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寧,張 敏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哈爾濱 150081)
云計算技術的使用,能夠對教學質量進行更為全面、更加合理的評價,更有利于提高各高校的教學質量。將云計算技術應用到教學質量評價系統中,對原有的系統進行智能化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研究結合我院的實踐工作,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對高職院校教學質量評價系統的智能化改革進行研究,為高職院校質量評價的智能化改革提供有益參考。
為了更好的理清高職院校在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上的智能化改革創新路徑,對傳統的高職院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進行分析,以其為后續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智能化改革提供思路。
高職院校在進行教學質量評價的過程中需要考慮諸多方面的影響因素,特別是基于信息化時代,高職院校的教師要具有熟練運用網絡信息的能力。然而,傳統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評價指標相對單一,無法將教師的綜合素質全面地評價出來。
很多高職院校在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過程中,為了方便本校的實際評價工作,對各個指標往往會采取相同的權值,或者是對各個指標本身的權重進行主觀設定。這種方法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評價結果的準確性以及可信性,造成后續評價數據在使用中失去應有的作用和意義。所以,合理的分配指標權重在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建設中至關重要。
目前,仍有部分高職院校在評價過程中使用簡單的運算方法,如求和法、加權求和法,以至于在跨班級、跨專業時無法展開有效的比較。同時,仍使用紙質表格對教學質量評價進行打分,這種方式不僅是對教學資源的一種浪費,也大大的降低了高職院校的教學工作效率與準確率。
傳統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評價分析方法,只能從較為粗淺的層次上了解數據間的關系與信息,而無法挖掘更深層次的價值信息。而借助先進的云計算技術恰恰能夠提取具有重要價值的教學評價信息,以促進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深化發展。
通過對傳統高職院校教學質量評價系統的分析,了解到到傳統高職院校教學質量評價系統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主觀性。為了降低高職院校教學管理者在決策過程中發生失誤的可能性,更好的服務于教學工作,應該充分運用云計算技術有效的提取評教數據。為此,設計出云計算技術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平臺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云計算技術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平臺架構Fig.1 Framework of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platform under cloud technology
為了更好的采集數據信息,可以將數據采集模塊分為三部分,即用戶注冊、登錄、調查問卷。
要想切實發揮數據的最大效用,做好數據的采集工作,就要對所采集的數據進行相應的整理,可以利用數據倉庫技術存儲數據。首先,可以根據實際設計需求,在組織主題數據時將其設定為教師、課程、單位這三個主題域。其中教師包括督導評價、專家評價、同行評價、學生評價以及自我評價這幾個信息類別。一級單位的數據字段包括實際編號、姓名、職稱、系部以及所在學校,相應的教師人數,優秀、良好、一般、合格、較差的人數;單位包括教師、系部以及學院的信息。課程包括與課程相關的信息。二級單位的數據字段同樣包括實際編號、課程名稱以及開課的院系,優秀、良好、一般、合格、較差的人數。此外,對于數據倉庫的邏輯模型,星形模型是最常見的模型之一,其優勢在于只需通過一步連接便可以獲得海量的數據以及準確的評價結果。
分析與設計數據分析模塊是基于數據倉庫之上對數據進行的分析,以得到科學有效的教學質量評價結果。可以在Hadoop平臺上運行云計算技術,并采用任務分析的方法,如聚類分析、分類挖掘等模式,每一類的任務都具備多種分析算法。云平臺上能夠將這種數據分析任務進行分解,使其成為多個可執行的子任務,并且在Map、Reduce上展開進一步的分解與合作,以便于全面提升數據的分析效率。
數據查詢模塊可以為用戶提供一種交互式的操作界面,用以查詢各個學校的教學質量,進行準確的評分并利用圖形化的方式了解評分情況。如在查詢過程中發現某一分值較低,則可以繼續向下查詢,以歸根溯源了解分值過低的原因,從而為科學決策提供科學的評價數據。
云計算技術下的高職院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能夠更加科學合理的對教學質量進行評價,有利于提升高職院校的教學水平。高職院校要做好云計算技術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應用工作,做好系統的設計與研究,以便于更好的改革高職院校教學模式,更好地服務于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