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香

【摘 要】目的:探析小兒靜脈輸液中應用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進行靜脈輸液治療的60例患兒進行分組研究,隨機分為對照組(n=30)與干預組(n=30)。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組給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一次穿刺成功率、疼痛評分及不良事件發生率。結果:干預組一次穿刺成功率為100.00%,對照組為86.67%,干預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組疼痛評分為(1.26±0.08)分,對照組為(3.95±0.13)分,干預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干預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33%,對照組為20.00%,干預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小兒靜脈輸液中應用護理干預后,可進一步提高患兒一次穿刺成功率,減輕患兒疼痛,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
【關鍵詞】
小兒;靜脈輸液;護理干預;一次穿刺成功率
在臨床治療中,靜脈輸液是一種較為常用的方法,但針對患兒來說,因為靜脈官腔比較狹窄,加之易出現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經常哭鬧不停,導致患兒靜脈輸液護理難度增大,影響治療效果[1]。針對此種情況,一定要實施恰當的護理措施,有效緩解患兒不良情緒,提高患兒配合積極性,從而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本文現選取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進行靜脈輸液治療的60例患兒進行分組研究,探討護理干預的實施效果。總結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進行靜脈輸液治療的60例患兒進行分組研究,隨機分為對照組(n=30)與干預組(n=30)。對照組患兒中,女14例,男16例;年齡最小為3個月,最大為6歲,平均為(3.25±0.98)歲。干預組患兒中,女15例,男15例;年齡最小為3個月,最大為6歲,平均為(3.21±0.96)歲。兩組患兒性別、年齡數據差異不顯著(P>0.05)。本次研究得到了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所有患兒及其家屬均知曉研究目的,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即靜脈輸液前,詳細檢查患兒情況,并進行適當的藥物試敏;穿刺時,多和患兒交流,分散患兒注意力,以此確保穿刺順利完成,減少反復穿刺次數。干預組給予護理干預,內容如下,1)輸液前護理:在患兒輸液之前,積極和患兒家屬溝通,普及相關常識與健康知識,說明靜脈輸液類型、藥物種類、輸液時間及相關注意事項等知識,提高患兒家屬認知,進而積極配合輸液操作。同時,營造溫馨、舒適的輸液環境,保持和藹可親的態度,讓患兒及其家屬能夠信任護理人員。在穿刺的時候,應保證護理人員穿刺技術熟練,并多和患兒溝通,通過撫觸、搖鈴等方式轉移患兒注意力,安慰患兒,以此提高穿刺成功率。此外,樹立勇敢的榜樣,鼓勵膽小患兒配合,并給予適當的獎勵,以此達到穿刺目的。2)輸液中護理:在患兒輸液過程中,對患兒表情及癥狀變化進行密切觀察,并合理控制輸液速度,及時排除故障,保證輸液順利完成。同時,加強護理人員巡查,給予患兒恰當的心理疏導與支持,減輕患兒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在輸液過程中,一旦出現異常情況,馬上停止輸液,待患兒情況好轉后,繼續輸液。3)輸液后護理:完成輸液后,對患兒進行表揚,為下一次輸液做準備。同時,拔針后,做好按壓止血處理。此外,對患兒靜脈穿刺情況進行詳細記錄,以此確保輸液安全、可靠。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一次穿刺成功率、疼痛評分及不良事件發生率。1)疼痛評分:采用Wang-Baker笑臉量表評估患兒疼痛程度,分值0~10分,評分越低,患兒疼痛程度越輕[2]。2)不良事件:液體外滲、出血。
1.4 統計學分析
將本研究數據錄入專業處理軟件SPSS 20.0中進行統計處理,計數資料表示為百分率,用χ2值檢驗數據差異性,計量資料表示為(±s),用t值檢驗數據差異性,當P<0.05時,表示數據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一次穿刺成功率
干預組一次穿刺成功率為100.00%,對照組為86.67%,干預組顯著高于對照組(χ2=4.12,P<0.05)。
2.2 對比兩組疼痛評分
干預組疼痛評分為(1.26±0.08)分,對照組為(3.95±0.13)分,干預組顯著低于對照組(t=10.34,P<0.05)。
2.3 對比兩組不良事件發生率
干預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33%,對照組為20.00%,干預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所示。
3 討論
在臨床中,靜脈輸液是一種較為常用的治療方式,操作相對簡便,技術難度不高,正因如此,臨床對靜脈輸液護理的重視程度并不高,尤其是小兒靜脈輸液護理,護理風險非常
高[3]。對于患兒這一特殊群體而言,因為年齡較小,心智發育不成熟,主動性較差,加之受到疾病的折磨,致使患兒靜脈輸液治療的依從性非常差。同時,在患兒靜脈輸液治療中,經常因為哭鬧、多動等情況,出現一些不良事件,影響患兒的治療效果。所以,應對患兒靜脈輸液護理進行深入探討,以此給予全面、系統、優質的護理服務,有效提高護理質量,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
在患兒靜脈輸液中,主要包括3個階段,即輸液前、輸液中、輸液后,所以,在進行護理干預的時候,應圍繞這3個階段展開,以此保證靜脈輸液治療順利完成。在護理干預中,應為患兒創造溫馨、舒適、愉悅的輸液環境,和患兒溝通的時候,應保證態度和藹,語言親切,從而增強患兒信任,積極配合;同時密切觀察患兒輸液情況,一旦發現異常,應馬上停止輸液,確保患兒輸液安全;此外,在完成輸液后,應給予恰當的按壓,有效止血,并多表揚與鼓勵患兒,為下一次輸液做好準備[4]。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一次穿刺成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組疼痛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干預組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此研究結果與有關報道[5]的研究結果十分接近,由此證實,小兒靜脈輸液中應用護理干預的效果更加確切。究其原因為:通過健康宣教、心理疏導等護理措施的實施,不僅可以改善患兒及其家屬的心理狀態,緩解患兒穿刺疼痛感;還可以提高患兒家屬對靜脈輸液的認知,從而積極配合,取得理想的輸液效果。
綜上所述,小兒靜脈輸液中應用護理干預后,可進一步提高患兒一次穿刺成功率,減輕患兒疼痛,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魯方方.護理干預在提高小兒靜脈輸液順從性及穿刺成功率中的效果分析[J].菏澤醫學專科學校學報,2018,30(03):66-68.
[2] 劉燕.小兒靜脈輸液藥物外滲的原因及護理干預方法評價[J].繼續醫學教育,2019,33(06):122-124.
[3] 孫欣欣.小兒靜脈輸液采用護理干預對于順從性與穿刺成功率的影響分析[J].吉林醫學,2019,40(07):1622-1623.
[4] 劉麗艷,王影,李梅,等.探討護理干預對小兒門診靜脈輸液一次性頭皮針穿刺成功率以及家長滿意率的影響[J].母嬰世界,2019,(10):152.
[5] 徐梅香.護理干預對小兒靜脈輸液依從性、穿刺成功率的提高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4):122,146.