時期內,師徒培訓的新發展應突出以下幾點:
① 能夠緊跟本職業技能發展的步驟,結合徒弟的個性、技術,因材施教。
② 對徒弟的培養應注重在提高學習能力基礎上的提高,比如自我創新能力。
③ 徒弟通過師傅的培養和自身的努力,在師傅技能水平的基礎上,有新的進步。
(二)針對競賽理論知識量多、難度系數大等特點,結合程序教學中的優點進行實用性訓練
1.利用斯金納的步子原則,進行分階段學習
給參賽選手進行分階段設立目標的學習方法進行針對性培訓,對目標予以明確規定和表述。對于給選手的激勵,首先要設立一個明確的、鼓舞人心而又切實可行的目標,只有目標明確而具體時,才能進行衡量和采取適當的強化措施。
2.運用衍技式程序學習
程序式教學的優點:使學習內容化難為易,易于選手掌握,把學習和學員的學習動作聯系起來,完成了作業題就熟記了學習內容,易于鞏固,并可自定步調,確定學習進度,有利于因材施教。
缺陷是只能顯示教學結果,不能體現教學過程,教學的重心都放在每一小步子運動的最后結果上,所以對學習過程本身的活動性質理解程度不足,不利于師生交流。
3.加慕課
在培訓中,公司在每周一、三、五的下午安排了相同的教師針對相同的內容進行了重復培訓,使不同生產單位的人員根據本崗位的時間安排,能夠選擇適宜的時間接受培訓,有效地提升了員工滿意度,使培訓質量大幅提升。
三、培訓結束后對競賽的幾點體會:
(一)社會上的競賽工種考核形式緊跟社會技術發展前沿、與時俱進
北京市電焊工競賽決賽時,先考理論,然后直接進行實操技能考核淘汰賽,只評出前十名進行技術論文答辯賽,在按三項成績的總分排出先后名次。企業員工要戒驕戒躁,立足本職,勤奮學習,錘煉鑄就大國重器的過硬本領,牢固樹立安全意識、質量意識和精品意識,向大國工匠看齊,爭做領軍人才,爭創一流業績。
(二)參加競賽的選手呈現年輕化
參加北京市各職業總決賽的16名選手平均年齡為28歲,35歲以下職工14名,占決賽選手總數的 87.5%,其中90后選手2名。焊工選手第五名薛禮亮,今年才22歲,2011年參加團市委電焊工競賽已獲得高級技師稱號,目前是公司高級技師中年輕的90后,北京市最年輕的高級技師。
高技能人才是加快產業優化升級、提高企業競爭力、推動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不可替代的力量,是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支撐。沒有一流的技能人才,就沒有一流的產品和一流的服務。讓我們將“技能成就未來,技能成就人生精彩”在企業中形成一種認識、一種思想、一種責任,一種行動。讓我們充分認識技能人才培訓的重要性和困難性,讓我們不斷探索創新,為公司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為公司的發展做好提供人才支持的培訓者!
參考文獻
[1] 肖劍蘭. 新時期企業員工培訓模式探索與研究[J]. 職業教育(中旬刊), 2019.
[2] 賀東生. 淺析企業員工培訓模式創新與提升[J]. 現代營銷:經營版, 2019, 315(0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