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翠巖 潘強


【摘 要】目的:探討優質護理干預對產婦的護理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進行分娩的98例產婦,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使用常規分娩護理,觀察組使用優質護理干預。結果:觀察組產婦的恐懼、抑郁、緊張以及焦慮等不良情緒發生率為12.24%(6/49),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0.61%(15/49)(P<0.05);觀察組產婦對服務態度、住院環境、心理護理、健康教育、護理結果和護理過程的滿意度評分值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優質護理干預對產婦具有滿意的護理效果,能降低不良情緒的發生,提高護理滿意度評分。
【關鍵詞】 優質護理干預;產婦;不良情緒;護理滿意度評分
產科是具有高責任和高風險的科室,其護理質量的高低會對母嬰的健康造成直接的影響[1]。為了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應有效提高產婦的護理質量,轉變護理服務的傳統思想,制定組織策略,改善住院環境,本研究分析了優質護理干預對產婦的護理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進行分娩的98例產婦,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49例,年齡20~39歲,平均(28.13±1.24)歲;孕周36~41周,平均(38.79±1.03)周;體質量65~84kg,平均(70.13±2.25)kg。對照組49例,年齡20~39歲,平均(27.94±1.36)歲;孕周36~41周,平均(38.83±1.12)周;體質量65~84kg,平均(69.85±2.14)kg。兩組的基線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優質護理的方法,1)分娩前的護理干預:對產婦進行有針對性的情感支持以及健康教育,且按照每一位產婦的需求,給予基礎的護理服務。幫助產婦每天時常變換各種體位;指導產婦如何進行有效呼吸,以降低分娩的疼痛強度;指導產婦及其家屬按摩關元和足三里等穴位。分娩前常常會出現不規律的宮縮痛,容易使產婦無法忍受疼痛,助產士需要耐心地安慰和鼓勵產婦,指導產婦取側臥位,而且輕柔按摩產婦的腰骶部位,以緩解疼痛,并且撫摸其腹部,以減輕緊張的情緒,在待產室內播放輕柔優美的胎教音樂。2)分娩中的護理干預:當產婦進入產程之后,需要由助產士全程進行陪伴分娩。在第一產程,助產士可以采取通俗容易理解的語言向其講解分娩方面的知識,使其知道自己的產程進展狀況,指導產婦進食易消化和高熱量的食物,調整節奏,促進分娩的順利進行。在第二產程,產婦的宮縮比較強且宮縮持續的時間比較長。宮縮時,指導產婦怎樣正確地屏氣用力,使腹壓增加,以有助于胎頭下降,在宮縮的間歇期,告訴產婦需要放松休息,保持一定的體力,防止用力不當或者用力過早而造成宮縮乏力、體力消耗。在第三產程時,產婦大多已經筋疲力盡,告訴其休息,當胎盤出現剝離征象后,再正確地用力。娩出胎兒且斷臍后,馬上把新生兒抱于產婦的胸前,進行早接觸和早吸吮。進行剖宮產的產婦,由助產士全程陪伴產婦進入手術室,娩出胎兒且斷臍后,敏捷且嫻熟地為新生兒進行處置工作,把新生兒抱在母親的胸前進行緊密的接觸,以平穩產婦的情緒,有助于子宮的收縮。3)分娩后的護理干預:加強進行母乳喂養方面的宣傳,指導和幫助新生兒多吸吮乳頭,且詳細和耐心地解答產婦提出的各種疑問。耐心觀察產婦在圍生期出現的情緒改變,及時進行心理干預。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產婦出現恐懼、抑郁、緊張以及焦慮等不良情緒的人數。比較兩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主要包括6個方面:服務態度、住院環境、心理護理、健康教育、護理結果和護理過程。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組間率的比較用χ2檢驗,以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的恐懼、抑郁、緊張以及焦慮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產婦的恐懼、抑郁、緊張以及焦慮等不良情緒發生率為12.24%(6/49),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0.61%(15/49)(P<0.05)。見表1。
2.2 兩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
觀察組產婦對服務態度、住院環境、心理護理、健康教育、護理結果和護理過程的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如何提高產科的護理質量一直都是臨床上必須常抓不懈的一個重要問題。優質護理全面落實臨床護理責任制,以患者為中心,不斷提高護理服務的質量,深化護理的專業內涵,為患者提供滿意的、高效的、放心的、優質的醫療護理措施[2]。優質護理重點強調確保患者的安全,完善基礎的護理干預,維護患者的軀體舒適,強調對患者進行專科護理,并且滿足其基本的需要,促進患者滿意度的提高[3]。優質護理通過把常規的醫療護理干預與產婦的特征進行結合,制定出針對性的、人性化的和系統性的護理方案,彌補了常規醫學模式中以疾病作為中心的模式,不斷調動產婦的積極性,提高了產婦對哺乳技能以及母乳喂養的正確認識,使產婦家屬更多的參與到護理的過程中,有助于母嬰的健康[4-5]。本研究結果發現,觀察組產婦的恐懼、抑郁、緊張以及焦慮等不良情緒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優質護理能減少恐懼、抑郁、緊張以及焦慮等不良情緒的發生。觀察組產婦對服務態度、住院環境、心理護理、健康教育、護理結果和護理過程的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優質護理能增強產婦對服務態度、住院環境、心理護理、健康教育、護理結果和護理過程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干預對產婦具有滿意的護理效果,能降低不良情緒的發生,提高護理滿意度評分。
參考文獻
[1] 馮世萍,嵇秀明,夏珊敏,等.基于“家庭為中心”孕產婦護理模式產科護士勝任力模型的構建[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23(05):650-654.
[2] 陳麗娜,周煥芳,任國琴,等.優質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20):11-13.
[3] 祁恩秀,柯麗,汪艷.優質護理服務與常規護理在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比較[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20):2815-2816,2836.
[4] 劉麗霞.對初產婦實行產前及產后優質護理對提高其進行母乳喂養質量的效果探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6,15(15):174-175.
[5] 蔡麗.優質護理服務對初產婦分娩應對、分娩自我效能及剖宮產率的影響[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01):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