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摘 ?要:目的 ?研究酒精性肝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臨床特點。方法 ?選擇2018年12月~2019年12月煙臺市海陽榮軍醫院進行治療的60例酒精性肝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作為觀察組,另選同期的6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作為對照組,對兩組患者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比較兩組合并癥及肝功能指標水平。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肝性腦病、上消化道出血、乏力發生率明顯比對照組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肝功能指標(ALT、AST、γ-GT、TB)水平進行比較,觀察組的各項指標都比對照組更差,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酒精性肝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與單純的酒精性肝病患者相比病情表現更嚴重,而且治療效果和預后更差,需要引起臨床的重視。
關鍵詞:酒精性肝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臨床特征
中圖分類號:R57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0)-11-0189-02
酒精性肝病是臨床比較常見的一種肝臟病癥,這種病癥是因為患者長時間的大量過度飲酒而導致發病。酒精性肝病的患者在臨床上主要以脂肪肝、肝纖維化為主要的表現,若治療不及時就會使患者出現肝功能衰竭[1]。臨床研究認為導致肝病出現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存在酒精、肝炎病毒等相關因素的綜合制約。乙型病毒肝炎也被稱之為乙肝,這種病癥會使患者出現多器官的衰竭,甚至會導致一部分患者形成肝癌肝硬化[2]。酒精性肝病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相對于單一發病而言預后效果更差,因此探究酒精性肝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臨床特點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基于此進行調查,同時將相關情況作如下論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研究時間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選擇到煙臺市海陽榮軍醫院進行治療的60例酒精性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作為本文的觀察組,另外選擇同期到我院進行治療的6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患者有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齡21~68歲,年齡平均(43.25±13.05)歲。對照組中有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齡24~67歲,年齡平均(44.48±12.41)歲。本文所有病例經過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和認可,而且簽署知情同意書,臨床資料完整,經統計學軟件進行一般資料檢驗,組間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本文所有觀察組對象臨床診斷均符合酒精性肝病合并乙型肝炎的標準;②所有患者均無重要的臟器病變;③所依調查對象均對本文知情,簽署知情同意書且臨床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①精神類病癥病史或意識障礙的患者;②孕婦和妊娠期的女性患者;③對本文所應用的藥物過敏或不耐受的患者;④合并除乙肝以外其他嚴重肝病的患者;因各種原因無法完成調查工作而退出研究組的患者。
1.3 ?方法
在兩組患者入院以后均指導患者戒煙戒酒,同時使患者進行營養干預。收集所有患者的臨床病例資料,并根據患者病歷資料的內容,對患者的臨床癥狀和相關表現及檢查結果進行總結記錄。
1.4 ?觀察指標
兩組肝性腦病、上消化道出血和乏力等合并癥發生情況;兩組患者的肝功能指標水平,主要包括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谷氨酰轉肽酶(γ-GT)、總膽紅素水平(TB)。
1.5 ?統計學方法
通過統計學軟件IBM SPSS25.0對所有統計學數據進行檢驗和驗證。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數據之間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合并癥
觀察組合并肝性腦病患者18例,占30.00%,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7例,占28.33%,合并乏力癥狀13例,占21.67%,對照組合并肝性腦病7例,占11.67%,合并上消化道出血6例,占10.00%,合并乏力10例,占16.67%,兩組進行比較,觀察組合并癥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相關指標比較
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肝功能指標(ALT、AST、γ-GT、TB)水平進行比較,觀察組的各項指標都比對照組更差(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患者社會交往活動的頻繁和大量飲酒數量的不斷增多,酒精性肝病也成為臨床上比較嚴重的一種高發疾病[3]。如患者存在酒精性肝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那么這兩種病癥的合并癥比單一發病所表現出的問題更加嚴峻。臨床有研究認為兩種病癥合并發病的患者朝著肝癌發展的時間會比單一病癥存在的患者足足縮短10年,這也為臨床的干預工作敲醒警鐘。在酒精當中其主要的成分是乙醇,乙醇是一種化學物質,能夠使患者病情加重,進而導致患者肝功能水平降低[4]。這種物質能夠有效的加速患者的肝臟纖維化的速度,使患者的肝臟損傷進一步加重。但是從相關的臨床研究角度進行分析可看出,酒精性肝病患者和單純性酒精性肝病患者的死亡率進行比較,兩者之間沒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5]。因此認為酒精性肝病和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是否可以更容易誘發肝癌,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酒精性肝病患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會更容易誘發患者出現肝癌。
針對酒精性肝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首先應著手改變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對存在有大量的吸煙史和飲酒史的患者,要指導患者立刻戒煙戒酒,如患者身體肥胖應督促患者養成健康飲食的習慣,并且進行減肥。對患者進行抗氧化和保肝治療的同時也要積極的對患者進行抗消炎類藥物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患者進行臨床功能的改善,幫助患者進行病癥的維持。如患者病情表現嚴重,則可以考慮為患者使用肝臟移植的方式進行相關的最后治療,對這種治療手段進行治療的患者應該注意,治療以后應控制患者并發癥的影響,這是臨床護理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合并酒精性肝病的患者,在對患者進行抗病毒治療的時候為患者采取積極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手段十分必要。
綜上所述,酒精性肝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與單純的酒精性肝病患者相比,病情表現更嚴重,而且治療效果和預后更差,需要引起臨床的重視。
參考文獻
[1]張金鳳.酒精性肝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60例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20,26(08):163-164.
[2]張宗齡.酒精性肝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60例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8,24(17):30-32.
[3]趙文軒,蘇海生,王山軍,等.酒精性肝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50例臨床分析[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7,31(06):545-546.
[4]趙玉芝,張國順,孟冬梅,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合并酒精性肝病并發肝衰竭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8,32(04):391-392.
[5]王英.基于酒精性肝病合并肝炎病毒感染的臨床特點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22):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