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菁 夏云 徐立凱


【摘 要】目的:在精神分裂癥住院患者康復護理中應用團體心理咨詢,分析患者們的康復護理效果,借此提升護理管理工作質量,更為后續診療計劃的實施、科室服務的優化等創造更有利的條件。方法:從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間入我院精神科進行精神分裂癥治療并處于康復期的患者中隨機抽選100例,分成實驗A組和實驗B組,比較兩組患者“常規護理干預”以及“團體心理咨詢”的應用效果,進行患者家屬護理服務滿意度、醫患糾紛發生率的統計。結果:實驗B組患者們的護理效果優于實驗A組;實驗B組患者家屬護理服務滿意度高于實驗A組;實驗A組醫患糾紛發生率為(16.73%),實驗B組醫患糾紛發生率為(1.98%)。結論:團體形式的心理咨詢,可以優化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們的康復護理效果,構建優質護理模式,廣泛推廣這種類型的心理咨詢方式,護理人員更好地推進護理管理工作,能夠為醫院樹立起良好的社會形象。
【關鍵詞】團體心理咨詢;精神分裂癥;住院患者;康復期護理;分析
引言:精神分裂癥屬于一種精神障礙性疾病,病因非常復雜,治療難度很大。一般而言,住院患者康復期內為其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涉及心理咨詢、健康指導、行為管理等內容,形成了和諧的護患關系,才更利于診療工作的順利推進。臨床護理工作引起了患者、家屬們的充分信任,加強溝通交流,滲透先進思想,也容易促進醫療衛生事業可持續的發展,一舉數得。在本次的試驗活動中,具體分析了團體心理咨詢對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期護理效果的影響,評估該方式的實際推廣價值,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選的100例患者符合“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1],接受一段時間的住院治療。采用科學分組原則,所有患者分成實驗A組和實驗B組。結合患者們的個人病史資料,可知:實驗A組患者男女比例29:21,年齡區間為25-54歲,平均(32.73±3.66)歲;實驗B組患者男女比例31:19,年齡區間為28-60歲,平均(35.42±3.80)歲。重點排除惡性腫瘤者、藥物過敏者、嚴重合并癥者,與家屬說明試驗目的、研究方法、治療情況、護理重點等。
1.2 護理方法
實驗A組實行的是常規護理干預,包括對患者們的行為訓練,用藥指導,病房巡查,護理記錄等。實驗B組則以團隊心理咨詢為主,具體如下:
1.2.1 護理人員選擇合適機會,融入患者生活,組織他們及時參加集體活動。 護理管理過程中,要培養患者獨立的生活能力,通過分享實際案例,提升患者們主動參與團隊心理咨詢的積極性,并對護理工作給予充分信任。
1.2.2 每周有計劃的實施團體心理咨詢,讓患者在不同的心理咨詢服務小組里接受身心健康指導。每兩周開展一次大型的團體心理咨詢,邀請家屬參與,主要溝通患者,期間為患者和家屬們解答各種各樣的疑問[2]。必須選擇合適的溝通方法,幫助患者建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認真傾聽,微笑服務,團體心理咨詢體現人文關懷也是重要。
1.2.3 每月進行團體心理咨詢服務的評估,護理人員相互交流,共同找出團體心理咨詢的不足之處,并且發表不同看法、提出相關改進意見,為了護理管理工作質量的提高做出應有的貢獻。
1.3 效果評價進行實驗A組和實驗B組患者們精神分裂癥住院治療情況的調查,通過比較兩組患者康復期的護理效果,做好患者家屬護理服務滿意度與醫患糾紛發生率的統計。使用專業軟件SPSS22.0處理相關數據,分析各項資料。表格數據以檢驗,而p<0.05則表示組間結果差異有統計學的意義。
2 結果
2.1 實驗A組和實驗B組分別實施了常規護理干預以及團隊咨詢服務。兩組患者精神分裂癥康復期內護理效果的比較,可見下表1:
2.2 實驗A組患者家屬康復期內給予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與實驗B組患者家屬康復期內對于護理服務滿意度的差異明顯,可見下表2:
2.3 實驗A組精神分裂癥住院患者康復期內護理工作的開展,發現醫患糾紛發8例,醫患糾紛發生率為(16.73%);實驗B組精神分裂癥住院患者康復期內護理管理過程中,出現醫患糾紛1例,醫患糾紛發生率為(1.98%),上述結果差異性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希望廣大的醫務人員,可以為精神分裂癥住院患者提供優質的診療服務。患者康復期內,分階段實施團隊心理咨詢,有利于和諧護患關系的形成,有益于診療計劃的高效實施,還有助于醫院科室服務效果的優化[3]。團體心理咨詢應該涉及心理干預、健康指導、知識宣傳等,還要加入飲食管理、運動訓練、社會交流等方面的內容。能夠代替常規護理干預,更好地為患者們病情的有效控制,疾病的康復治療奠定下良好的基礎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楊真真,李天祥.個性化心理咨詢在促進住院精神分裂患者心理康復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9(15)311-311.
張松蘭.團體心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狀況及社會功能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學,2018(24)66-67.
國煥. 團體心理治療對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療效及自尊水平的影響研究[J]. 當代護士(下旬刊), 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